人工湿地中全程自养脱氮作用的启动优化及其在低温下的稳定性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i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工湿地(CW)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低碳氮比废水的处理,强化CW中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作用,构建CANON型CW反应体系已成为当前CW强化脱氮研究的热点。然而,本课题组通过前期研究发现,CANON型CW系统仍存在诸多不足,突出表现为:(1)系统中参与CANON作用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菌生长缓慢,倍增时间长,对温度较为敏感,低温下其丰度与活性均偏低;(2)填料层中溶解氧(DO)浓度难调控,亚硝化作用稳定性差。由于上述不足使得CANON型CW系统启动难度较大并导致其脱氮性能的稳定性不甚理想。本文从系统宏观工艺运行性能和微观生物学特征两个方面出发,开展了 CW中CANON作用的启动优化及其在低温下的稳定性研究,以期通过此研究,弥补CANON型CW工艺的上述缺陷,推动基于ANAMMOX的新型CW工艺的工程化应用进程。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在CW中布设微曝气装置并优化其运行方式,探究了不同曝气速率(vd)下系统中氮素的迁移转化机制与微生物特征。结果表明,对vd的合理设置有助于CW中CANON作用的发生和强化。当vd由2.00降至0.67 L/min时,填料层中逐渐形成较为严格的限氧环境,有利于亚硝化的稳定和ANAMMOX菌的富集,进而有助于CANON反应体系在CW中形成。而当vd小于0.40 L/min时,填料层中DO相对不足,好氧氨氧化菌(AOB)活性受到抑制,数量随之减少,CANON作用的强化效果有限,系统脱氮性能受到影响。当vd为0.50 L/min时,CW中的CANON作用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系统脱氮性能达到最佳,其TN和 NH4+-N 的去除负荷分别为(95.61±13.16)和(91.50±4.35)mg/(L·d)。(2)为探究CW中的CANON作用在低温下的稳定性,开展了 4种温度水平下CANON型CW的运行效果及其氮素转化机制研究。当CANON型CW在不同的温度水平下稳定运行时,其脱氮微生物优势菌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之改变了系统的氮素转化途径及其脱氮性能。当温度>15℃时,CW中AOB和ANAMMOX菌的丰度与活性未受到明显抑制,CANON作用始终是系统脱氮的主要途径,CW对TN的平均去除率亦较为理想;而当温度<15℃时,ANAMMOX菌的丰度与活性在10℃和5℃下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进而改变了 CW的氮素转化途径,使其脱氮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在10℃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增殖及其活性的提高使硝化/反硝化作用取代CANON作用成为CW脱氮的主要途径,此时系统对TN的去除率骤降至(38.77±4.79)%;在5℃时,反硝化过程中第1步还原反应的停滞与反硝化菌对NO2--N利用率的提高使CW中氮素的去除依赖于CANON作用和短程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协同,系统对TN的去除率为(69.61±3.68)%。(3)基于(2)中试验结果,为了确保CANON型CW系统在10℃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脱氮性能的高效性,研究了10℃条件下厌氧运行和外加电场对改进运行模式后的系统脱氮性能及其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NON型CW中厌氧运行环境的增强与外加电场的实施可有效防止系统中NOB的过量增殖,并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AOB和ANAMMOX菌的活性,其脱氮性能有所提高。在厌氧运行模式下,将CANON型CW与生物膜电极耦合后,该系统在10℃下脱氮的主要途径为CANON作用,对T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8.20±4.01)%和(74.31±5.01)%。
其他文献
本文以铁皮石斛为实验材料,初步从蒲壳基质的pH值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了蒲壳基质无害化发酵方案,最终对不同蒲壳基质栽培铁皮石斛的生长特征和养分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铁皮石斛适合生长在弱酸性的环境中,而蒲壳基质碱性较高,不能直接用作铁皮石斛的栽培基质,故通过添加锯末和羊粪发酵降低蒲壳基质的碱性,进行无害化处理。2.统计了移栽240d后各基质处理中铁皮石斛的成活率,结果发现与常用栽培基
学位
长期单一大量施用化肥不利于维持土壤的可持续性生产,同时增加了土壤N20排放的风险,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羊粪配施化肥比例对麦玉产量、麦玉品质、土壤肥力和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在安徽农业大学皖北综合试验站的砂姜黑土农田开展了2周年的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不施肥(T1),单施化肥(T2),15%羊粪配施化肥(T3),30%羊粪配施化肥(T4),45%羊粪配施化肥(T5),单施羊粪(T6)。羊粪配施化肥处理(
学位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是百合科黄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药用部位为根状茎,但多花黄精种子属于综合休眠,所以种子萌发率低,育苗时间长。为解决多花黄精种子萌发率低,育苗时间长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多花黄精种子建立组培快繁体系,筛选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和萌发培养基、诱导丛生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并且筛选合适的移栽基质,同时利用沙藏种子和激素处理打破种子休眠,筛选合适的前处
学位
稻渔综合种养是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相结合的一种绿色生态种养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稻田浅水环境为水产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形成稻渔共生的新型复合立体稻田养殖技术模式。为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介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该产业的综合效益以及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并指出存在规模化较低,养殖成本增加;成效不明显,发展动力不足;竞争力较弱,价值无
期刊
基于汽车车载空调的除霜除雾性能试验是国家强制性检测要求,一般在低温仓环境下进行。低温仓环境恶劣,试验条件不可控,试验重复性差和试验效率低。本文基于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研究汽车风窗除霜除雾图像处理方法,同时集成该算法开发一套汽车除霜除雾测试系统。研究为准确、高效地进行除霜除雾性能试验提供了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明确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研究汽车风窗除霜除雾性能
学位
土壤中过量的铜是常见的无机污染物之一,目前关于土壤铜的田间长期钝化修复实例鲜见报道。由于田间试验可较为真实反映钝化修复效果,因此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究不同钝化材料对土壤铜的钝化修复效果具有一定意义。本文选取钙基(磷灰石、石灰)、碳基(生物质炭)、有机(生物腐殖酸菌剂、生物有机肥)和硅基材料(多孔陶瓷纳米材料)开展种植稻油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钝化材料对铜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效Cu含量、作物生长及不
学位
<正>大气压离子化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被科学家首次发明,它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1]。近年来随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的不断进步,其被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环境等各行各业,特别是在临床检验诊断方面,其发展的速度尤为迅猛[2],已逐渐由科研应用转变为用于临床检测和辅助诊断,为精准医疗提供服务。自2010年以来,在内分泌领域涉及LC-MS/MS技术的
期刊
琥珀酸脱氢酶(SDH)已被证明是杀真菌剂有效的靶标之一。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s)都具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共同特征,含有核心骨架酰胺键。本文以吡唑甲酰胺为主要核心骨架,运用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和药效团的策略建立了一个含有约500个吡唑酰胺骨架的多元杂环小分子的候选化合物库,虚拟筛选出有望成为潜在SDH抑制剂的小分子,根据筛选的结果,设计、合成了 3个含有吡唑甲酰胺的中间体,再尝试将这3中间体与10
学位
乘用车驾驶性是消费者评价车辆性能的重要方面,已成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性能提升的瓶颈。采用客观测试与评价数据库结合的方式是当前驾驶性评价的主要方法。本文基于课题组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乘用车驾驶性测试方法,并开发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乘用车驾驶性测试系统。论文研究可为驾驶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数据库的建立与验证提供有效手段。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国内外驾驶性评价相关文献,总结驾驶性测试试验方法和测
学位
肥胖是由长期高脂饮食、过量能量摄入导致,进而造成机体能量代谢失衡和脂质过度积累,最终引发代谢综合征。黄茶属六大茶类之一,具有降血糖、降脂、改善代谢综合征的健康功效,但对其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还未有深入探究。因此,本研究探讨膳食添加黄大茶水提物(YT)对高脂诱导肥胖小鼠代谢综合征的改善作用,以及其调控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首先选用小鼠前脂肪胚胎成纤维细胞(3T3-L1)模型,检验黄大茶的体外降脂作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