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颗粒污泥处理水中Sb的机理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锑是一种生产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金属物质,但随之而来的锑污染也是不容乐观的,同时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寻找一种低消耗并能有效地处理水中锑污染的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细菌、藻类、真菌等生物法处理含锑废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微生物多呈悬浮状态,与水中的分离效果较差,同时处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厌氧颗粒污泥法在处理过程中能源消耗低、且颗粒污泥密度大,易于沉淀分离。基于厌氧颗粒污泥法的这些优点,本论文从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开始,探讨厌氧颗粒污泥的界面特性,解析不同类型的厌氧颗粒污泥及其组成微生物对Sb(Ⅲ)的吸附机理,并讨论了不同群落结构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对Sb(Ⅴ)的还原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池塘底泥和污水厂剩余污泥为接种污泥,研究UASB装置的快速启动过程。采用荷花塘底泥和污水厂剩余污泥的投加比为1:1,投加量为UASB体积的三分之一。精确控制UASB反应器的温度在35±1℃,系统的p H在7左右。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模拟废水条件下,经65天左右的培养后成功启动UASB,COD去除率在90%左右,比常规UASB反应器的启动时间可节约30天左右。2.利用孔雀石绿为生物探针评价了厌氧颗粒污泥的界面特性。结果表明,p H对厌氧颗粒污泥表面特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当p H低于2时厌氧颗粒污泥表面会质子化。Redlich–Peterson吸附等温线能够很好的描述厌氧颗粒污泥对孔雀石绿的吸附作用,说明厌氧颗粒污泥表面的官能团丰富,但分布可能不均一。厌氧颗粒污泥对孔雀石绿的吸附作用可以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液膜扩散方程描述,推论化学作用和厌氧颗粒污泥表面的液膜厚度可能是厌氧颗粒污泥对重金属吸附作用的限速步骤。3.采用抑制产甲烷菌属微生物和非产甲烷菌属微生物的方法来实现对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的驯化,培养出以产甲烷菌属为主的厌氧颗粒污泥和以非产甲烷菌为主的厌氧颗粒污泥。利用不同菌属微生物形成的厌氧颗粒污泥吸附水中的Sb(Ⅲ),结果表明:以产甲烷菌属为主的厌氧颗粒污泥和以非产甲烷菌为主的厌氧颗粒污泥吸附水中Sb(Ⅲ)的作用过程均可以采用Freundlich,Langmuir及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以产甲烷菌属为主的厌氧颗粒污泥对水中Sb(Ⅲ)的吸附容量大于以非产甲烷菌属为主的厌氧颗粒污泥。颗粒污泥的EPS(胞外聚合物)对Sb(Ⅲ)几乎没有吸附作用,而颗粒污泥内核对Sb(Ⅲ)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在不同p H条件下,组成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与水中Sb(Ⅲ)在生物质结合和生物沉淀这两种不同的吸附方式上产生竞争关系。以产甲烷菌属为主的厌氧颗粒污泥与Sb(Ⅲ)的生物质结合效应更强,这导致了以产甲烷菌属为主的厌氧颗粒污泥的吸附容量大于以非产甲烷菌属为主的厌氧颗粒污泥。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与Sb(Ⅲ)的生物质结合主要归结于多糖中的O-H,蛋白质中的C=O、N-H官能团。而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对Sb(Ⅲ)吸附的主要原因是厌氧颗粒污泥内部积累的Fe2+生物铁与Sb(Ⅲ)发生络合反应生成Fe OSb O3共沉淀物沉积在厌氧颗粒污泥表面。4.采用抑制产甲烷菌属和非产甲烷菌属的方法来实现对厌氧微生物的驯化。培养出以产甲烷菌属为主的厌氧颗粒污泥和以非产甲烷菌为主的厌氧颗粒污泥。结合未驯化的厌氧颗粒污泥,采用具有不同群落结构的厌氧微生物对水中的Sb(Ⅴ)还原,结果表明:发酵末端产物无法还原Sb(Ⅴ),产氢菌可以还原Sb(Ⅴ)并使其以游离态存在,产甲烷菌可以使Sb(Ⅴ)还原并固化,此过程中主要作用的产甲烷菌属为methanthrix菌属。
其他文献
我国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这一理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生物学课程,多年来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我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用来筛选人才的评价机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目前中考生物试题较侧重于对生物学知识的考查,对于学生其它方面的生物科学素养考查的比较少,这对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会
学位
中考全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验初中生能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也是高中入学的参考依据。中考作为初中教育的“指挥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校课程改革怎么改、一线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中考试卷作为中考评价的重要载体,备受教育工作者关注。试卷分析是考试及改卷完成后对试题进行的综合分析,是课程考核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考试题分析,有利于促进试题命制和考试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帮助教师了解
学位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以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研发绿色可持续储能新技术。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将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不仅能提供比传统碳材料高的比电容,而且比聚合物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但是,超级电容器存在倍率性能和稳定性较差的缺点。因此,通过理性设计和制备具有独特结构的电极材料以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是目前储能领域的前沿、热点研究方向
学位
期刊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探究式教学的模式也逐渐应用到课堂上。该种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课堂中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更多的是将时间空间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挥,积极思考,动手实践。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中包含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完整探
学位
聚烯烃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年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高分子材料,但其最大的缺点之一是非极性的性质。通过在聚烯烃链中引入少量的极性官能团制备出的功能化聚烯烃,性质得到极大的改善,用途也随之拓宽。功能化聚烯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聚烯烃后功能化法、易位聚合和直接共聚合。其中,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配位-插入共聚合制备功能化聚烯烃的方法,无需苛刻的反应条件、单体来源丰富、且聚合物结构和极性
学位
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其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极材料。在众多的电极材料中,过渡金属硫化物MoS2具有稳定的结构,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被广泛关注。然而,单一MoS2实际得到的比电容较低,因此需要与其他电化学活性高的材料复合,通过多种材料之间的协同效应来提升MoS2的电容性能。本文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MoS2薄膜材料,并将其作为基底分别与CoS和NiS材料复合,实现了MoS2
学位
期刊
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氢气因其能量密度高、来源丰富和制备简单等优势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因其成本低,设备简单,无污染性副产物生成,成为目前最具前景的制氢方法之一。然而,贵金属催化剂的高成本限制了电解水制氢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廉价、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以加速实现电解水制氢的大规模应用。本文中利用电纺
学位
金属离子广泛存在于生物和环境中,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金属离子的分析和检测在生物、化学、环境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有机荧光传感器是人工分子识别材料应用的一个代表,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高效、成本低廉的优点,是近年来研究单分子间相互作用或微环境特性的理想工具。本文以喹啉衍生物及罗丹明6G为基础,设计并成功合成了四种新型有机荧光传感器,并考察了其荧光传感性能。实验中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