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鳞苔属(Cheilolejeunea)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07081820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唇鳞苔属是世界热带、亚热带苔类植物区系主要成分之一,也是细鳞苔科种类最多的三个属之一,目前已接受的种名约170种。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来看,唇鳞苔属和它近缘的几个属兼具有细鳞苔亚科和皱萼苔亚科的形态特点,呈现出中间形态。但限于分子研究和全世界范围内分类学修订的缺乏,唇鳞苔属集合的定义和系统发育历史并不明晰。本研究选取了唇鳞苔属、白鳞苔属、Aureolejeunea、Evansiolejeunea和Omphalanthus的样本分别为122份(代表该集合53个种)为内系群,涵盖了唇鳞苔属内典型的几个类群,设定了细鳞苔科的其他12个类群为外类群。在分子分析上选用两个叶绿体DNA片段(trnL,trnG),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Bayes分析(BI)三种方法,重建唇鳞苔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同时收集了Genbank上细鳞苔科的相关数据,确定唇鳞苔属在细鳞苔科中的系统位置。在此基础上,参考两个琥珀化石估算唇鳞苔属及其各分支的分化时间,并选择7个性状推断唇鳞苔属的祖先性状。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trnL、trnG两个基因矩阵,叶绿体双基因矩阵,及细鳞苔科trnL基因的分析,唇鳞苔属的绝大部分种类与白鳞苔属、Aureolejeunea、Evansiolejeunea和Omphalanthus的种类构成了单系群,且得到了MP、ML、BI三种分析的强力支持。根据形态特征的一致性以及目前的分子证据,本研究将后四个属正式并入唇鳞苔属中,并将作为唇鳞苔属的异名。原有的唇鳞苔属本身是一个并系群,Cheilolejeunea gaoi和Ch.decurviloba不应归入新的唇鳞苔属中。   2.根据本研究的分子结果,结合原唇鳞苔属亚属的划分,在唇鳞苔属下确认了以下亚属:唇鳞苔亚属、白鳞苔亚属、Euosmolejeunea亚属、Omphalanthus亚属和Xenolejeunea亚属。各亚属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油体的表面颗粒构成,腹叶的边缘全缘与否,腹瓣占侧叶长度的比例,腹瓣角齿的长短及构成的细胞数目,和细胞壁的着色与否。   3.唇鳞苔属在晚白垩世晚期(66.74 mya,属于中生代白垩纪)出现。除了唇鳞苔亚属(分化时间为第三纪的始新世早期54.65 mya)以外,其余亚属和种类分化的时间多在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分化出现(26.18-18.85 mya)。整个属内的物种多样性分化几乎都在始新世以来这37 mya年间完成。   4.对唇鳞苔属的祖先性状重建发现,两裂腹叶是祖征,腹叶完整是衍征,并在唇鳞苔属的进化史上多次衍化产生;腹瓣具有多个细胞的角齿是祖征,角齿为单个细胞甚至退化是衍征;唇鳞苔属的共同祖先具有表面呈粗糙颗粒状的聚合油体,唇鳞苔亚属中出现的油体具细微颗粒表面是衍征。   5.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不可计数的分类学处理和命名法规问题,本研究建议拒绝具有优先权的原种类数少的Omphalanthus,保留唇鳞苔属学名为Cheilolejeunea。因此建议如下新组合:Cheilolejeunea aurifera(R.M.Schust.)W.Ye&R.L.Zhu,Ch.caducifolia(Gradst.&Sch(a)f.-Verw.)W.Ye&R.L.Zhu,Ch.clypeata(Schwein.)W.Ye&R.L.Zhu,Ch.conchifolia(A.Evans)W.Ye&R.L.Zhu,Ch.filiformis(Sw.)W.Ye&R.L.Zhu,Ch.fulva(R.M.Schust.)W.Ye&R.L.Zhu,Ch.huanucensis(Gradst.)W.Ye&R.L.Zhu,Ch.ovalis(Lindenb.&Gottsche)W.Ye&R.L.Zhu,Ch.paramoensis(R.M.Schust.)W.Ye&R.L.Zhu,Ch.platycoleus(Herzog)W.Ye&R.L.Zhu。   6.Cheilolejeunea decurviloba因其与唇鳞苔属种类的区别,及与密鳞苔属在形态和基因矩阵分析结果上的相似,被重新归入密鳞苔属中。   7.Cheilolejeunea gaoi以其独特的叶缘齿、腹瓣和透明疣形态和着生位置,加上特有的分布区,以及分子证据的支持,建议提升为一个新属:中鳞苔属Sinolejeunea R.L.Zhu et al.。  
其他文献
摘要:德育活动课程化需要关注的四个要素:一是关注德育活动课程化中的“人”;二是关注德育活动课程化中的“时间”;三是关注德育活动课程化中的“地点”;四是关注德育活动课程化中的“事情”。  关键词:德育活动;课程化;关注;四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37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育德”,如何有效地进行
本文从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出发,采用热聚合和紫外光聚合两种方法制备了具有手性识别性能的L-DBTA手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并其识别性能进行了表征,优化了合成条件,得到了L-DB
  试验研究了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添加GABA使试验饲料中GABA的添加量分别为0 mg/kg(G0组)、30
会议
  本试验通过将刺参暴露于0、10、50、100、500 mg/kg亚致死浓度梯度日粮镉的方式,探究日粮镉对刺参生长、抗氧化能力及组织(体壁、消化道、呼吸树)中金属累积的的影响,进
会议
  为研究不同食物对草鱼后肠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使用鱼粉、人工饲料和苏丹草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进行长期饲喂.运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草鱼后
会议
  本试验旨在研究吡啶羧酸铬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全鱼体成分、血液指标以及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和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基因表达的影响.(
会议
  由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而世界海岸水域有限,因此,如何在低盐度饲养环境中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已成为水产学界研究的热点。营养调控是缓
会议
苯乙烯的生产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其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其技术呈现多样化。苯乙烯抽提蒸馏技术是其生产技术中的一种,近年来它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和应用。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苯乙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品质鱼粉对黄颡鱼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0.90±0.02 g)的黄颡鱼27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
会议
本文综述了砷污染、砷检测以及微生物砷代谢研究现状,针对砷调控蛋白(ArsR)与砷代谢操纵区(OP)相互识别关系研究不深入的问题,提出本文研究课题和内容。微生物与环境砷长期相互作用过程中,进化出丰富多样的砷代谢机制,阐释微生物砷代谢机制对于理解微生物在砷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因组分析表明多数菌株拥有1个砷代谢操纵子,也发现许多菌株中同时存在多个砷代谢操纵子。砷调控蛋白(ArsR)是砷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