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社交媒体中组织文化冲突与应对研究——基于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案例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6259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enny离职事件”被员工称为T公司(化名)大家庭文化的分水岭,全员参与讨论度创下历史最高历史记录,是T公司有史以来经历过最激烈的一次关于组织文化的内部大讨论,同时也是史上最激烈的一次文化冲突。经历过“Penny离职事件”后,员工们对公司价值观的认知已经从乌托邦式的幻想跌落到了冰冷的现实底线。本研究以“Penny离职事件”为研究对象,将“过程”这一动态概念引入到对组织文化的研究中,分为两个阶段来研究组织文化冲突与应对。首先,笔者通过主题分析法分析员工在此次事件中的发帖与评论,从“外显物、价值观、基本信念”三个维度诊断组织文化冲突的表现。其次,笔者通过批判话语分析分析管理层在此次事件中的回应,得出管理层运用话语突出某些解释而冷落其他解释、积极自我表现(印象管理)而消极他人表现(贬损)、预设管理层无问题而普通职员有问题的立场等,均有选择地服务于管理层既得利益的组织现实,进一步揭露文化冲突的本质。本文研究表明,组织文化冲突分为两个动态阶段。首先由于管理者的言行不一致,使得信奉的价值观与制定的价值观产生冲突,在组织的意义体系和现实体验之间会产生初步的裂痕。其次是非制度化赋权的幻灭。组织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抵御因组织结构带来的权利不平等所引发的组织焦虑的防卫机制,是一种平衡结构性权力的非制度化赋权,即权力创造了反权力。但事实证明非制度化的赋权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权益,由此带来的幻灭进一步加剧员工对信奉的组织文化的质疑,在文化上转而认同“管理是对手”的解释,使得组织文化进一步分化,由此加剧了基层与管理层的对立与割裂。总的来说,组织文化冲突表面上是由外显物、价值观及基本信念互相不一致导致,但究其本质,组织文化冲突是因为结构性权力下基层与管理层的二元对立。这种二元对立的紧张态势在某种程度上不是由个人形成的,而是由组织结构引起的。因而一个组织文化不可能不承载关于谁和什么是强大的、谁不是强大的象征意义。综上,组织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自我利益的亚文化,任何组织文化的成员都有不同的方式来展示他们的力量。组织文化是一种动态现象,通过组织成员的互动而不断地制定和改变,但最终由领导行为和结构性权力所决定,并在潜移默化中展示管理层的力量。因此组织文化是基层员工价值观体系与管理层主导的价值观体系在日常交流和碰撞中不断协商、不断中和的结果,同时也是拥有相互冲突利益的各群体相互对抗相互分配的动态产物。
其他文献
章太炎的巨著《文始》在近現代學術史、漢語研究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文始》奠定了漢語言文字學研究的基礎範疇,從其成書就影響了此後中國漢語研究的發展。然而,在對外漢語研究領域,《文始》的重要意義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文始》中蘊含的學術思想,對當今對外漢語教學,特別是對外漢語漢字教學具有重要啟示。本文立足《文始》重要的學術地位,略論本研究的立題意義。通過綜述《文始》的研究現狀,對諸家成果進行述評,本文
学位
在现代汉语中,“我才不X呢”是常用的应答语构式,在语形、语义与语用以及语篇功能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与相关结构如“我才没(有)X呢”“我就不X”有显微的差异,这些差异容易导致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混淆,所以有必要对该构式进行研究。“我才不X呢”是一个有标记的否定构式。“我才不X呢”表否定的意义,还含有说话人的主观情绪,该构式义可表示为[+否定意义][+主观情态义]。其中主语“我”是一个半固定的成分,任何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类预期寿命日益延长。为解决我国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口的就医需求、慢性病患病率增加、医疗费用持续过快上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等问题,2009年新医改方案实施以来,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是我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标在于
学位
《申报》是中国第一份英人出资、文人办报的中文商业报纸,《申报》将比较观念贯穿始终,中西新闻比较观亦涵盖其办报过程。循着《申报》的历史发展脉络,本文发现《申报》有关中西新闻比较的论说文主要集中在美查时期(1872-1889年)和史量才时期(1912-1934年)。通过对这两个时期的新闻学类论说文的系统研究,本文有了以下三点发现。其一,从比较内容上看,美查时期《申报》的中西新闻比较观主要集中在新闻观、
学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有效获取和使用海量化的数据信息成为了包括传媒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焦点,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数据新闻应运而生。数据新闻强调“数据驱动”,依托简洁准确的可视化形式向读者传递信息,并以交互式的图表设置强化受众参与,为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国内首批进行数据新闻实践的媒体网易“数读”栏目作为典型个案,通过对其新闻选题、数据运用、可视化、平台发布四
学位
沈从文不仅是名声显赫的文学大家,还是有着二十多年从教经验的写作学科教师。其关于写作的言论丰富充实,针对写作的试验独具特色。沈从文的写作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对沈从文的写作观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对与沈从文写作观相关的文字材料进行概括与解读。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从1949年以前、1949年至1979年、20世纪80
学位
“真实”一直是新闻业的不懈追求,早在传统媒体时代,西方媒体组织就已经设有“事实核查员”的岗位来保证登出的稿件准确、真实,更有报纸公评人制度、更正与答辩制度来做进一步的保障。中国在2014年也产生了第一个新闻事实核查员。网络时代的来临,真实变得更加稀有。假新闻频出已经成为媒介常态。尤其在2016年,“后真相”(post-truth)时代来临,似乎“真实”已经无迹可寻。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事实核查新闻”
学位
在近代,广播作为新兴的舶来品引入中国后,是逐渐被国人所认知的。而当时的新媒介广播其每一次被命名及定义的背后,都反映着国人对其传播特征的认识。本文运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从电子媒介命名入手,探究1905年到1949年间,“广播”的媒介称谓在其由“通信工具”向“大众传播媒介”转变中的定型与使用,进而展现国人对这一新媒介的认知及中外电子媒介认知习惯的差异。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早期有声电子媒
学位
本文试图以“人的需要”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如何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进而实现文化认同的政治建构进行了讨论,主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中的国家、政府和公众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放入“人的需要”理论中,分析了这三个主体在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各自以自身为出发点的“需要”,认为诸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政策都是在某些特定“需要”满足的语
学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机关系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成为了社会各界热衷探讨的重点问题之一;自人工智能在围棋界崭露头角后,Alpha Go与世界级棋手的几轮对决更是成为了媒体的焦点,引发了公众新一轮的热议。在对人机对弈事件和Alpha Go进行报道时,中美媒体通过在不同框架下构建隐喻的方式,编码并投射出了其对于人机关系、人工智能发展前景乃至国家科技水平的认知观点,并通过隐喻建构和框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