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椭偏光谱的二维硫化钼光学与介电性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维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光电子学、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其中,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家族是继石墨烯之后又一种被热切关注与广泛研究的纳米材料体系。这主要得益于其灵活可调的能带结构、极大的开关比、合适的迁移率、新奇的谷选择消色差等性质。近些年,二维MoS2已在场效应晶体管、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等众多器件中获得了实际应用。另外,随着p型掺杂二维MoS2质量的逐渐提高,有望使二维MoS2参与下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开发,从而极大实现其工业与商业价值。本征及掺杂二维MoS2的引入可使相应器件微型化、集成化、柔性化的同时赋予其优异特性。这些新兴器件的工作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维MoS2自身的光学与介电性质,尤其是其固有光学常数与介电函数。由于二维MoS2强烈的量子禁锢效应,其光学与介电性质敏感于层数(厚度)以及掺杂浓度等因素。为此,系统研究二维MoS2的层数与掺杂浓度依赖的光学与介电性质可加深对二维本征和掺杂过渡金属硫化物电子结构及多体效应的理解,同时也可指导相关器件的概念设计以及未来工业研发。鉴于以上实际需求,本学位论文将开展基于椭偏光谱的二维MoS2光学与介电性质的层依赖性(尺寸效应)与掺杂浓度依赖性研究。所取得的创新点主要包括:设计了一种结合了椭偏光谱法、临界点分析方法与第一性原理的材料光学跃迁分析方法。借助临界点分析方法得到了材料介电函数中的临界点,通过确保临界点分析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中的动量以及能量范围彼此匹配,在能带结构及态密度图中确定了临界点处光学跃迁的能带与粒子类型,构建了能带结构、态密度与临界点间的直观联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分析包括二维材料等超薄膜在内的多种材料光学跃迁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偏比二阶泰勒展开的超薄膜光学常数解析计算法。借助德鲁德反射系数计算椭偏比并对其进行近似展开,构建了关于超薄膜复折射率的可解方程。结合光学常数物理限定条件,解析确定了超薄膜复折射率。该方法可用于分析一些厚度已知而色散特性不明的超薄膜,有效解决了椭偏光谱法在分析超薄膜时易因多参数耦合而陷入局部最优或不收敛的问题。确定了2D MoS2的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光学常数(折射率、消光系数、吸收系数等)与介电参数(介电函数、能量损耗函数等)。从实验层面证实了所提出的解析计算法在有效提高超薄膜光学常数求解精度的同时拓宽了适用波段。发展并建立了用于计算超薄膜光导率的经典版模型和面电流模型,首次借助两种模型获得了少数层MoS2的光导率并详细探讨了模型的适用性。基于椭偏光谱法系统研究了2D MoS2光学与介电性质的层依赖性。借助临界点分析方法确定了介电函数谱中临界点参数。通过光学跃迁分析法揭示了2D MoS2介电函数中临界点的形成机理。深入研究了2D MoS2临界点处介电函数虚部强度的层依赖性,从衰减的激子效应、增加的节点态密度、质量密度三种因素交替主导的角度对介电函数虚部呈现出的“W”状变化做出了理论解释。借助微分光谱法确定了2D MoS2光导率谱中特征峰位置,从激子束缚能衰减与能带收缩两个因素相互竞争的角度阐述了2D MoS2光导率谱中特征峰位置层依赖性的物理机理。基于椭偏光谱法研究了铌掺杂p型二维MoS2光学与介电性质的掺杂浓度依赖性。得到了不同掺杂浓度的二维MoS2介电函数与复折射率,借助能带分析与临界点分析方法得到了p型二维MoS2的临界点参数并分析了其掺杂浓度依赖性。实验发现,随着铌杂质浓度的升高,p型二维MoS2带隙处两个激子跃迁峰逐渐合并。结合第一性原理仿真计算结果,从杂质感应的能带重构与激子效应角度对该杂质调控机理做出了深入解释。制备了基于铌掺杂二维MoS2的p型场效应晶体管并分析了其工作性能。
其他文献
集成的高相干性自参考光频梳(Optical frequency comb)在超快精密测距、光学频率合成、光学时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为实现低噪声且倍频程展宽的光频梳,本文首先研究了基于单晶氮化铝材料的光学微腔,及倍频程Kerr光频梳的产生,并首次展示了基于这种材料体系的单泵浦、低噪声、高相干性的倍频程Kerr光孤子。由于Kerr光频梳的自由频谱范围(Free spectral range,
伴随着数字化在社会应用中的不断深入推进,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治理主体多元化、公共事务复杂化的趋势将不断增强,“合作”的逻辑在理论与实践中也不断凸显。数字技术发展为政府数据治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与数据资源积累,复杂社会问题催生了跨边界合作的诉求,数据生产要素的概念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进一步明确,数据治理领域的多主体合作成为国家治理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尽管世界各地针对政府数据治理的跨部门公私合作项目呈
基于重金属/铁磁复合薄膜的新型自旋电子器件具备小尺寸、高处理速度、低功耗等优点,是“超越摩尔”时代信息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铁磁薄膜上下表面的非对称结构,在重金属/铁磁界面处会产生一种各向异性交换作用,即界面Dzyaloshinskii–Moriya(DM)作用。此DM作用导致铁磁层中形成具有特殊手性的磁畴壁以及Skyrmion等拓扑非平庸的磁结构。同时,界面DM作用也会对铁磁共振(FMR),自
蛋白质是调控生命活动的重要分子,翻译后修饰(简称:修饰)是蛋白质功能的重要调控机制。发生在特定氨基酸残基的磷酸化、琥珀酰化和棕榈酰化等修饰,通过动态改变蛋白质的构象、活性和亚细胞定位,参与几乎所有生物学过程。蛋白质修饰与功能的异常则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系统整合蛋白质修饰与功能相关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利用以深度学习算法为代表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优化和完善修饰底物、位点和功能预测的
第一部分基于线粒体自噬的薯蓣皂苷元改善T2DM大鼠睾丸损伤的机理研究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能否通过影响睾丸组织线粒体自噬而改善T2DM大鼠睾丸损伤。方法以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注射诱导T2DM脂代谢紊乱所致睾丸损伤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组设模型组、薯蓣皂苷元低剂量组、薯蓣皂苷元中剂量组、薯蓣皂苷元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阳性药对照组,另以正常大鼠设正常对照组。药物持续干预12周后,后面相关实验指标检测分析。
感染性眼内炎是病原体侵入眼内组织并在眼组织内生长、繁殖所引起的炎性反应,可累及和破坏眼内多种组织,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功能。感染性眼内炎依感染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依病原体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和真菌性等亚类。本文根据感染性眼内炎的研究现状,就其发病率、病因学、病原学、诊断、病原学检测和治疗原则等作一概要介绍,以提高同人对此疾病的认识,为相关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对于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安全性、时效性及管理风险控制具有实际帮助。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特征,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导向及技术发展趋势,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难点、应用对策及应用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部分可供参考的建议,以期为未来阶段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构建多元化电气自动化控制、管理机制提供帮助。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应用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对数据传输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实现更大容量和更高速率的信号传输,光互连技术逐渐在短程通信中取代了传统的电互连技术。基于硅基光电子技术的光互连将是主流平台之一,硅光技术具有成本低、集成度高、与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工艺兼容等优点,可实现将光子回路与微电子器件集成在单一芯片上。硅基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仅仅花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其公证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5.5%,引起了光伏领域科研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根据器件结构的不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以分为介孔结构器件,平板结构器件和可印刷介观结构器件。其中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使用了丝网印刷技术和采用碳作为对电极材料,可以实现更低的制备成本和良好的器件稳定性。然而,钙钛矿在介孔膜结构中的结晶过程难以控制,器件中还存在大量界面损失,影响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充分体现了其自身价值所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有效进行故障诊断和风险防范,并提升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从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特点出发,探究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中的应用途径,并对未来的应用方式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