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与城市空间:概念、理想与现实的批判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8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化”被普遍认为反映了我们时代的总体精神。那些原本统一的信念和事物在快速的分离,价值、行为和预期间本来密不可分的整体性瓦解了。人们憧憬、建设了现代城市,但城市生活中很多东西却似乎违背了人的本性,人们反过来被非人化的力量和机制所统治。然而,究竟怎样的城市生活与空间是表明了异化呢?作为众多不同理论及观点的共同基础,异化的概念对于城市空间的理解和批判有何意义?  第一章从哲学和社会学两条线索探究了异化的概念与应用,在辩证法中表现为自我否定的结果和过程,在历史哲学中被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在社会学中指集体共同规范的瓦解所导致的社会秩序异常。现代社会的分离带来了快速消逝的变化和巨大的精神冲击,异化同时也是现代人的一种体验方式和心理结果。  第二章梳理了异化与都市生活间的关系与作用。生态学的观点认为社会失范和个人异化是都市生活的主要社会作用,并发展出众多的衡量标准和实证研究;但都市中同样存在众多非生态的异常,这引出了对异化内涵与性质的争议。规范性与描述性、资本主义与工业社会、主观与客观、消极与积极等四对范畴的比较揭示出异化作为整体性批判工具的性质与意义。  第三章着眼于城市空间本体。从乌托邦到现代主义城市,人们用象征性的方式开创了构想及建设新生活的运动,但作为对象化活动的产物,都市却被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理想及建设初衷相背离,疏离、分裂了人类生活。  第四章指出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把空间当成了一种工具来使用,通过空间的生产与消费来追逐利润和管理社会关系。空间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都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中介和手段,并在世界规模的空间流动中进行分配和实现。  第五章阐述了异化作为一种心理体验的特征和方式。现代性最突出的特征在于“碎片性”、“偶然性”和“不连贯性”,价值意义、生活环境及人们的心理基础等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现代社会中特定的不谐和恰恰表达了社会关系和人类体验的特征。  结语认为异化的批判指向了对建筑文化与观念的重新审视,在现代性的变动中去寻求和发展积极的自由,与世界以稳固的内在联系联结在一起,重塑差异性的空间和开放性的未来。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农村民居建筑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期的农民居住需求 ,农
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推进,迫使大家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
该文在介绍空间数据结构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的基础上,对空间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方式、空间索引和空间数据的维护和管理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探讨了无缝空间数据库的数据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众多的人口与城市环境之间的问题也与日俱增。市民的游憩需求与公园绿地有限面积之间的矛盾正是诸多问题之一,而游憩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是针对这一问
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承受的疲劳和压力更为严重,给生理和心理带来不良影响,迫切需要一种方法来缓解从而恢复精神。由此,“恢复性环境”的概念得以提出。然而目前“恢复性”的研究
传统民居是建筑文化重要的载体,并且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仍然承担着它们的原始功能——居住功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宜兴传统民居物理环境品质已远远落后于当代人对建筑物理
该文以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学理念为基础,试图从国家未来高等教育及高校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高校校园的异地扩建规划作为当前校园建设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
云南省记协,受云南省委宣传部委托,于去年春组织开展了评报活动。具体做法是:由省记协聘请若干“评报员”,请他们认真阅读参加评报活动的各家报纸,记下阅读的感受,包括内容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当代的景观建筑营造在国外设计潮流的冲击下,盲目地模仿西洋的景观建筑要素,对其进行照搬与重组,逐渐丢失自己本土的地域文化特色。本研究以中国明清时期南派
核工业部九院《曙光报》,为了提高所属通讯员的采访写作水平,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利用暑假举办了为期一月的新闻培训班。该院各所(处)的宣传部长、新闻干事、骨干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