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技术创新浪潮此起彼伏,已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许多中外知名企业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也充分证明了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并不乐观,表层问题是技术创新效率低下,深层原因则是创新动力不足。因此,在我国已成功加入WTO、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背景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探讨如何增强创新动力,不仅具有理论上的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国内外技术创新动力理论进行认真总结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论文针对创新动力相关研究缺乏整体性的现状,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该系统由两大子系统构成,其中,企业外部创新动力子系统由市场需求拉动力、市场竞争压力、技术推力和政府政策行为支持力等动力要素构成,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子系统则由企业利益驱动力、企业家精神影响力、企业文化感染力、企业激励机制催化力和企业创新能力保障力等动力要素构成,从而将所有的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运用两大著名的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的主要观点对该系统进行研究,指明了使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实现进化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弄清各种创新动力要素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定义、特点和机能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之后,论文从分析企业主体和个人主体的行为目标入手,在详细阐述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运作方式进行了探讨,从而明确了各种动力要素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要素之间的影响和转换机制。 鉴于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实现定量研究的重要一环,论文以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组成为基础和依据,在遵循既定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了包含4个层次、30项底层指标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基于格栅获取的模糊Borda数分析法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赋予权重,并采用主成分投影法确定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综合评价结果,由此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综合评价模型,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最后,论文运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综合评价模型对31家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了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动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剖析。进而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对策和建议:营造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宏观经济政策;增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功能,改善教育体制和文化环境;积极培育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家素质,弘扬企业家精神;采取多种激励形式,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这些对策和建议的提出,既为政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企业积极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决策借鉴。
其他文献
<正>一、说教材1.教材的特点及本文的地位《师说》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必修三写作的文体由必修一、二的记叙文改为议论文,新课标也规
相变储热技术具有储热密度大和储热过程近似恒温的优点,在太阳能热利用、电子器件热保护以及建筑节能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乙二醇(PEG)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相变材料之一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吗啡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尤其是门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吗啡组
唐代陶瓷凤首壶分为两型,其渊源可能直接受到北朝到唐代外来金银器的影响。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陶瓷凤首壶题材仍出现较多并在造型上略有变化。
本文从船体结构振动和声辐射、低噪声设备、管路系统振动和噪声、隔振及声振隔离方法、声学材料和元器件、推进器及推进系统声学特性、水动力噪声、声呐自噪声、声目标强度、
阐述了我国历史上和国外的茶叶分类理论和方法,以及黑茶的独特工艺、品质特征等情况。通过研究六堡茶标准化工艺流程中不同工艺阶段的堆积变色方法、影响堆积变色的主导因素
《明诗评选》中的王夫之的评点有着丰富的内容,也有其独特的评点视角。概括地说,王夫之评点的视角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从诗歌的演变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评点,另一方
<正> 一、前言由于堇青石热膨胀系数小,抗热震稳定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作使用温度在1300℃以下的窑具材质。天然堇青石矿床极少,工业上应用的都是合成堇青石。本文对四川省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竞争的国际化,拥有知识的“人”成为组织的关键核心资源,知识工作者成为工作的主体。本研究将知识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能力”为主线,着重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互联网+"已经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中。《C语言程序设计》是所有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