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vet综合征SCN1A基因5′非翻译区突变筛查及单倍型鉴定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h20060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近年来,人们发现许多疾病与基因转录调控区的突变有关,基因转录调控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真核生物转录调控涉及核心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转录因子。位于人 SCN1A基因5′非翻译区常用的非编码外显子有1a、1b、1c,本课题组鉴定的主要为h1u、h2u、h3u,其中h1u、h2u分别相当于Martin MS等报导的1a和1c,h3u则紧邻SCN1A编码区第1号外显子。日本学者报导的人SCN1A基因5′非翻译区的非编码外显子则主要有hA、hB、hC和hD,分别与Martin MS等报导的1a、1b、1c和1g相当。在人脑组织所鉴定的SCN1A转录本中,含有1a/h1u的占大部分(约30-69%,均由1a/h1u起始后直接联接到编码区第1号外显子)。启动子区一般位于转录起位点上游1kb以内,在这些区域分布有大量的与启动子元件序列一致的位点。因此,1a/h1u上游1kb以内的序列在SCN1A转录调控方面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位于该范围内的SNPs可能影响转录进而干扰SCN1A的表达。  研究目的:  对SCN1A5′UTR3个SNPs进行进一步研究,明确 SCN1A5′UTR是否存在DS相关的单倍型。  第二部分:  研究背景:  近年来,人们发现许多疾病与基因转录调控区的突变有关,基因转录调控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真核生物转录调控涉及核心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转录因子。位于人 SCN1A基因5′非翻译区常用的非编码外显子有1a、1b、1c,本课题组鉴定的主要为h1u、h2u、h3u,其中h1u、h2u分别相当于Martin MS等报导的1a和1c,h3u则紧邻SCN1A编码区第1号外显子。日本学者报导的人SCN1A基因5′非翻译区的非编码外显子则主要有hA、hB、hC和hD,分别与Martin MS等报导的1a、1b、1c和1g相当。在人脑组织所鉴定的SCN1A转录本中,含有1a/h1u的占大部分(约30-69%,均由1a/h1u起始后直接联接到编码区第1号外显子)。启动子区一般位于转录起位点上游1kb以内,在这些区域分布有大量的与启动子元件序列一致的位点。因此,1a/h1u上游1kb以内的序列在SCN1A转录调控方面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位于该范围内的SNPs可能影响转录进而干扰SCN1A的表达。  研究目的:  对SCN1A5′UTR3个SNPs进行进一步研究,明确 SCN1A5′UTR是否存在DS相关的单倍型。  研究方法:  1、单倍型的构建  1)利用haploview4.2软件明确用于构建单倍型的4个SNPs是否属于1个连锁不平衡区域;  2)利用单倍型运算软件Phase2.1得出具体单倍型。  2、构建目标质粒  使用primer5.0软件设计相应引物,引物5′、3′端添加相应酶切位点,PF2、PT2在3′端比PF1、PT1多了77bp的h1u核心序列,PCR时以两条等位基因均含单倍型1型的正常人DNA作为PF1、PF2的模板,扩增PT1、PT2的模板为两条等位位基因均含单倍型2型的DS病人DNA。经酶切后与pGL4.10骨架连接。  3、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  用构建好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使用双荧光报告系统对转染细胞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  4、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利用TFSEARCH及PROMO软件对SCN1A5′UTR3个SNPs,c.1-76155G>-、rs16851669、rs16851666附近可能存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  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SPSS Inc.,Chicago,IL,USA)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DS与正常人单倍型的构成比较使用Fisher精确检验(Fisher’s exact test),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使用两组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单倍型的构成  haploview4.2软件明确用于构建单倍型的4个SNPs,rs16851669C>T,c.1-76155G>-,rs80169419C>T,rs16851666C>T,属于1个连锁不平衡区域。利用单倍型运算软件Phase2.1共构建了4个单倍型,21个DS与正常均以单倍型1型为主,在单倍型的总体构成上,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6),但单倍型2在病人中占31%左右,约为正常人的2倍,两组之间相差显著(P=0.026)。2、目标质粒的构建  共构建了4个质粒,为F1、F2、T1、T2,均以pGL4.10骨架为载体,分别含PF1、PF2、PT1、PT2目的片段,其中F1、F2为纯合子的单倍型1型,T1、T2为纯合子的单倍型2型。  3、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  用4个构建成功的质粒与海肾荧光素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后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结果以均数±标准误的形式表示,并以pGL4.13、pGL4.10分别为阳性及阴性对照。实验共重复3次,每个质粒每次进行8个生物学重复(每个质粒均铺8个孔)。结果显示F1相对阴性对照有弱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其余3个质粒均无活性,且T1较F1活性有明显降低(P<0.001)。  4、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TFSEARCH预测结果显示rs16851666(h1u-52)C变为T后,其附近多了一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它两个SNPs变化不明显;PROMO预测,结果当h1u-688处为C时预测到2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当该位点为T时预测到10个,当h1u-662为G时未能预测到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当G缺失时在h1u-662附近预测到2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当h1u-52为C时仅预测到1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而变为T后可预测到9个。  结论:  1、SCN1A5′UTR单倍型2型可能与DS相关;  2、其机制可能与降低`h1u上游启动子活性有关;  3、单倍型2型对h1u上游区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可能与其增加该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有关。
其他文献
兖州矿务局位于山东西南部,地跨兖州、济宁、曲阜、邹县等5个县市,包括兖州、济宁东部2个煤田,煤炭储量丰富,煤质好,易开采,交通方便,是一个发展中的以煤为主,煤、电、运、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周总理借书》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了老师
从事历史教学已有十余年了,其中有喜有忧、有苦有乐,怎样让学生爱上历史,是我一直冥思苦想的问题,在十余年的不断摸索中,我逐渐摸索到一些规律,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而且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应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一方面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谁也代替不了的,告诉学生只要你付出就会有收获;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对于广告公司来说,全球化也是一个漫长的趋势,需要布局,更需要时间去做。2013年即将离去,很荣幸被中国广告杂志社邀请参与盘点2013年中国广告行业,做一个梳理。在过去的一年,
许多中学生害怕写作文,许多语文教师一到教作文、改作文就头痛,尤其是议论文,真有些难教、难写又难改。为什么师生见了作文就发怵呢?除了素材积累不够、观点提炼欠到位、内容表达欠准确凝练等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缺乏正确的写作模式建构,所以总是东扯葫芦西扯瓢,胡乱填充些相关材料完事。久而久之,学生就对作文由厌恶到害怕甚至于排斥。  笔者结合多年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以及无数次的模考、高考、中招考
近些年,我们使用了新课标,新教材,实施素质教育。实行新课标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即教师给块蓝天,学生就能飞翔。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的接受,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获取知识同时,培养能力,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通过十多年教学实践,我们寻找到了一条
近来,省委、省政府将改善投资环境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为了配合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今年以来,省委宣传部组织省内主要媒体对全省改善投资环境进行系列专题报道。
[摘 要]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了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论文中指出物理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切实重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的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并能够联系生活的实际,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物理规律,掌握所学并能达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多媒体实验教学
目的尽管SIRT1、SIRT4已经被证实与糖脂代谢的稳态相关,但是关于它们在人类2型糖尿病(T2DM)中的角色了解很少。本研究旨在了解外周血白细胞(PBLs)中SIRT1、SIRT4与T2DM的相关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