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内、外群体身份的调节作用以及年龄差异

来源 :杜雪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排斥是指个体被他人或社会团体排除在外,导致个体的归属需要等方面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一方面,社会排斥会引起消极的结果,比如,增加攻击性,减少个体对排斥者的亲社会行为(如合作行为);另一方面,排斥也激发个体重新融入社会的动机,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比如做出更多有利于自己所在群体的行为等。探索社会排斥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对于研究个体应对社会排斥的策略,以及引导被排斥者用积极的方式减轻社会排斥带来的伤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社会排斥,如果个体认为当前环境下,自己仍有机会被接纳,那么他们可能会通过亲社会行为建立或者加强社会联系,以满足归属感。相比于外群体成员,儿童和成人更愿意与内群体成员合作,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个体认为内群体成员更加值得信任,并且同一个群体的成员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因此,内、外群体身份可以作为一种社会信息,为个体判断接纳可能性提供依据。现在有大量的研究关注社会排斥对行为的影响,但是很少有研究考虑群体身份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而且,多数研究以成人为研究对象,很少有研究关注社会排斥对儿童社会行为的直接影响。随着社会交往逐渐增多,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生活中愈发重要。儿童不仅可以感知到社会排斥,而且他们也会受到社会排斥的不利影响。被排斥的儿童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应对社会排斥,他们可能会被继续排斥,进而导致伤害和痛苦加剧。此外,这种不良的社会互动模式可能延续到成年,继续影响成年后的认知和行为。本文共分为三个研究,均采用颜色方块估计任务将被试分组,之后使用Cyberball(网络抛球游戏)范式操纵排斥感,考察不同条件下,儿童和成人在公共物品游戏中合作行为的差异。研究一以151名小学生和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被试间;排斥条件:控制组、排斥组)×2(被试间;年龄:儿童、成人)×3(被试内;合作伙伴群体身份:内群体、外群体、未知群体)混合实验设计,考察社会排斥对儿童和成人合作行为的影响以及合作伙伴内/外群体身份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二以155名小学生和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被试间;排斥条件:外群体控制组、外群体排斥组)×2(被试间;年龄:儿童、成人)×3(被试内;合作伙伴群体身份:内群体、外群体、未知群体)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外群体互动背景下,社会排斥对儿童和成人合作行为的影响以及合作伙伴内/外群体身份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三以163名小学生和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被试间;排斥条件:内群体控制组、内群体排斥组)×2(被试间;年龄:儿童、成人)×3(被试内;合作伙伴群体身份:内群体、外群体、未知群体)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内群体互动背景下,社会排斥对儿童和成人合作行为的影响以及合作伙伴内/外群体身份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作伙伴的群体身份未知时,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的合作行为无显著影响,但会降低小学生的合作行为水平。(2)在外群体互动背景下,社会排斥增加大学生与内群体成员的合作水平,降低与外群体成员合作水平;外群体排斥导致小学生与内、外群体成员合作行为水平均降低。(3)在内群体互动背景下,社会排斥降低大学生与外群体成员的合作水平,但其对个体与内群体成员的合作行为无显著影响;内群体排斥导致小学生与内、外群体成员合作行为水平均降低。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对合作行为具有复杂的影响。被排斥的大学生会增加与内群体成员的合作,以满足归属感,并减轻之前的社会排斥带来的消极感受。然而,来自内群体的排斥会破坏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积极态度。因此,当大学生被内群体成员排斥时,亲近内群体的行为便消失。与大学生不同的是,在儿童中,无论合作伙伴是内群体成员还是外群体成员,被排斥儿童的合作水平均降低。社会排斥造成的年龄上的行为差异,一方面可能是自我调节功能成熟水平和激活程度的不同引起的。另一方面,相比儿童,成年人拥有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经验和技能,这可能有利于他们灵活应对社会排斥。因此,本研究启示,对大学生而言,短暂或者一次轻微的社会排斥会使他们更加关注外部环境线索,然后选择合适的行为改变当前的处境。可是,社会排斥对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消极且深远的。社会排斥后,多数儿童与他人的消极互动方式会可能会导致自己再次被排斥,形成恶性循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预防社会排斥的同时,也应加强对被排斥儿童的关注,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方式应对社会排斥,提高适应能力。
其他文献
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主要包含发展方式绿色化、发展方式低碳化、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以及发展质量的高端化四个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绿色发展取得众多成就,绿色政策也取得长足进步,绿色发展促进现代经济体系的转型升级。然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仍存在绿色转型与发展安全的统筹亟须改进、绿色转型先立后破实现困难、绿色生活方式尚未形成、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路径尚未完全打通等问题。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应从调整优化产业、能源
期刊
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储能装置的应用是能量持续供应的主要保障。文章介绍了目前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电网储能技术,主要对储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铅酸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性能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探讨。最后,对我国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发展的实施路径进行了研究,分析如何在新能源系统中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以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期刊
软体机械臂具有天然的柔顺性,作为末端执行器可以实现传统刚性机械臂难以实现的功能,例如可以轻松实现柔性抓取和柔性运动等,而且其对人体友好,在人机交互上具有高度的安全性。文中提出了一种软体机械臂的遥操作以及末端力反馈系统,并基于运动学模型和力反馈方法对其进行控制研究,建立了弯曲模型、伸长模型和力反馈模型,提出了控制方法和控制流程。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手柄,实现了对位于另一物理空间的软体机械臂的遥操作控制,
期刊
针对综合传动装置外接油管动态特性恶化导致的失效问题,研究不同车速动态激励下的外接油管动态特性和结构强度变化规律,提出外接油管有效优化改进措施。对综合传动装置上典型外接润滑油管和供油油管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分析,建立油管系统的三维拓扑结构,利用试验测试获取油管关键部位的载荷激励,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和理论动力学建模,探究关键参数对油管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动态特性的优化改进方案,对比验证所提方案的有
期刊
针对高速电容型数字隔离器在"低速"应用下的高电流消耗问题,基于TSMC 180nm BCD工艺设计了一种基于OOK调制的低静态功耗全差分数字隔离器结构.通过发送机的逻辑控制电路产生的三组开关信号及振荡器模块产生的载波信号,提出的结构实现了对输入信号的调制.在传输信号频率变化时,基于跨导线性环结构的中点电位偏置电路将差分信号的直流电压均稳定在VDD/2附近,从而有效避免接收端直流电平衰减造成的误码.
期刊
<正>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今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1.9%左右,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5.3%。截至2022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5.6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2.7亿千瓦,约占总发电装机的49.6%。这意味着,今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首次超过50%。
期刊
全球化石能源消耗增加,导致与能源消费相关的碳排放在2021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低碳能源转型进程遭遇短期挫折,气候和环境持续恶化。从能源统计的角度分析近年来全球和中国碳排放的增长,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能源消费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的低碳能源转型有一定的启示。中国要坚定低碳能源转型目标,稳步推进低碳能源转型战略。巩固化石能源生产基础,逐步降低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消耗,逐年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核
期刊
目的分析不同药物、不同方案下对儿童CVA治疗的机理和疗效,观察单用丙酸氟替卡松、单用孟鲁司特钠及两药联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优化儿童CVA治疗的用药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课题分析,明确研究计划,计算样本量,选取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南坑社区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接诊随访的CVA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共分甲、乙、丙三组,每组102例。甲组采取单吸入丙酸氟替
学位
针对传统液压阀功能单一、应用灵活度较低的问题,展开智能换向阀的原理方案设计与仿真研究,旨在拓宽液压阀功能,简化液压系统回路。提出以高速开关阀作为先导阀的智能阀原理方案,进而依据智能换向阀的结构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AMESim软件搭建智能阀的物理仿真模型,对先导阀的动静态特性以及主阀的运动特性展开仿真研究,得到先导阀的响应滞后时间约为5 ms,主要与线圈的驱动电压和弹簧弹性系数有关。提出脉冲宽度
期刊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CC)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除常规的西医治疗外,中医学的艾灸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医外治疗法,在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上发挥着不同于西药的独特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同时也提出艾灸在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以及对艾灸治疗未来发展的展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