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桥TMD风致振动控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f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涡激振动是一种由气流绕经主梁表面产生周期性脱落漩涡而导致的主梁竖向或者扭转振动,当脱落漩涡的频率接近桥梁的某阶自振频率时,桥梁便产生涡激共振现象。尽管涡激共振不像颤振一样使桥梁发生毁灭性破坏,但其低风速下的高发生概率、大振动幅值等特点严重影响大跨桥梁的行车安全、舒适度和构件的疲劳性能。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被广泛地应用于桥梁涡激振动的抑制,TMD通过调谐机制将主梁的动能转移到自身,并通过阻尼单元以内能形式耗散,从而达到抑制桥梁涡激振动的目的。由于忽略涡激振动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用于抑制桥梁涡激振动的TMD在参数选取、效果评估、行程限制、鲁棒性等问题上并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本文以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桥为工程背景,开展“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桥TMD风致振动控制”的研究。风洞试验结果表明,该桥在设计风速内会发生一阶竖弯涡激共振,最大幅值超过规范限值,故采用TMD抑制深水区非通航孔桥的涡激共振。本文在既有TMD方案的基础上,以提高TMD抑振鲁棒性为主要目标,提出了TMD参数设计和抑振效果评估方法,采用了粘弹性TMD抑制桥梁的涡激共振,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与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TMD抑制港珠澳大桥非通航孔桥涡激共振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桥风洞试验表明,当实桥风速达到27m/s-35m/s时,主梁产生幅值达150mm的竖向涡激共振,需采用TMD抑振;采用Krylov Bogoliubov方法推导出TMD贡献的等效阻尼比,其大小仅与TMD的设计参数相关,且设计参数影响了涡激共振频率;桥梁的涡激共振幅值对气动参数敏感,TMD贡献阻尼比对桥梁模态参数敏感;提出了TMD涡激共振抑制失效概率,并基于该失效概率比较了三种常用TMD参数设计公式;深水区非通航孔桥实测结果表明,布置TMD后桥梁的第一模态阻尼比由0.65%增加到2.11%。(2)粘弹性TMD力学性能试验介绍了粘弹性TMD的构造和耗能原理,对粘弹性TMD各部件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变集中质量位置和粘弹性阻尼层厚度,可实现粘弹性悬臂梁自振频率和阻尼比的调节;钢球半径越大、粘弹性阻尼层厚度越小、碰撞前速度越大,粘弹性阻尼层-钢恢复系数越小;粘弹性TMD在调谐和失调下均能有效抑制悬臂梁的自由振动。(3)粘弹性TMD力学模型根据Oberst梁理论,粘弹性阻尼悬臂梁可以等效为具有复刚度性质的均质梁,提出的基于能量原理的力学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出设有集中质量的阻尼悬臂梁的模态参数。提出的基于加速度测量的碰撞刚度识别策略可以准确地识别出粘弹性阻尼层-钢之间的碰撞刚度,识别出的Hunt-Crossley模型可以应用到粘弹性TMD抑振当中,获得的仿真效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4)简谐力荷载下粘弹性TMD抑振分析建立结构-粘弹性TMD系统在三种状态下的运动方程;进行了结构-双TMD系统、结构-碰撞TMD系统、结构-粘弹性TMD系统的抑振仿真。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双TMD中次TMD的调谐吸能替代了TMD阻尼单元的耗能;碰撞TMD在调谐耗能和碰撞耗能之间存在最优的比例分配或者平衡状态;粘弹性TMD的抑振有效性随着碰撞间隙的减小而下降,而抑振鲁棒性和行程控制随之提高。(5)粘弹性TMD抑制港珠澳大桥非通航孔桥涡激共振建立桥梁-多重粘弹性TMD-涡激力系统的运动方程;采用Krylov Bogoliubov方法推导出了多重双TMD和多重TMD贡献的等效阻尼比,发现多重双TMD和多重TMD可以有效提高贡献阻尼比的鲁棒性。采用粘弹性TMD抑制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桥涡激共振,结果发现,粘弹性TMD具有更大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且碰撞间隙越小,碰撞越剧烈,最优频率比越小于1;粘弹性TMD仍以调谐吸能为主,碰撞耗能为辅;相比TMD或者多重TMD,粘弹性TMD或者多重粘弹性TMD可以在更宽的失调范围内有效抑制桥梁涡激共振,且质量行程更小。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提出具有多耗能模式的粘弹性TMD,用来抑制港珠澳大桥深水区非通航孔桥的涡激共振,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粘弹性TMD相比传统TMD具有更好的抑制鲁棒性和更小的质量行程。(2)基于Krylov Bogoliubov方法推导出的TMD贡献阻尼比和风洞试验识别的气动参数,提出了TMD抑制大跨桥梁涡激共振的失效概率,利用该失效概率可实现TMD的参数优化和评估涡激共振抑制效果。(3)提出了多重粘弹性TMD的贡献阻尼比,基于该贡献阻尼比进行了多重粘弹性TMD的参数优化和大跨度桥梁-多重粘弹性TMD-非线性涡激力的动力时程分析,实现了最优多重粘弹性TMD涡激共振抑制。
其他文献
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研究动物行为是如何产生并受基因和神经环路调控的。本能行为是一类不需要后天学习获得的行为,在发育过程中已经构建于神经系统中。在本能行为的分子与神经机制研究中,雄性果蝇的求偶行为和雌性果蝇的接受行为均是研究的最为透彻的模型,解析这些本能行为调控的分子与神经机制将深化我们对于行为调控的神经机制的理解。本研究以雌性果蝇的接受行为为研究模型,发现神经肽Leucokinin(LK)及其
几十年来,针对预制结构已有大量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使用施工质量好、可快速安装的预制构件,可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然而,出于对其抗震能力的担忧,预制结构在抗震地区的应用往往受限。为此,各国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来提高预制结构的抗震能力,特别是预制构件节点的抗震能力,并提出了一系列预制装配结构体系,如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体系(世构体系)。对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由于连接部位和后浇叠合层的存在,锈蚀介质
核子间相互作用作为强相互作用的一种,它在理解有限核以及核物质性质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核子间相互作用而得到的核物质状态方程已经被广泛地研究。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经过长期研究和验证已经被了解得相对比较清楚,但非对称核物质的状态方程(对称能)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特别地,通过核物理实验以及中子星观测数据提取的饱和点处的对称能斜率的不确定度非常大。由于饱和点处的对称能斜率的不确定性,不同模型预测的高密度的
人脸识别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一个研究热点。相比于其他的生物鉴别方式,人脸识别在考勤、支付、进站、登机、特定对象监控等方面有着广阔的运用场景。当前最先进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的方法。已有的方法需要被识别对象有良好的光照条件,表情与姿势不能变化太大,不能有遮挡,在约束环境下,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已超越了人类的识别能力。但是在非约束条件下,比如监控摄像头所录的视频,被识别对象具有侧面、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如5G网络和物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其开放性的传输特性也带来了比传统有线传输更严重的安全问题。设备身份验证作为安全通信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设备指纹识别技术是一种有效且轻量级的设备身份验证解决方案。由于硬件设计和生产的容差,发射机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硬件误差,这种误差具有独一无二且难以仿冒的特性,因此也被称为设备指纹。设备指纹对传输信号会造成轻微的、不影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建筑建造工艺的快速发展,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已然成为当今空间结构发展的主要趋势。但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由于其形式的自由多变,如何合理的确定其建筑形态和曲面网格仍是当前空间结构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本文以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此展开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从曲面形态入手,提出了考虑结构缺陷敏感性和节点刚度影响的形态优化方法;其次,针对自由曲
时至今日,随着第五代(5G,5th Generation)移动通信商用套餐的发布,移动通信已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演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更加关注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以及巨连接等技术指标。大规模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与无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由于可以提供更好的覆盖、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更灵活的组网等特性,已经成为新
本博士论文主要围绕Rota-Baxter双代数以及Rota-Baxter Hopf代数的构造及其模作用、Hopf(余)拟群、Hopf拟余模、Yetter-Drinfeld拟余模和(余)三角Hopf余拟群展开一系列研究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论文引进和讨论了 Rota-Baxter双代数、Rota-Baxter双代数方程组以及Rota-Baxter Hopf数,通过Hopf拟群理论构造了
第一部分早期ARDS调控巨噬细胞M1极化关键分子的筛选目的:目前已知参与巨噬细胞M1极化的分子诸多,但缺乏在ARDS早期发挥作用的证据。本研究通过高通量实验筛选在ARDS中调控巨噬细胞M1极化的关键分子。方法:(1)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ICU、年龄大于等于18周岁、符合ARDS柏林定义诊断标准、发病48小时以内的患者。患者入组后记录性别、
铁路在英国开通后不久就被引入巴基斯坦(印度),这被认为是英国人带来的最大的利益,并推动了印度的国家独立。从运输模式来看,铁路对城市发展做出了多方面贡献,包括新的建筑风格、建筑方式和技术等。在19世纪时期,铁路随着工业革命在城市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新城镇沿着铁路线建成。它不仅连接了城市,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使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可以相互交流。拉合尔早在莫卧儿时代之前便成为极为重要的历史城市。随后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