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兔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g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坐骨神经阻滞的新西兰兔实验模型,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行坐骨神经阻滞对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作为局麻药物的佐剂增强外周神经阻滞效果的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为罗哌卡因组(R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全麻下暴露兔左侧坐骨神经并完成坐骨神经阻滞动物模型。R组在坐骨神经旁注射0.375%罗哌卡因溶液2.5ml,D组在坐骨神经旁注射右美托咪定(1.5μg/kg)溶液2.5ml,RD组在坐骨神经旁注射0.375%罗哌卡因(含右美托咪定1.5μg/kg)溶液2.5ml,N组在坐骨神经旁注射生理盐水2.5ml。使用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分别在注药前(T0)、注药后10min(T1)、20min(T2)、30min(T3)、40min(T4)、50min(T5)、60min(T6)共7个时间点,测量所有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1)罗哌卡因组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随着给药时间延长而逐渐延长,在给药后30min、给药后40min较给药前明显延长,P<0.05;坐骨神经干神经传导速度随着给药时间延长而逐渐减慢,在给药后30min、50min、60min较给药前明显减慢,P<0.05。(2)右美托咪定组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随着给药时间延长而逐渐延长,在给药后50min、60min较给药前明显延长,P<0.05;神经传导速度随着给药时间延长而逐渐减慢,在给药后50min、60min较给药前明显减慢,P<0.05。(3)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随着给药时间延长而逐渐延长,在给药后40min、50min、60min较给药前明显延长,给药后50min、60min较给药后10min明显延长,P<0.05;坐骨神经干神经传导速度随着给药时间延长而逐渐减慢,在给药后20min、40min、50min、60min较给药前明显减慢,给药后50min、60min较给药后10min明显减慢,P<0.05。(4)R组、D组与RD组及N组四组动物模型在给药后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存在差异。给药后30min,R组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明显长于N组,P值为0.003;给药后40min,RD组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明显长于其他三组(R组、D组及N组),P值分别为0.007、0.013及0.015,R组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明显长于N组,P值为0.003;给药后50min,RD组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明显长于D组及N组,P值分别为0.005及0.015;给药后60min,RD组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明显长于D组及N组,P值分别为0.013和0.011。(5)R组、D组与RD组及N组四组动物模型在给药后坐骨神经干的神经传导速度存在差异。给药后10min,RD组坐骨神经干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D组及N组,P值分别为0.050及0.011;给药后20min,RD组坐骨神经干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D组及N组,P值分别为0.020及0.037,R组坐骨神经干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N组,P值为0.044;给药后30min,R组坐骨神经干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N组,P值为0.014;给药后40min,RD组坐骨神经干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其他三组(R组、D组及N组),P值分别为0.007、0.005和0.010,R组坐骨神经干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N组,P值为0.001;给药后50min,RD组坐骨神经干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其他三组(R组、D组及N组),P值分别为0.037、0.000和0.008,R组坐骨神经干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N组,P值为0.003;给药后60min,RD组坐骨神经干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其他三组(R组、D组及N组),P值分别为0.048、0.000和0.005,R组坐骨神经干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慢于N组,P值为0.007。结论:1.兔坐骨神经干周围注射右美托咪定可延长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减慢坐骨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2.与单纯应用罗哌卡因比较,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兔坐骨神经干周围注射可明显延长坐骨神经干的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减慢坐骨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3.右美托咪定延长外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潜伏期和减慢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可能是其增强局麻药神经阻滞效果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血清白介素-3(interleukin-3,IL-3)的表达。探讨:(1)脓毒症患者血清IL-3水平变化规律;(2)脓毒症患者血清IL-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3)血清IL-3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新的参考指标。方法:运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
目的: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小鼠进行为期8周的联合有氧-抗阻运动(联合运动)训练,探索联合有氧-抗阻运动对小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增殖、粘附、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以及PI3K、AKT和mi RNA-378a-5p的作用;并使用PI3K/AKT通路抑制剂作用于EPCs,进一步探究PI3K/AKT信号通路在EPCs功能和mi RNA-37
目的:研究影响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探讨MR影像组学方法对肝细胞肝癌(HCC)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早期复发预测作用,最后根据影响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创建Nomogram肝癌术后早期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探究是否能用无创的影像方法来预测肝癌术后早期复发风险。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29例接受肝癌根治性切除
目的:运用STRING及GEPIA数据库对TLR4与KDM2B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预测;检测Toll样受体4(TLR4)与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2B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及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明确两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研究TLR4通路激活后对卵巢癌细胞SKOV3及A2780细胞系中KDM2B表达情况的影响,以及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通过数据库筛选出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差异基因在HUVEC、K562和MV4-11细胞株和AML患者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并利用数据库初步探讨差异基因与AML预后的关系。方法:1.我们从GEO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选取了三个关于AML的数据集GSE90062,GSE37307和GS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成像技术对大鼠急性期放射性颌下腺血管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4只)、照射组(16只)。使用盐酸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配置成的复合麻醉剂,对大鼠右下肢大腿内侧行肌肉注射麻醉。然后将2组大鼠置于电子直线加速器下,照射组大鼠双侧颌下腺照射剂量为15Gy,对照组不予照射。对照组于放
研究背景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和第三大致残原因,缺血性脑卒中在脑卒中中占比80%。缺血性脑卒中指由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部脑组织损伤,缺血发生时神经细胞因能量耗竭、无氧酵解、兴奋性氨基酸大量释放而产生酸中毒,氧自由基损伤和细胞内钙超载也同时发生,最终将使神经细胞走向凋亡。凋亡是细胞的经典死亡途径之一,已有研究证明lncRNA-MIAT和miR-106b-5p在不同细胞中通过各异的机制参与细胞凋
目的:应用iTRAQ(isobaric tag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技术鉴定特发性羊水过多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羊水差异蛋白质组学,从而筛选出特发性羊水过多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调控蛋白和涉及的信号通路,为初步探讨其参与羊水调控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临床收集特发性羊水过多者3例和正常妊娠孕妇3例,于孕中期收集
目的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ridine diphosphate-glucuronosyl transferase 1A1,UGT1A1)基因Q239X(c.715C→T)突变型人肝细胞模型,探讨UGT1A1基因Q239X突变对其表达的影响和苯巴比妥对UGT1A1基因野生型、Q239X杂合突变型和纯合突变型在人肝细胞体外模型内表达的影响。方法1.构建U
目的:实验检测早孕期发生MA(missed abortion,稽留流产)患者及非医学原因选择无痛人流术的妇女绒毛组织中NLRP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Caspase-1(cyc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及IL-1β(interleu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