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其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演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标志。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上的协调,我国及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都逐渐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就业结构的变化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问题成为困扰中国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此外,地区间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然西部大开发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部的发展,也优化了西部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但效果并不明显,差距还在拉大。因此,研究全国及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总结其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全国及东、中、西部比较研究,进而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及各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统一、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联系的研究方法,这突破了现有的对该课题的研究模式,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也将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全国及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变化关系,进而理清全国及东、中、西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状态,并对它们在演变趋势、线性关系、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等几个层面上的异同进行比较,最后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希望对东、中、西部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产业与就业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与方法以及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总体上对本文有了一个概括。第二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研究成果,本文期望在此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第三章至第四章是文章的正文部分,论文的主要观点、分析、比较分析等在这一部分体现。其中第三章前四节从纵向的角度分别分析了1990年以来全国及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的演化状况,第五节总结了全国及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的未来趋势;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横向的角度,从演化趋势、线性关系、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几个层面对全国及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其中的差异、分析了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而以就业弹性为横坐标、结构偏离度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确定了全国及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的现状比较图。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也是本文的政策建议部分。首先,对全文作了总结性的陈述,尤其是总结了第三章和第四章分析的主要结论,进一步强调了本文研究的突破和对理论与实践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全国及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化趋势基本相同,大致都表现为:第一产业下降趋势明显,第二产业变化幅度不大,第三产业上升趋势明显;2004年全国及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合理性由高到低依次都是东部、全国、中部、西部;全国及东、中、西部各产业GDP比重都在朝优化的方向发展,但优化的速度不同:相对来说,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优化速度都很快,而中部的优化速度都相对较慢。(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关系密切,但全国及东、中、西部四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的表现不同。首先,就线性关系来说,(1)从截距来看,就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来说,中部最多,其次依次是西部、全国和东部。中部的第二产业剩余劳动力也最多,其次依次是东部、西部和全国。而中部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起点最高,其次依次是全国、东部和西部。(2)从斜率来看,西部第一产业对就业的影响力最强,其次依次是全国、东部和中部;中部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影响力最强,其次依次是全国、东部和西部;而西部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影响力最强,其次依次是东部、全国和中部。其次,对就业弹性来说,(1)从演化趋势上来看,全国及东、中、西部有较大差异,四区域第一产业就业弹性都未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除全国外的其它区域第三产业就业弹性都呈上升趋势,而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全国变化不大,东部和西部呈上升趋势,中部呈下降趋势。(2)从2004年就业弹性来看,东部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在四区域中都最大,值得一提的是西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都远高于中部,其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与全国相差不大,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远高于全国。(3)从就业弹性变化幅度来看,东部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变化都较大,中部第一、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变化较大,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变化不大,西部三次产业就业弹性都变化较大,尤其其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变化高于全国、东部和中部,而全国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变化都不大。再次,就结构偏离度来说,(1)从演化趋势来看,全国及东、中、西部各产业呈现基本相同的演化趋势,都是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性在逐渐增加,第二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所存在的滞后现象并未改善,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存在的不协调状况已有很大程度改善,已逐渐向协调状态发展。(2)从2004年结构偏离度来看,东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相对最好,其次依次是中部、全国和西部;西部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都很差,需要花大力气协调。(3)从结构偏离度变化幅度来看,西部各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速度最快,其次是东部,之后才是中部。最后,从全国及东、中、西部2004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现状比较图来看,(1)四区域第一、第三产业都处于相对集中的位置,但四区域第二产业所处的位置较分散。这说明四区域第一、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都相差较小,而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都差异较大。(2)四区域各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都有很大的差异:对第一产业来说,在第一产业对就业的排斥力上西部最弱,其次依次是中部、东部和全国。而在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上东部最强,其次依次是全国、中部和西部;对第二产业来说,在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上东部最强,其次依次是全国、西部和中部。而在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上东部最强,其次依次是全国、中部和西部;对第三产业来说,在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上东部最强,其次依次是西部、全国和中部。而在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上,东部最强,其次依次是中部、西部和全国。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有如下创新:1、本文选题新颖,是国内学术界近期的热门话题,且研究角度突破了现有的研究范围。国内已有相关文献都是以整个中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区域为对象研究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而本文突破了现有的研究角度,将注意力放在全国及东、中、西部四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研究,并对四者进行了比较,相关文献还尚没有关该方面论题的报道。2、本文运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统一、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联系的研究方法,这突破了现有的对该课题的研究模式,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将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3、本文从线性关系、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几个层面对我国及东、中、西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充分运用了Excel与SPSS统计软件,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问题,从而可非常清晰地看出我国及东、中、西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变化趋势,比纯文字的说明更具说服力。4、本文从演化趋势、线性关系、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几个层面对我国及东、中、西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具体数据的比较可清晰地看出我国及东、中、西部在这几个层面的差异,进而据此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这对于缩小我国东、中、西部差异,实现我国及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发展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5、在全国及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比较部分,本文建立了一个坐标系,横坐标是就业弹性,纵坐标是结构偏离度,从而可在坐标系上标出2004年全国、东、中、西部各产业的位置,进而使其各产业在2004年的状况与差异清晰地表现出来。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全球最宝贵也是最稀缺的资源。企业要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知识、能力、创造性、工作效率和取得成功的决心:也取决于他们的远见和敢于做出
  在欧盟和日本,强制性行人保护法规已经于2005年开始执行,全球通用的GTR行人保护法规和中国行人保护标准也在筹备过程中。本文以长城某轿车行人保护项目为基础,阐述了行人保
在语用学研究领域,对于道歉行为的研究一直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以J.Holmes,Meier等为代表的“修复”派将道歉行为的主要功能归纳为:冒犯产生后,道歉可用于修复道歉者的形象,弥补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由于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控制程度和控制状况(尤其是政府控制)不同,网络和传统媒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分别呈现出了自由化或规约化的倾向,并且使它们各自的新闻宣传
机器学习是非线性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大部分建立非线性系统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以极小化训练误差为优化目标,即基于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近年来,基于统计学习理论,兼顾模型
在缺少仪器设备的情况下,如何鉴别豆粕掺假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户朋友。
核心素养包括“一个核心”“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能有效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中国
目的:旨在提高对腰骶部移行椎的认识程度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腰骶部移行椎的CT表现。结果:第12肋在侧位定位片上的显示率为74.7%,髂前上嵴在L 4/5椎间隙平面者为
期刊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该研究工作的背景、重要性、所采用的方法及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第二章介绍了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其数量指标。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可靠性中常见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