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基衍生物构筑的同手性配位聚合物结构及性质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几年来,手性配合物由于具有可调孔道和大的表面积,在气体吸附、有机染料污水处理、荧光探针、不对称催化、手性拆分和磁性等方面具有强大的潜在应用因而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天然氨基酸由于其价格低廉且无毒易得因此成为构筑同手性配位聚合物的重要手性源。此外,在不同类型的有机连接体中,具有较强配位能力的羧酸类配体可以通过其不同的配位方式以满足金属中心的各种几何要求,同时易生成具有高维度的配位聚合物。因此,可以采用引入半刚性的氨基酸衍生物作为手性配体以实现对手性配位聚合物的构建。与常见的聚羧酸有机配体相比,选择芳香基羧酸与脯氨酸、环己二胺形成手性有机配体的相关文献却很少被报道,同时,在紫外条件下利用手性MOF识别手性氨基酸相关方面的文献同样也很少被报道,因此用芳香基脯氨酸衍生物与芳香基(R,R)-环己二胺制备手性MOFs、利用手性MOF识别手性氨基酸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本论文中将L-脯氨酸和(R,R)-环己二胺修饰到芳香基羧酸基团上,得到两种分别具有线型和V型结构的芳香基衍生物手性配体,在不同的水热或溶剂热条件下与多种金属离子和直线型吡啶类桥连辅助配体进行自组装,得到了7种不同维度、性质各异的配位聚合物,对得到的配位聚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圆二色谱、PXRD、红外、热重分析等表征,探究了其中几种配位合物的荧光和有机染料吸附等性质。同时,利用本实验室已有的两种手性MOF,探究了其在紫外条件下识别氨基酸的性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1.线型芳香基手性脯氨酸配体及吡啶类桥联辅助配体与过渡金属Zn、Cu构筑的二维和三维同手性配位聚合物:选择线型芳香基手性配体4-甲酰胺-(脯氨酸)-苯甲酸配体(H2L1),与Cu(II)、Zn(II)离子自组装合成出了3种手性配位聚合[M3(L1)2(OH)].3H2O[(M=Cu,1;Zn,2),[Zn2(L1)2(bpea)2].3H2O(3)。bpea=1,2-二(4-吡啶基)乙烷。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得出1,2为不同过渡金属离子构筑的同结构配位聚合物,均为三方晶系,P3221空间群,从a方向上观察,金属离子通过共享配体O原子形成了两种手性螺旋链,M1-O-M2为右手螺旋链,M2-O-M3为左手螺旋链,两种手性螺旋链通过配体O原子交叉连接,最终形成了一条位于c方向上的链,链与链在b方向平行排列,平行的链之间通过配体氧原子相互穿插连接最终形成三维结构。3为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手性配体与金属离子交替连接形成一条链,链与链之间通过bpea相互连接,最终在bc平面形成了二维层状结构。从(010)方向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孔隙,孔隙率为26.4%。对配合物2进行了固体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其可以作为荧光材料使用。2.线型芳香基手性脯氨酸配体及线型联吡啶类中性辅助配体与过渡金属Cu、Co、Ni构筑的1D、2D、3D同手性配位聚合物:选择过渡金属Cu(II)、Co(II)和Ni(II)离子,在辅助配体bepa、bipy和bpee的调控下,与手性配体H2L1自组装合成出了3种分别具有1D、2D、3D结构的手性配位聚合物:[Cu2(L1)2(bpea)2].7H2O(4),[Ni(L1)(bipy)(H2O)3].H2O(5),[Co2(L1)2(bpee)2].5H2O(6)。由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可知,4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中心金属Cu(II)离子与4-甲酰胺-(脯氨酸)-苯甲酸配体在两种方向上交替连接,形成了手性不同的两种螺旋链。不同手性链之间通过辅助配体bpea在不同方向上相互穿插连接,最终形成三维空间结构。分析5的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可知,配位聚合物5属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在与4-甲酰胺-(脯氨酸)-苯甲酸配体(H2L1)配位的同时Ni(II)离子也与bipy中的N原子配位,最终形成1D链结构。配位聚合物6为单斜晶系,P21空间群,Co(II)离子在a方向上与4-甲酰胺-(脯氨酸)-苯甲酸配体(H2L1)配为的同时也在b方向上与bpee配位,两个方向上的配位构成了2D层结构。由于对选定的染料有特别强的吸附性,因此本章着重研究了配合物6的染料吸附效果,根据被吸附的染料所显示的酸碱性又选择了其他几种酸碱性不同的染料进行对比实验,并通过探究得出最佳投量和最大吸附值。3.线型联吡啶类中性辅助配体及V型芳香基手性环己二胺配体与过渡金属Co构筑的2D同手性配位聚合物:本章选择具有V型对称结构的1R,2R-二-(对苯甲酸)-环己二胺(H2L2)手性配体,在辅助配体bpee作用下,与Co(II)离子反应,合成出了手性配合物[Co(L2)(bpee)].DMF(7)。分析7的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可知,7为单斜晶系,P—1空间群,与6同为2D层结构且层间通过氢键连接。配位聚合物7在两分钟内就能达到对甲基橙的吸附平衡,所以本章着重研究了7对几种染料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配合物7对甲基橙,刚果红,噻唑黄等酸性阴离子染料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达到吸附平衡时的吸附效率分别为95%、90%、62%。根据配位聚合物对染料的选择吸附效果实验,探究配位聚合物的最佳投料和最大吸附量,最后汇总实验结果得出配位聚合物7的最佳投料和最大吸附量。结果表明,配合物7可作为潜在的染料处理剂材料使用。4.V型吡啶类中性辅助配体及线型芳香基手性脯氨酸配体与过渡金属Zn、Cd构筑的3D同手性配位聚合物性质的探究本实验室已合成出的MOF(8,9)为同构物质,两种配体与金属中心形成的螺旋链间存在接近90°的角,各种螺旋链在3D空间穿插连接形成了具有金刚石拓扑的3D结构。在其已有性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天然氨基酸的紫外响应测试,结果表明选用的MOF对D/L天冬氨酸、D/L谷氨酸有较明显的紫外识别能力,而对天冬酰胺、谷氨酰胺没有紫外响应这一性质,说明了选用的MOF(8,9)可作为潜在的氨基酸识别探针材料使用。
其他文献
伴着人口老龄化形势日渐严峻,全球各国均在努力寻找可以处理众多的老年人群与因其产出的各类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且致力于构建可利于提高老龄人口素养的老年教育服务体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型分离技术,在生物医药、分离纯化制备、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检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论文采用分子印迹技术,设计并合成出以壳聚糖为功能单体的氨基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和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为功能单体的Tuftsin分子印迹聚合物,表征分析产物结构,优化合成工艺,考察了分子印迹物各种特性。实验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了L-氨基酸-壳聚糖分子印迹复合膜的最佳制备条件,
近年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现象越来越普遍。根据wind数据,截至2018年11月27日,我国一年之内进行过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有2008家,占A股所有公司总数的56.4%,质押总规模4.6万亿元左右,占总股本的10%。一方面,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前股票的市场价值,决定了其能获得的贷款资金数量;另一方面,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可能面临较大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尤其是对于质押比例较高的控股股东而言。基于此背景,本文展
近年来,工业废气中排放的CO、SO_2等有害气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威胁。在另一方面,CO、SO_2又是较好的基础原料气体,可用于合成多种高附加值的羰基化学品和硫化学品。目前,CO和SO_2的选择性捕集,以及吸收速率仍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根据CO和SO_2的气体特性而设计合成了不同离子材料用于CO和SO_2的捕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合成了醋酸亚铜质子型离子液
近年来,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国内农业现代化脚步的加快,传统农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要和消费者的需求,亟待需要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型升级,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步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0家,管理的公募基金净资产合计12.17万亿元,相当于当年股票市值的27.90%。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经在人
自2003年我国推行“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逐渐步入了高速增长期,2013年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2014年,我国直接投资流出量超过流入量,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虽然在2017年我国经历了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首次下降,但仍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三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国。目前很多学者均从国家层面与产业层面全面分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与健康,因此加强对环境污染物的监管十分重要。目前,环境分析领域存在的目标物含量低、组分复杂、具有高时空分布问题,使得环境分析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同时也对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由于易于合成且可通过合理设计调控其形态、组成、性能,在环境分析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因此,通过对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
农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农技推广机构是向农民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重要渠道和载体。我国农技推广机构成立几十年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来实现其扩大规模、获取资源、业务转型或多元化等经营目的。如果顺利并购,可以为企业带来发展;但并购作为一项专业的投资行为,其复杂性决定了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需要面对许多风险的挑战。在并购活动中,对目标公司的估值是并购决策及谈判议价的基础,关系着并购的成败。如何在并购活动中识别这些风险因素并在估值过程中进行量化,对并购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