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逸民”形象研究——以谭绍琬为个案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6s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被官方文献《长沙府志》(乾隆十二年)称为“逸民”的茶陵人谭绍琬为个案来探讨清初的“逸民”形象。文章考察了谭绍琬修纂地方志、纂修族谱等活动,分析了他与仕清官员、遗民、逸民的交往,试图通过对谭绍琬生平事迹的刻画,补充民间士人以及官方文献提到的“逸民”特征,达到丰富清初“逸民”形象的目的。  官方对谭绍琬“逸民”的标识,主要基于以下事实:谭绍琬于崇祯十六年获得贡生的功名,在明廷覆亡之后的58年时间里,谭绍琬没有起仕清朝,亦未获得任何功名,却于清初长沙府内士人社会活动中表现活跃。他的活动主要有:一、参加地方志修纂。参与《湘阴县志》、《茶陵州志》、《湖广通志》、《长沙府志》的编纂。修撰地方志的过程中,谭绍琬的个人价值取向,对地方志内容构成产生影响,特别是在修纂《茶陵州志》时,将其家族与姻亲成员的大量入估,同时塑造他们的“光辉”形象。二、主持修纂本族族谱。老而归里之后,谭绍琬又在其先前地方志修纂经验的影响下,主持修撰古城谭氏族谱,此族谱因此具有地方志特色,而祖先形象的塑造,谭氏亦参考到了方志材料,并特别处理了地方志材料之“真”与谭氏祖先形象之“真”与“假”的关系。此外,作为构成谭绍琬形象的重要内容之一——谭绍琬与长沙府内地方官员及遗民、逸民的交往也是本文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谭绍琬的个案分析,本文认为,被官方标识为“逸民”的谭绍琬具备“逸民”一般形象的“不仕”特征,亦大体符合官方文献中显现的“逸民”形象。相比之下,本文揭示的谭绍琬的形象较为丰满,令清初的“逸民”形象变得更加丰富。
其他文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党的十七大后,全党全国迅速兴起了解放思想的热潮。这个热潮,可以说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直接引发和激励的,同时又是党的
南宋海外贸易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海外朝贡贸易,另一部分是市舶贸易。  南宋海外朝贡贸易跟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一是南宋政府对海外朝贡贸易的限制,二是海外朝贡贸易在海
基督教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进入烟台,初期的传教活动主要是街头布道,既辛苦又收获不大,为了让烟台民众能够理解接受基督教,西方各差会的传教士陆续开办了很多学校,到20世纪二、三十
品牌竞争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中国电视行业品牌意识的觉醒,以品牌创造电视媒体的差异化特征,不仅有利于受众对电视媒体的辨识、认知,也利于电视媒体自身战略发展体系的建设。早
2008年1月下旬,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严重雪灾,给人民群众出行带来很多不便,不少车辆数日因冰雪灾受困于国道和高速公路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听众发来的短信中发现了灾情趋势
Problems related to fault detection of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NCSs) with both uncertain time-varying delay and quantization error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明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此时的中外交往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后,以恢复华夏“正统”为己任,认为和平稳定的内外环境是明王朝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
王星拱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他为推动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做出过重要贡献.在当时救亡图存的迫切需要下,他把科学视为解决问题的利器.为了唤醒国人的科学意识,他将马赫主义引
基于腐蚀断裂试验,建立硫酸盐腐蚀下混凝土断裂韧度损伤理论,分析和预测了硫酸盐腐蚀损伤特性;构建了混凝土材料损伤预测模型和计算公式.研究不同硫酸盐浓度对混凝土材料的损
该文以1905-1909年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的权威及其限制为切入点,对其市政管理活动作动态、具体的考察.通过研究总工程局市政管理权的逐步拓展与落实,以及在实施城市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