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在临床探测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学结构改变,且无法通过客观指标检查说明其病因,以及因其病程波动较大,不同病程对腰背部肌肉状态及对手法治疗反馈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进一步分析比较手法在非特异性下腰痛不同亚组间差异,明确手法最佳干预时期与适应症。非特异性下腰痛主要病位在腰部软组织,在中医学中归属于筋伤范畴,中医对筋伤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扳法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关于其作用机制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基于临床总结和文献研究主要有三方面作用效果:减轻疼痛、松解痉挛、恢复功能。本文以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软组织压痛/硬度计、腰屈曲范围值,从肌肉软组织生物力学层面和患者主观评价试阐释中医理筋手法在急性、亚急性、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中力学效应。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将脊柱内部应力应变及生物力学特征性的变化过程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目的]1观察非特异性下腰痛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组患者俯卧位放松状态下椎旁肌软组织硬度值、痛阈值和腰椎屈曲范围。2比较中医理筋手法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的变化,明确手法在非特异下腰痛治疗中的最佳干预期力和适应症。3数字化的方式初步探讨扳法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纳入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90例(NLBP组),其中急性期(25例)、亚急性期(29例)、慢性期(36例)。全部受试者均使用0E-220软组织硬度/压痛计,在俯卧位放松状态下测量两侧椎旁肌软组织硬度值和痛阈值;同时测量腰屈曲范围值。三组NLBP患者测量结束后,运用腰部理筋手法治疗一次,治疗结束后再次测量以上指标。全部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服从正态分布者,用x±SD表示平均值加减标准差。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对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间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2基础研究采集正常中国男子志愿者MRI连续断层图片,采用Mimics10.01软件直接读取Dicom格式的MRI连续断层图像→计算3D模型→利用Solidworks软件三维建模功能配合Mimics建立椎间盘→采用ADAMS软件细化模型完成腰椎仿真模型的建立→利用ABAQUS6.12动态仿真分析腰椎坐位旋转手法作用下模型各结构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结果]1三组间性别构成比用X2检验,X2=0.216,P=0.898,无显著差异,年龄、身高、体重、IBM之间F检验,P值均>0.05,因此三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一般因素对痛阈值及硬度值的影响,男性35人痛阈值均值为25.71±5.34,女性55人,痛阈值均值25.29±5.46,经独立样本t检验,t=0.354,P=0.724,可认为痛阈值在不同性别见无显著性差异;硬度值比较,男性平均48.57±4.8042.女性平均47.07±5.97,经独立样本t检验,t=0.126,p=0.12,可认为硬度值在不同性别见无显著性差异。3手法治疗前后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组痛阈值的组间比较,经F检验,F=8.077,P=0.254>0.05,差异无有显著意义;手法治疗后组间经F检验,F=9.172,P=0.031<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急性组和亚急性组手法治疗后痛阈值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24<0.05和p=0.015<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慢性组手法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248>0.05,但差异无显著意义。手法治疗前后痛阈值差值大小依次为亚急性组、急性组和慢性组,组间疼痛阈值差值比较结果显示,亚急性组与急性组、慢性组相比,P=0.027<0.05和P=0.03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组与慢性组相比,P=0.03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手法治疗前后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组间硬度值的组间比较;经F检验,手法前三组组间硬度值比较经F检验,P=0.0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法后三组组间硬度值比较经F检验,P=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急性组和亚急性组手法治疗后硬度值值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29<0.05和p=0.022<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慢性组手法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6>0.05,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组间差值比较,手法治疗前后差值大小依次为亚急性组、急性组和慢性组,硬度值差值比较,经多重比较检验得出,亚急性组与急性组、慢性组相比,P=0.030<0.05和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组与慢性组相比,P=0.02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手法治疗前后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组间LFR值组间比较:经F检验,手法前P=0.083>0.05,三者组间无显著差异;手法后三组组间LFR值比较经F检验,P=0.032<0.05,三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急性组和亚急性组手法治疗后LFR值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3<0.05和p=0.021<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慢性组手法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14>0.05,但差异无显著意义;手法治疗前后LFR差值大小依次为亚急性组、急性组和慢性组,经多重比较检验得出亚急性组与急性组、慢性组相比,P=0.034<0.05和P=0.01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组与慢性组相比,P=0.04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随着扭矩作用时间的推移,扭矩由L1椎体向S1椎体传播,导致各椎体间关节突的接触应力增大,最终应力最大值出现于L3与L4椎体接触的关节面上,其应力最大值为9.92MPa。7各纤维环的高应力区域主要集中于纤维环的后部(以向右转为例),同时由于扭矩的施加,使得腰椎左侧关节突关节的接触减小并逐步失去承载能力而有轻微右侧倾斜,椎体对各纤维环右侧的压力显著增大,从而各纤维环应力最大值基本出现于纤维环左侧后部。[研究结论]1研究手法对非特异性下腰痛中力学机制中,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改善肌肉痉挛、降低软组织张力,提高局部痛阈值。2理筋手法治疗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中,腰椎活动度手法治疗前后比较,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存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证实了手法的缓解活动障碍效果好,患者亦会随之描述前屈活动明显改善。3腰椎坐位旋转手法过程中,椎间盘最大应力值远小于椎体后部结构最大应力值,可以认为该手法至少不会造成椎间盘后缘的损伤,因此腰椎坐位旋转手法对椎间盘是安全的。4腰椎坐位旋转手法过程中,关节突关节是高应力区域且随着扭矩作用时间的推移,关节软骨之间会发生相对滑移,腰椎活动度增加。极有可能此手法针对关节突关节活动度改善达到治疗效果。5扳动手法中椎间盘内压快速升高和腰椎活动度增大的联合作用,可能是手法治疗下腰痛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