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世界的追随者——论猫在巴尔蒂斯绘画作品中的形象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wxy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尔蒂斯是法国二十世纪具象绘画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纪的欧洲艺术舞台上,各种艺术流派纷繁错杂,艺术家各自将自己形色的思想观念作为对新潮流的创新与发展,正是在这样状态下使得艺术失去了共同的语言。当所有人都在努力使自己标新立异的时候,巴尔蒂斯选择了一条和他毕生时代相平行的道路,一个人孤独地前行着,他用自由的灵魂去感悟时代下的本质,运用独树一帜的绘画语言记述着被人遗忘的真实,巴尔蒂斯通过学习古典大师的艺术处理手法,总结出具有自己风格的绘画语言,通过匠心独运的表现形式,试图将自己的思想内涵传递给作品前的观者,巴尔蒂斯将猫的形象运用在自己毕生的画面上,猫形象已然成为了他孤独情感的标志。
  本论文将分为七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是对论文的选题和目的、有关巴尔蒂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分别进行阐述,其次从哲学层面和心理学层面分别对孤独的概念作了诠释同时结合巴尔蒂斯的绘画进行了简要论述,接着从巴尔蒂斯所处的社会背景、艺术经历和个人性格几个方面分析了巴尔蒂斯孤独情感的形成因素,同时融入巴尔蒂斯绘画风格上所受的影响和巴尔蒂斯绘画中猫形象的象征意义,重点在第六章对巴尔蒂斯画面中的猫形象从构图、色调、肌理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详细的分析出巴尔蒂斯在猫形象的处理上的规律,最后探讨了巴尔蒂斯的绘画对后世的现实意义以及对笔者创作的影响,最后在结语中简要概括了巴尔蒂斯绘画语言的特点和作用,重新认识巴尔蒂斯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精神本质。
  笔者主要通过收集文献,大量阅读与巴尔蒂斯相关的史料、画册书籍等,了解巴尔蒂斯相关背景,同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基础上,结合本论文的内容需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选择和运用。另外,笔者通过对巴尔蒂斯的绘画作品进行临摹,体会到了巴尔蒂斯在绘画上的一些形式表达语言,再加以对画面进行观察、分析和对比巴尔蒂斯画面中含有猫形象的作品,找出画家频繁使用猫形象这一客观物象所隐含的根本目的。最后得出结论:在巴尔蒂斯作品中,猫这一形象始终贯穿其绘画的一生,猫是喜好独立行动且有着独立思想的动物,故而它不可能将饲养它的主人视为君主,百依百顺。巴尔蒂斯曾说过他自己就是猫,他借猫喻己,将自己孤僻的一生寄托于猫这个具体的表象之下,其作品始终保持着自由的精神和传统的样式,以形象传达神思,借真正物镜描画内心,实中求虚,动中取静,创造了一个脱离于时代的隐匿世界。
其他文献
“反语”在日常生活的言语交际中经常使用,也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本文以韵律模式PronS+L为例,研究俄语反语语句韵律与语义的关系。此外,还结合语境,从多个角度探究韵律、语义、句法、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韵律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含语调与重音两个方面,而音乐领域中的旋律或者文学诗词中的平仄格式、押韵规则等都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论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对象和
学位
开放是国家与民族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期为深入向全世界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及其一系列实际举措,中国正在努力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并提升其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外宣传在对外开放总体布局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外宣翻译作为对外宣传的一种重要的输出途径,更是在国家与地区之间日趋频繁的交往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建构主义翻译学理论指导下的外宣翻译能为我国外宣事业的规范
学位
近年来,我国发表的科技论文越来越多。但是对摘要(学术论文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的研究长期以来仅限于信息要素或写作技巧,而从主位理论出发进行的研究则相对不足。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旨在探讨汉英摘要在主位结构及主位推进模式选择上的异同,并探讨其异同的深层原因。共收集了120篇科学摘要,其中Nature英文摘要60篇,《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摘要60篇。找出每个句子的主位和述位,分类、计数和制表后
学位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创伤,同时在各方面产生很大影响。本研究以反映9.11事件为主题的乔纳森·萨福兰·弗尔创作的小说《特别响,非常近》为载体,探究恐怖主义对美国民众造成的创伤和在伦理文化产生的影响。  《非常响,特别近》的作者从美国9.11恐怖袭击的案例分析入手,通过一个个案例展现了9.11恐怖事件对于人们在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展示了灾难和恐怖主义之后西方伦理文化的轨迹变化。  
学位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英语长句的汉译是译者经常会遇到的难题之一,不少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根据-些学者的研究,文学类作品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其文学性的体现。因此,文学类作品的翻译最为突出的问题也同样是如何去体现原作品的文学性,如何通过语言表层形式的处理去还原作品的文学性。之前学者的研究都将重点放在了语言的表层形式上,从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去进行相应的比较和探讨,却忽略了文学作品翻译最本质的地方。而本文则是从
学位
1997年,贾平凹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他不仅在陕西文学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废都》英译本翻译一波三折,最终由葛浩文翻译并于2016年正式出版。目前,有部分学者对《废都》英译本中语言、方言等方面进行研究,但还未有人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角度对《废都》英译本进行全面研究。  本次研究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定性以及定量研究方法对《废都》进行
学位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写的一部长篇家庭史诗,深受读者喜爱。曾胡于1989年第一次把它译成汉语。本研究以弗米尔的目的论为基础,使用分析法和归纳法探讨《荆棘鸟》汉译本中的翻译策略以及效果。  在目的论中,三原则之间有一定的等级关系: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连贯性原则是次要原则,而忠实性原则从属于连贯性原则。本研究从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出发,探讨译者在翻译《荆棘鸟》汉译本中所使
学位
农村题材电视剧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界的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谋求发展,也有很大一部分农民选择自主创业。创业农民形象是农村题材电视剧塑造的一种人物类型,即以农民形象为主体,围绕农民创业者的创业途径、情感变化、思想发展,力求反映社会现实和农村生活面貌的电视人物系列之一。随着新世纪“三农”题材电视剧的生产不断增多,学者对创业农民形象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本文在梳理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
学位
纪录片的本质是真实,是对真实环境下发生的真人真事进行拍摄记录,利用影像呈现给观众,让他们了解历史和社会,并引发思考。除真实之外,作为观念的纪实主义也是纪录片创作者和研究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种题材纪录片都迎来了纪实主义的回归,其中医疗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较快。由于人们对社会现实生活和民生话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新世纪以来有关医疗事件、医疗现象、医患关系的纪录片大量出现,它们运用纪实主义的创
学位
神庙剧场是神庙演剧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温州神庙剧场的调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温州当地的神庙实物资料,而且可以挖掘深藏于神庙剧场背后的建筑价值以及诸多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了神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神庙作为祭祀祖先以及供奉神灵的场所,在神庙内修建戏台,通过献戏演剧的方式不仅表达对先祖以及神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能达到娱乐民众的作用。温州地处东南海隅一角,受地形等因素的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