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切有部“三种作意”认识论特征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p3965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错误认识产生原因的探讨以及如何获得“如实知见(*yathāvaj-j?ānadar?ana)”的问题可以说是阿毗达磨(Abhidharmika)佛教所深切关注的核心话题。在说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a)中,一切实存都不会超越自相(sva-lak?a?a)、共相(sāmānya-lak?a?a)的范围。因此,围绕现证“真实”(tattva)而展开的实践学说体系,必定与以自相和共相为核心的“实有学说”以及与此相关的认识论(Epistemology)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关于有部自相、共相的先行研究基本上都着眼于法的认识论和存在论(Ontology)领域。考虑到自相、共相都是在精神实践的背景中被提出,因此有必要将目光转移到作为其理论落脚点的禅观学说体系之上。本文以哲学概念思辨的方法为主,以梵、藏、汉文文本对勘、分析的语文学(Philology)方法为辅,以《大毗婆沙论》(*Abhidharmamahāvibhā?ā)和《顺正理论》(*Abhidharmanyāyānusāra)等正统有部论书为中心,考察其禅观体系中关于“三种作意”(*trividha-manasikāra)的论述,揭示出有部实践学说与其认识论和实有学说在理论上之一致性。同时,以认识论和存在论学说为理论基础去分析、探讨有部实践学说的哲学内涵。本文虽然是以《俱舍论·定品》的结构为主线来论述有部的实践学说,但是对于禅修理论作为既定事实的陈述并非是本研究的兴趣所在,这点也正是本文与先行关于有部实践学说研究的本质性区别的体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包含一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以观行方式、性质、行相(ākāra)、所缘境(ālambana)等与认识论有紧密联系的因素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胜解作意”(adhimukti-manaskāra)、“自相作意”(svalak?a?amanasikāra)和“共相作意”(sāmānyalak?a?a-manasikāra)各种禅观模式的认识论特性以及对于实践目标的意义所在;其次通过对比修证阶位中各种禅观模式之间的差异性,发掘出影响禅观次第设置的决定性条件,从而揭示出有部组织其实践学说的内部逻辑;最后,分析自相和共相的存在状态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尝试以此为中心脉络对有部实践学说给予认识论的解读与阐释。除了以上的核心议题外,本文还试图对一下几个重点问题作一番详细地探讨,从而更进一步突出和深化本研究的主旨。首先要解决的是,有部所划分的“实有”(dravya-sat)和“假有”(praj?apti-sat)在存在论和认识论中的具体内容以及此种划分对于有部实践学说中胜解作意的影响;其次是关于有部学说中“真实”和“真理”(satya)的内涵与界限问题。探讨此问题是如何直接决定实践学说的最终目标、实践的对象领域以及实践的方法论;最后所要处理的问题是共相层级的不同划分是如何影响“世俗道”(lauikika-mārga)和“圣道”(ārya-mārga)两种实践学说的具体展开路径以及在“解脱论”(Soteriology)中的地位。通过对“胜解作意”“自相作意”和“共相作意”各种禅观模式的分析对比,不难发现,说一切有部修道论学说的展开是奠基于其实有学说和认识论之上的。简言之,通过“胜解作意”的“假想观”到“自相作意”的“真实观”再到“共相作意”的“真实观”,修行者的禅观所缘境的性质从“世俗谛”(sa?v?ti-satya)转向“胜义谛”(paramārtha-satya),所缘境的范围由一法之“自相”变更为诸法之“共相”。通过此般循序渐进的禅观方式,修行者对“真实”的洞察力(praj?ā)逐步得到提升,最终获得“现观”(abhisamaya)诸法最高、最普遍存在状态——“十六共相”的能力。由此,观行者的精神实践路径可以说是“目光转向”过程,即目光先由世俗谛的“名”(nāman)转向特殊性的实存,继而在这些特殊实存之中看到它们所具有的最普遍的存在状态——“十六共相”。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家庭结构的变化,代际合作育儿成为城镇家庭的主流选择。当以祖辈为代表的“经验育儿”遇到以父辈为代表的“科学育儿”时,尤其是当父辈学历较高时,两代人的育儿观念冲突展现的更加明显,代际合作育儿过程中充满了矛盾与冲突,本研究探讨的就是这种冲突。本研究面对的问题是:当前中国城镇高学历家庭代际合作育儿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呈现什么特征,在抚育过程中表现出什么冲突,处理冲突的方式是什么以及影响冲突处
学位
自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正式推行以来,社区矫正检察监督通过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监督形式与方法赋予了新的活力。我国《社区矫正法》的推行不仅有利于节约监禁型刑事处罚的司法资源,更符合法治国家建设中的感化、教育罪犯的人性化诉求。从司法实践来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是保障社区矫正得以合法开展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强有力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才能促使社区矫正按照
学位
基于“乡村振兴”的客观现实背景,如何实现“优秀民俗文化振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有其内在必然性。首先,从社会治理角度来看,民俗文化依然承担着民族村落的民间教化、秩序规范等社会功能,对提升乡村治理质效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民俗文化是少数民族村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俗文化,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路径;再次,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振兴优秀民俗文化
学位
传承人是文化管理部门与优秀民间文化交流沟通的关键纽带,起到体育非遗传承保护的箭头作用。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不断加强,传承人价值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愈发受到关注。笔者基于扎根理论,对28名肉连响传承人展开半结构式访谈,将所获访谈资料逐级编码,形成影响肉连响传承人价值观的305条初始化概念、46条抽象概念、40个子范畴和12个主范畴,分别呈现出三个历史阶段肉连响传承人价值观影响因素
学位
以家庭为主题的文学传统由来已久。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小说作为一种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中心的小说次文类,往往反映了作家对现实的深切关注。阿莉·史密斯,是英国当代文坛最重要且最具潜质的作家之一,也常通过对家庭生活的刻画探讨社会问题。她的小说大多以中产阶级家庭为背景,聚焦后现代个人生存状况,通常极具实验性。其最负盛名的小说《谜》,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一方面,《谜》打破了以维多利家庭小说为代表的英国中产阶级
学位
轻度认知障碍是正常老龄化群体和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并且具有极高的可能性发展为痴呆。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认知障碍亚型群体表现出了多方面的神经精神症状,尤其该群体与情绪有关的神经精神症状异常显著,比如焦虑、抑郁。这两种负性情绪是轻度认知障碍个体早期识别和干预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梳理了轻度认知障碍及其亚型群体的神经精神症状以及焦虑和抑郁与轻度认知障碍及痴呆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轻度认知障碍个体的早期发
会议
<正>慢性肾脏病(CKD)多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而蛋白尿有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之别,即蛋白质丢失是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还是近端肾小管对滤过蛋白质重吸收不足。肾小球性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而非肾小球性蛋白尿白蛋白只是次要成分。蛋白尿是足细胞受累相关肾脏病的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足细胞是肾小球上“章鱼样”高度特异性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细胞损伤原因较多如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
期刊
《他们眼望上苍》是20世纪美国非裔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讲述了美国非裔女性珍妮历经三次婚姻后成功构建独立自主的黑人女性认同的故事。在小说中,赫斯顿着力描绘了美国南部非洲黑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他们的休闲生活。休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内自由选择的活动,也是一种自由愉悦的心理状态。现存大量研究表明休闲有助于构建认同。然而,鲜有学者关注到该小说中的休闲元素及其对珍妮认同构建的作用。因此,本文试从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必须要尊重自然法则、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平衡,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对中国传统环境资源法律理念、制度进行系统研究,挖掘其中的法律文化遗产,显得尤为急迫和必要。新疆绿洲地区由于水、森林等环境资源极度匮乏,不同历史时期其民众格外重视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造就了保护生态平衡、敬爱自然的生态法文化,进而创制了合理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代
学位
《华氏451》是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二十世纪反乌托邦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以技术高速发展的未来美国社会为背景,展现了艺术、个人与自然在不同技术社会中所面临的压迫、反抗与救赎。探究艺术、个人与自然的具体呈现形式,即书籍、伦理关系与水域在不同技术乌托邦中的变化能够更好地反思布拉德伯里的乌托邦愿景。他者观念在哲学史中的流变、乌托邦的历史传统以及技术乌托邦的概念表明隶属于蓝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