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之旅:喇荣五明佛学院汉族信众的生活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v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再度出现一股宗教"热潮"。当代全球化发展,社会流动性增强,跨文化互动交流日趋频繁,又使中国宗教格局在动态发展中充满着诸多变数和新特点。而"藏密东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现象和特征。随着"藏密东渐"的推进,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其影响不断扩大,以至于在内地佛教信众中兴起了一场学修藏密的热潮和赴藏求法、朝圣修行的运动。然而,面对当今如此重要的一种社会现象,学界的研究似乎只注意到藏传佛教在内地传播与影响的一面,而对其中作为"藏密东渐"现象的另一重要层面--"藏地求法"现象--的研究几近阙如。笔者以为,如果忽略对当今汉族信众藏地求法现象的关注和研究,这不单是一种学术研究上的缺憾,更紧要的是不能对"藏密东渐"现象、藏区宗教社会现状与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宗教信仰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当然,内地佛教信众向外求法的现象,此前代有传统,仅在20世纪初期大勇法师率领的"留藏学法团"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并且学界对历史上的求法现象的研究成果十分丰赡,但兴许正因如此,才显得对当今求法现象的关注和研究不仅必要也更具价值和意义。有识于此,本文尝试针对当今藏地求法现象作出探索研究,以弥补这一研究空白,并借此揭开笼罩在这一社会现象上的神秘面纱。
  为此,本文以宗教社会学的宗教市场理论和人类学的朝圣理论等为指导,以"藏密东渐"为背景,立于藏地的视野,选取四川省色达县喇荣五明佛学院的汉族信众群体为典型代表性案例,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对该群体的藏地求法生活进行了多层面的调查研究。通过对这一案例的研究,勾勒出了汉族信众藏地求法的基本生活样态,呈现出了藏地求法的汉族信众群体的一般结构、来源与分布等特征,分析并揭示了汉族信众藏地求法与藏传佛教信仰选择的原因,最后评估了"色达现象"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本文分设六章,另加导论和结语,共计八个部分。现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导论:基于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论述本研究选题的缘起;评述研究的创新、意义与不足之所在;综述相关研究的现状;提出本研究将采用的理论背景以及研究的思路、方法、问题假设与框架设计等。
  第一章"藏密东渐"视野下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田野调查点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目前的内部概况和所处的外部区域环境,为本研究铺垫基础。其中,对调查点所在区域环境的概述主要包括行政区划、地理气候、历史、人口与宗教和经济等内容;对佛学院内部的介绍主要有学院发展简史、管理与教学、设施与建设现状、法会、资金与对外交流以及学院汉族信众群体的基本现状等。
  第二章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统计分析。首先交代了本次调查的实施情况与样本的基本特征;其次就汉族学员来源的区域与城乡分布等特点作了调查统计;再次是分析探讨了汉族学员的信仰类别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最后分析概括了汉族学员来源的方式与类型。
  第三章汉族信众的藏地生活现状(上)。主要围绕学院汉族信众的物质消费生活和社会交往生活作了考察分析。其中,在物质消费生活方面主要表现为低度的生活经济来源、简朴的居处和俭约的衣食等特点;在社会交往方面主要就学院汉族信众的教外交往、教内交往、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以及社会交往联系的一般方式等层面作了调查分析。研究指出藏地汉族学员的物质消费与社会交往生活是一种有戒律的中道适度的生活,具有显著的佛化特征。
  第四章汉族信众的藏地生活现状(下)。重点就喇荣五明佛学院汉族信众的宗教信仰生活以及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生活满意度等方面作了调查论述。其中,关于宗教信仰生活方面主要考察分析了汉族信众的皈依、改宗与认同、信仰的目的、学修生活以及信仰与世俗道德观等问题;另外就汉族学员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生活满意度的考察分析指出,因为对佛教的皈依与信仰,信众能够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转为修行的道用,从而实现内心的淡泊、宁静与平和,对生活具有很高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第五章汉族信众藏地求法与信仰选择的归因分析。主要从社会转型、藏地环境和宗教魅力等三方面对汉族信众藏地求法现象作了归因分析与讨论。研究表明,除个人信仰需求的因素外,中国社会剧烈转型所致的社会结构性压力是促使汉族信众藏地求法的重要社会原因,其次,藏地神圣的环境和藏传佛教特有的素质魅力是吸引汉族信众归附的宗教原因。所以,藏地求法现象是社会转型期间多种复杂因素合力所导致的结果。
  第六章"色达现象"的社会影响、问题和趋势。通过调查分析指出,色达现象的社会影响主要有菩提学会对内地社会风尚的影响、对藏汉两地之间的互惠交换的影响、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汉族信众藏地求法与家庭的关系、城市菩提学会与宗教事务管理以及藏传与汉传佛教之间的教内认同与协作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评估了"色达现象"或汉族信众藏地求法现象的发展趋势。研究指出,由于存在有诸如藏地高原恶劣气候环境的限制、学院发展空间的局限、菩提学会与藏地其它道场的分流、国家宗教事务的管理以及汉族学员的流动性特征等五个因素的制约,藏地求法的汉族信众规模将趋于平稳,并由先前的藏地集中聚集逐渐转向内地扩散发展。
  结语:这一部分总结了全文的论述和研究题旨,同时证实了导论部分提出的四个研究假设,即(1)在宗教市场中,宗教传播的效果尽管会遭遇各种宗教与非宗教因素的制约,但在非宗教因素等同的条件下,不同教派之间竞争力的高下主要取决于宗教素质的魅力和传播策略;(2)佛教与其说是一种宗教信仰,毋宁说是一种净化心灵、开启智慧并提升人生境界的终生教育制度与生活方式。其对于物质生活基本无虞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一般现代人来说,可以作为人生意义系统残缺或紊乱中的一种替代性选择;(3)藏地求法的群集现象,作为特殊社会场域下形成的一种宗教朝圣运动,它必然要受到诸如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和宗教生态规律等因素的制约而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并由集中式发展逐渐转向外延式扩张;(4)在藏、汉两地的跨文化互动交流中,藏地高原的自然环境与藏传佛教文化的神圣与清净不仅是其吸引汉地信众的魅力源泉,也是其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与内地进行社会交换的资源价值所在,通过民间往来互动中所发生的宗教朝圣、布施与供养等形式,可以促进两地在物质与精神财富上的互惠互补。最后,从现代人与宗教信仰、现代单向度社会的逆反、"文化自觉"与"礼失求诸野"的角度对"色达现象"作了适当的理论引申。
其他文献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它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独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如何理解和定位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征,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目前,在西方,一个新的思想动向是:神学界从历史唯物主义汲取思想资源,或者根据神学来诠释历史唯物主义。洛维特就是持该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救赎历史式的解读,以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神学前提。  在洛维特看
指称问题一直都是语言哲学中重要的研究主题。许多西方哲学家都对其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其中以罗素的成就最高。1905年,罗素发表了著名的论文《论指称》(On Denoting)集中表述了他的摹状词理论。摹状词理论不仅是罗素指称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在整个指称理论中都占有无可企及的地位,被奉为“分析哲学的典范”。然而,在罗素提出摹状词理论的几十年后,作为日常语言学派代表的英国逻辑学家斯特劳森发表了《论指
学位
生态系统整体论是一种生态复杂性理论,有着悠久的欧洲自然哲学传统,以此为基点,论文首先探索了生态系统整体论的哲学基础;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和内在逻辑研究它的演化发展形态,并兼顾生态还原论对它的指责以及整体论对此的反驳;最后,详细分析论证了目前的主流生态系统整体论学派试图协调生态整体论与还原论之间分歧所做的各种努力,却收效甚微、致使还原论在生态科学中的影响日益增强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必须另辟蹊径才能找到解
学位
Grice将“所隐之意”区分为“习规隐意”与“会话隐意”,本文可以看作是对他工作的有益扩充。笔者认为Grice关于“习规隐意”与“会话隐意”的划分是不完全的,因为依然存在着“非习规非会话隐意”,“文化隐意”就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对于两种特别的语境敏感语,蔑称语和隐喻,现有的理解框架都面临许多疑难。然而发现,用“文化隐意”去解读主体对蔑称语和隐喻的理解,将是一项建设性和开创性的尝试。  文章的主题
学位
目前,对于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电影的前后转变和现实意义,大多数对于这段期间的课题研究主要内容还是在电影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更多着重分析的是影片的拍摄内涵和主题思想,而不是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新浪潮给台湾电影带来的美学转变和审美改变,尚没有针对这一审美过程所进行的专业的系统的分析。本论文主要从社会文化、政治历史和美学角度阐述20世纪80年代台湾电影在新浪潮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质变,从导演拍摄的电影主
学位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奇书,分上下经共六十四卦,由八卦组成,上经讲求天道,下经演绎人道,杂天人合一观念而成。《周易》的研究分两大派系即象数周易和义理周易。王振复先生在《大易之美》里说:“周易研究是一个中华古老文化的黑洞,一种玄暗而无底的深渊,无论你向它投入多少,它都不会有反响。《周易》的矜持在于它的沉默,沉默是它深沉的人文之力。”  “潜龙勿用”这一命题正是通过对《周易》关于义理与象数研究的综合考
苏格兰“卓越课程”改革被认为是苏格兰教育史上里程碑似的改革,因为它在很多方面做出了创新,赢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好评,但同时也有学者对此它的哲学基础和教育理论提出各种质疑。  本文旨在对苏格兰“卓越课程”的哲学基础进行探讨,包括其教育目的,认识论、价值观等,来论证其对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的体现。本文正文部分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苏格兰“卓越课程”的背景知识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苏格兰“卓越课程”的背景,
学位
阿伦特在《:伦理的现代困境》书中,首次提出“平庸的恶”这一术语来描述艾希曼的问题。阿伦特通过对资料的深入研究,发现艾希曼并非如同人们想象中那样,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在极权主义制度下,他只是一个命令的执行者,他只是忠于所谓的国家意志,他只是因缺乏思考而盲目地听从上级命令。他在面对这样血淋淋的杀戮的时候,为什么不会产生恐惧与怜悯?为什么如此平凡的一个人会犯下这样一个可怕的罪行?而这种“平庸之恶”又是否
学位
本文的目的在于证明:胡塞尔先验逻辑为知识的自足性提供了可靠保证。  知识的自足性即指知识有其来自主体的确然依据。它是知识的唯一可靠基地。笛卡尔、休谟及康德都为知识自足性的获得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存有缺陷。笛卡尔提出了不可怀疑的明证主体,却又将此主体实体化;休谟坚持了内在直观经验及意向性,却又未能发现先验主体的结构及能力。康德提出了先验主体,却又未能坚持明证的内在直观经验,陷于非明证的主体。胡塞尔在
当代动物保护学者弗兰西恩在动物权利阵营下,从一个新的意义上阐释了动物权利思想,他的观点在一些重要方面既不同于彼得·辛格,又有别于汤姆·雷根。特别是他从批判功利主义理论的缺陷出发,挖掘出了惯用的人道待遇原则在保护动物上失败的根源,从而提出一种以废除主义为目标的动物权利理论,带领人们重新审视动物的道德地位以及在真正道德意义上保护动物的有效方式。  弗兰西恩指出功利主义者的人道待遇原则否认动物权利,使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