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和B1a细胞在病毒性心肌炎向扩张型心肌病演变中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con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和病毒相关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临床上最常见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性心脏病(viral heart disease,VHD)。有学者认为VMC、DCM实际是一种疾病的两个阶段。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 virus B3,CVB3)是最常见导致VMC的原因。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激活被认为是VMC演变为DCM的主要发病机制。B1细胞属于固有免疫细胞,起源于胚胎早期,主要分布在浆膜腔,具有自我更新能力。B1细胞包括B1a和B1b两种亚群。B1a细胞主要通过分泌天然IgM抗体、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B1细胞,特别是B1a细胞参与多种感染性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同的免疫调节作用。我们前期研究表明,未分型的B细胞和产IL-10的B细胞亚群参与VMC和DCM的发病过程。B1和B1a细胞作为重要的B细胞亚群是否参与VMC和DCM的发病?在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如何?目前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研究VMC向DCM演变的发病机制,寻求新的治疗思路和干预靶点,本研究拟通过建立B1a细胞缺乏的VMC小鼠模型,同时收集DCM病例进行以下3方面研究:第一部分B1和B1a细胞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向扩张型心肌病演变过程中的变化研究一病毒性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小鼠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VMC和DCM小鼠模型,观察从VMC向DCM演变过程中小鼠心脏的结构、功能和病理改变。方法:4-5周龄雄性BALB/c小鼠180只,随机分为病毒性心脏病组(VHD,n=120)和对照组(n=60)。每组再分为6个亚组(1周、2周、4周、6周、8周、24周)。VHD各亚组采用腹腔注射心肌细胞传代的CVB3稀释液建立VMC和DCM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在相应的时间点应用动物超声评估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制作小鼠心脏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HD组小鼠CVB3感染第1周开始出现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进行性扩大,伴有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持续性降低,第4周后出现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inner diameter,LVEDD)显著进行性扩大(P<0.05或P<0.01)。24周时上述超声指标改变最显著(P<0.05或P<0.01)。心脏病理切片显示VHD组小鼠第1周出现心肌细胞肿胀、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第2周时达峰并开始出现心肌间质纤维化,24周时左室扩大、心肌间质纤维化最严重。VHD组1至8周亚组心肌病理积分和4至24周亚组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均显著高于同时点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接种心肌传代CVB3稀释液可以建立急性VMC、慢性VMC和DCM系列小鼠模型。小鼠从VMC向DCM演变过程中,心肌炎症表现为先重后轻,心肌间质纤维化呈进行性加重,同时伴有进行性左心室的扩大和左心收缩功能降低。研究二B1和B1a细胞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向扩张型心肌病演变过程中的变化目的:观察VMC向DCM演变过程中小鼠腹膜和脾脏B1、B1a细胞比例及血浆IgM、IgG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实验动物、分组方法、模型建立方法同本部分研究一。在相应时点处死小鼠,收集血浆、腹膜和脾脏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腹腔和脾脏B1、B1a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IgM、IgG和IL-10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VHD组小鼠感染CVB3后腹膜和脾脏B1、B1a细胞比例均在第1周开始显著升高,第2周达峰后呈进行性降低,第24周时降至最低(P<0.05)。腹膜和脾脏B1b细胞较对照组无显著改变(P>0.05)。VHD组小鼠血浆IgM在第1周升高并达峰,随后逐渐降低,第8周后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浆IL-10在第1周升高并达峰(P<0.01),4周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血浆IgG在第1周开始升高(P>0.05),第4周时达峰(P<0.01),第6至8周仍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24周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小鼠VMC急性期腹膜和脾脏B1、B1a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并达峰,同时伴血浆IgM和IL-10升高;慢性期后腹膜和脾脏B1和B1a细胞比例呈进行性降低,DCM期最低,血浆IgM也随之降低。第一部分结论:小鼠VMC向DCM演变过程中,腹膜和脾脏B1、B1a细胞比例在VMC急性期随心肌炎症的加重而增高,伴血浆IgM、IL-10水平升高;VMC慢性期后腹膜和脾脏B1、B1a细胞比例呈进行性降低,DCM期最低,血浆IgM也随之减少。因此,B1、B1a细胞参与了小鼠VMC向DCM演变的全过程,其中B1a细胞可能在病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第二部分B1a细胞在小鼠急性和慢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B1a细胞缺乏小鼠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出生和成年B1a细胞缺乏的两种小鼠模型,分别观察B1a细胞缺乏对小鼠的影响。方法:新生雄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出生B1a细胞缺乏组(N-B1D,n=20)和出生对照组(N-CON,n=20)。7周龄雄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成年B1a细胞缺乏组(A-B1D,n=10)和成年对照组(A-CON,n=10)。采用反复腹腔注射超纯水的腹膜低渗休克法清除小鼠腹膜B1a细胞。N-B1D、A-B1D两组小鼠分别从出生、7周龄开始建立B1a细胞缺乏模型,而各自的对照组则注射等量无菌PBS。N-B1D、A-B1D两组小鼠分别在6周龄和12周龄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腹腔和脾脏B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比例,动物超声评估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ELISA检测血浆IgM、IgG和IL-10水平,制作心脏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各自的对照组比较,N-B1D和A-B1D组小鼠腹膜和脾脏B1、B1a细胞比例显著减少,血浆IgM和心脏IgM、IL-10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然而,腹膜和脾脏B1b、B2、T和F4/80+巨噬细胞比例,血浆IgG和IL-10水平,LVESD、LVDDD、LVFS、LVEF,心肌病理积分和CVF均未受影响(P>0.05)。结论:腹膜低渗休克法可以造成腹膜和脾脏B1a细胞减少但不影响其他免疫细胞数量,因此,该方法能成功建立出生和成年B1a细胞缺乏小鼠模型。B1a细胞缺乏后,导致小鼠血浆IgM和心脏IgM、IL-10表达量降低,但对血浆IgG、IL-10,心脏结构、功能和病理组织学均无影响。研究二B1a细胞在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目的:探讨B1a细胞在小鼠急性VMC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新生雄性BALB/c小鼠70只,随机分为出生B1a细胞缺乏组(N-B1D,n=20)、出生B1a细胞缺乏+B1a细胞过继组(B1a+B1D,n=20)、VMC对照组(VMC-CON,n=20)和空白对照组(CON,n=10)。采用腹膜低渗休克法,从出生开始对N-B1D组和B1a+B1D组小鼠建立B1a细胞缺乏的模型。4周龄时,除CON组外,其余三组小鼠均腹腔接种心肌传代CVB3建立VMC模型。其中B1a+B1D组在建立VMC小鼠模型前3日过继健康BALB/c小鼠的腹膜B1a细胞,过继后停止腹腔注射超纯水。VMC 2周时,应用动物超声评估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ELISA检测血浆IgM、IgG和IL-10水平;制作心脏病理切片对心肌病理组织学进行分析。结果:与CON组比较,N-B1D、B1a+B1D和VMC-CON组小鼠LVESD明显扩大,LVFS、LVEF显著降低,血浆IgM、IgG和IL-10水平均升高,心脏病理积分和CVF增高,心脏IgM、IL-10表达量增多(P<0.05或P<0.01)。与B1a+B1D和VMC-CON组比较,B1a细胞缺乏的N-B1D组LVESD最大,LVFS、LVEF最低,心脏病理积分最高,血浆IgM和心脏IgM、IL-10表达量相对降低(P<0.05或P<0.01)。然而,B1a+B1D和VMC-CON组之间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1a细胞缺乏的急性VMC小鼠血浆IgM和心脏IgM、IL-10表达量相对减少,心肌炎症重,左室收缩功能降低。过继B1a细胞后可以逆转B1a细胞缺乏小鼠VMC急性期上述改变。因此,在小鼠VMC急性期,B1a细胞可能通过调节血浆IgM和心脏IgM、IL-10的表达,减轻心肌炎症,阻止左室扩大和收缩功能降低,从而发挥保护作用。研究三B1a细胞在小鼠慢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目的:探讨B1a细胞在慢性VMC小鼠中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4周龄雄性BALB/c小鼠25只,随机分为成年B1a细胞缺乏组(A-B1D,n=15)和成年VMC对照组(A-VMC,n=10)。新生雄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出生B1a细胞缺乏组(N-B1D,n=20)和出生B1a细胞缺乏+B1a细胞过继组(B1a+B1D,n=20)。采用心肌传代的CVB3对A-B1D组和A-VMC组小鼠建立VMC模型,VMC 3周后对A-B1D组小鼠建立B1a细胞缺乏的小鼠模型,而A-VMC组则注射等量PBS。这两组小鼠用于观察VMC慢性期B1a细胞缺乏对小鼠的影响。N-B1D组和B1a+B1D组小鼠则从出生建立B1a细胞缺乏的模型,4周龄时建立VMC模型,VMC 3周时B1a+B1D组小鼠过继健康BALB/c小鼠腹膜B1a细胞。这两组小鼠用于观察出生B1a细胞缺乏的小鼠在VMC慢性期过继B1a细胞对小鼠的影响。各组小鼠均在VMC 8周时,应用动物超声评估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ELISA检测血浆IgM、IgG和IL-10水平;制作心脏病理切片对心肌病理组织学进行分析。结果:与A-VMC对照组比较,B1a细胞缺乏的A-B1D组小鼠LVESD增大,LVFS和LVEF降低,CVF升高,血浆IgM和心脏IgM、IL-10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N-B1D对照组比较,VMC慢性期过继B1a细胞的B1a+B1D组小鼠LVESD和LVEDD减小,LVFS和LVEF升高,CVF降低,血浆IgM和心脏IgM、IL-10表达量均显著增多(P<0.05或P<0.01)。结论:VMC慢性期B1a细胞缺乏小鼠血浆IgM和心脏IgM、IL-10表达减少,心肌纤维化增加,左室收缩功能降低。B1a细胞缺乏的小鼠在VMC慢性期过继B1a细胞后仍可以逆转上述变化。因此,在小鼠VMC慢性期,B1a细胞可能通过调节血浆IgM和心脏IgM、IL-10的表达,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化,阻止左室扩张和收缩功能降低,从而发挥保护作用。第二部分结论:小鼠VMC急性期和慢性期B1a细胞缺乏造成小鼠血浆IgM和心脏IgM、IL-10的表达量减少,心肌炎症加重,心肌间质纤维化增多,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因此,B1a细胞可能通过调节VMC小鼠血浆IgM和心脏IgM、IL-10的表达,减轻心肌炎症,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化,保护左室收缩功能,在小鼠VMC向DCM演变全过程中均发挥保护作用。第三部分B1细胞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目的:观察DCM患者外周血中B1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纳入原发性DCM患者27例(DCM组),心衰患者18例(HF组),健康受试者21例(HC组)。应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B1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浆IgM、IgG和IL-10浓度。此外,收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P,hs-CRP)和LVEF等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F、HC组相比,DCM组B1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三组血浆总IgM、IgG和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DCM患者外周血B1细胞比例与LVEF呈正相关,与NT-pro BNP呈负相关。结论:DCM患者外周血B1细胞比例减少,B1细胞的比例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B1细胞可能与DCM发病有关。全文总结1.腹腔接种心肌传代CVB3稀释液可以建立急性VMC、慢性VMC和DCM系列小鼠模型。2.小鼠VMC向DCM演变过程中,腹膜和脾脏B1、B1a细胞比例在VMC急性期随心肌炎症的加重而增高,慢性期开始进行性降低,DCM期最低。提示B1、B1a细胞参与了小鼠VMC向DCM演变的全过程,其中B1a细胞可能在病程中发挥主导作用。3.B1a细胞可能通过调节VMC小鼠血浆IgM和心脏IgM、IL-10的表达,减轻心肌炎症,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化,保护左室收缩功能,在小鼠VMC向DCM演变全过程中均发挥保护作用。4.DCM患者外周血B1细胞比例减少,B1细胞的比例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B1细胞可能与DCM发病有关。
其他文献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部分指出:“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超越零散的知识、技能,要求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联系和建构。”而主题单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让所学知识更具系统性、结构性,同时能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下文,笔者结合苏少版《美术》三下《漂亮的灯》一课,谈谈小学美术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一、
期刊
背景和目的: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机体的损伤可诱导炎症反应的产生,过度炎症反应可引起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从而导致以弥漫性肺间质和肺泡水肿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发生。以往的研究表明血栓素A2(ThromboxaneA2,TXA2)/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失衡与ARDS的发
学位
背景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结直肠癌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位列我国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5位,虽然我国结直肠癌疾病整体负担近几年略有下降,但疾病经济负担仍在持续升高。流行病学分析显示,结肠癌的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均高于直肠癌。研究结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对癌症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侵袭和迁移是结肠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与癌细胞增殖活力增强、凋亡减
学位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完全受阻,导致心肌持续缺血缺氧而坏死的心脏疾病。对于AMI患者,及时的再灌注治疗后仍无法阻止部分患者的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进展。心肌梗死后局部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及凋亡,随后免疫细胞被招募来清除坏死细胞及组织碎片产生炎症反应,随后启动修复性纤维化,然而,另一方面免疫炎症反应过度活化或者过度抑制,也
学位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2020年GDP突破10.3万亿美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经济增长速度跃居世界前列,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品质得到了改善。“十四五”时期,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中建议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福祉、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新任务、新举措,这让我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持续扩张,现代工业体系逐渐形成,我国也已经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肯定成就的同时,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很严峻。在我国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桥梁,流通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增加就业以及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积极
学位
美国行政裁决是行政机构作出命令的行政过程。在行政实务中,行政裁决并不仅仅是行政机构对于法律的无偏执行,一些行政裁决对国会法律或司法判例之约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部分行政裁决甚至直接突破了国会法律或司法判例的强制性规定,形成了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广泛适用性的规则。以法治的基本逻辑观之,对于行政机构而言,通过制定规章来形成规则应当是主要的、最优的治理模式,行政裁决作为行政管理的个案治理工具,在建构规则的
学位
研究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M)为血液系统排名第二位的恶性肿瘤,由于临床检测指标有限及复发耐药,目前仍属于无法治愈的疾病。筛选循环差异miRNAs,寻找MM诊断、预后的微创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通过差异miRNAs在骨髓瘤细胞增殖、周期及耐药作用的研究,为探讨MM的耐药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研究方法第一部分:(1)采用芯片技术分析MM患者、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
学位
断裂密集带作为多期裂陷盆地的标志性产物,是断块油气藏形成与聚集的主要场所。黄骅坳陷中北部的歧口凹陷在经历了两期两向的裂陷阶段及快速沉降的拗陷阶段后,盆地内发育大量走向不同、样式各异的断裂密集带。本文以歧口凹陷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层位的断裂几何学特征、断裂组合样式的统计,结合主干断裂及其伴生次级断裂活动时期及生长传播方式的研究,识别研究区断裂密集带的发育程度、构造样式及演化规律上的差异,进
学位
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外部经济性和公共属性等特征,由此造成的负外部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将会导致环境保护中市场机制运行出现市场失灵现象,仅依赖市场机制和环境产权界定,无法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宏观指导与适当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和扶正市场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和自然资源的“公共地悲剧”,因此需要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实行环境监管治理,进而达到社会、生态、经济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发展总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