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圣杯”——基于流浪—追寻母题之上的《赫索格》主题阐释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自觉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索尔·贝娄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境问题。作为继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的又一位美国文学大师,其创作深刻地刻画了在异化、人性缺失的现代社会中,那些满怀梦想的小人物“反英雄”试图确立个人身份的精神诉求;其六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就是“对更宽泛、更灵活、更完整、更清晰的对于人类是什么、我们是谁、此生何为的全面理解”。《赫索格》是贝娄创作中承上启下的一部作品,曾因其“高级趣味”而轰动一时;它真实的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求和探索。作为典型的西方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赫索格在陷入人道主义危机的现代社会中又遭遇了自我本质危机。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他失去了“立足点”与存在的平衡,成了“晃来晃去的人”和“局外人”。为了重拾生命的尊严,赫索格开始了一系列看似疯狂、荒唐的追寻。 本文从“流浪-追寻”母题的角度切入,通过对《赫索格》的文本细读,探讨现代西方社会中的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存在困境与身份危机。《赫索格》的文本叙述契合了这一母题的两个维度:物理空间的位移以及精神苦旅。作为典型的“精神流浪汉”和“形而上的流亡者”,通过写信的方式,赫索格的头脑从未停止过追忆、联想、分析、归类,试图追求一个理想化且概念化的“伟大的综合体”。追寻的挫折与徒劳迫使其转向外在真实世界,然而,在放弃了理性思辨和概念化自我的同时,赫索格“认识了自己”,找到了新的、真实的自我。同时,“流浪-追寻”命题又紧密关乎行为主体身份的认同以及建构。如爱德华·萨义德所言,流浪就意味着身份的缺失,知识分子就是“流亡者和边缘人,业余者,对权势说真话的人”。可见,作为知识分子的生命个体,赫索格不断的“流浪-追寻”正是对摆脱存在的焦虑与困境所做的挣扎。这种挣扎具有普遍性,它是异化了的现代西方社会中每个人的写照。
其他文献
互文性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它最早来源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1967年,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在《词语,对话与小说》一文中首次提出“互文性”(иHT
《八月之光》是威廉·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第五部小说,也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经典作品之一。它讲述了一个乡下女孩到杰弗生镇寻找自己的未婚夫从出发到离开九天之内发
军事外宣翻译是我军对外宣传的重要环节,由于军事外宣领域的特殊性,军事外宣翻译既有翻译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区别普通翻译的自身独特性。  本文以军事外宣翻译为研究对象,利用语
期刊
情人节前夕,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一家金店展示“黄金玫瑰”。这些用千足金打造的“玫瑰”造型逼真,尽管价格昂贵,仍然受到一些顾客的青睐。 On the eve of Valentine’s Day,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是集美国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作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于一身的美国当代文学大师。“性爱、宗教和艺术”是厄普代克毕生追求的
语料库语言学以文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检索和统计分析来揭示隐藏在文本中的语言事实。文本是唯一的数据源,研究者通过语料库检索获取信息,知识在基于信息统计的意义上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后,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观光旅游。旅游地英文网页介绍变得更加重要,它已成为旅游产品销售者和潜在的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流的最快捷
加拿大作家露西·默德·蒙哥马利以其代表作《绿山墙的安妮》而闻名,该作品在1908年首次发行后广受欢迎。但是本文所选作品不包括《绿山墙的安妮》及系列作品,而是选取了她的另
MIT的研究人员最近利用有机染料聚光的方法将光伏太阳能板的输出功率提高了数十倍。传统光伏聚光器的缺点是安装和维护费用非常昂贵,同时太阳能电池还需冷却。一种替代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