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用石墨烯纤维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nail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由于在力学和电学方面具有亮眼的表现而被应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石墨烯作为纳米材料,其微观形态并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纤维具有高强度、质量小以及可灵活编织的特点,是最具有潜力的宏观形态之一。将石墨烯组装成为石墨烯纤维是实现其作为电极材料应用的一种可行的思路。本论文采用聚丙烯腈(PAN)改善了氧化石墨烯/N,N-二甲基甲酰胺(GO/DMF)分散液的可纺性,利用湿法纺丝的方法制备了GO/PAN纤维,经过热稳定化及热还原过程得到了石墨烯纤维。为提升所制备的石墨烯纤维的储能性能,开展了石墨烯纤维的碳纳米管(CNTs)、混酸和聚吡咯(PPy)的递进式改性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测试、比表面积测试、拉曼光谱、XPS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改性前后纤维物理、化学结构、热性能变化以及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PAN改善了GO/DMF分散液的可纺性,实现了小片径低浓度GO溶液的连续湿法纺丝,获得的GO/PAN纤维截面不规则,表面存在沟壑,直径为40~50μm,长度达几十米。GO/PAN纤维拉伸强度为47-76 MPa。在热稳定化过程中GO和PAN之间存在相互作用,GO促进了PAN碳网结构的形成,而PAN热环化减少了GO转化为石墨烯的质量损失,为温度更高的热还原处理提供稳定的纤维结构基础。制备得到的石墨烯纤维的比表面积为3.44 m~2/g。0.1 A/g时石墨烯纤维的比电容为17 F/g。(2)采用物理共混的方式制备得到了CNTs改性石墨烯复合纤维。加入的CNTs分布在GO层间,为纤维构筑了多孔结构,提高了纤维的比表面积(12.66 m~2/g)。0.1 A/g时物理共混CNTs改性石墨烯复合纤维的比电容为22 F/g。(3)在湿法纺丝过程中,纤维通过浸渍法负载镍为催化剂,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三维立体结构的原位生长CNTs/石墨烯(CNTs/G)复合纤维。纤维表面覆盖的弯曲CNTs相互缠绕,赋予纤维大比表面积(87.87 m~2/g)和较为合理的孔结构和孔体积(0.205 m~3/g),其中91.12%为1-34 nm的介孔)。XPS研究表明所生长的CNTs含有1%的掺杂N。0.1A/g的测试电流密度下,原位生长CNTs/G复合纤维的比电容是34 F/g。生长的CNTs中的掺杂氮、大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赋予原位生长CNTs/G复合纤维良好的储能性能。(4)通过混合酸加热超声处理对CNTs/G复合纤维进行了化学改性。改性后的酸化CNTs/G(a-CNTs/G)复合纤维表面N、O含量显著提高,引入了包括羟基、羧基和羰基等含氧官能团,在为材料提供赝电容的同时,增强了对材料孔隙的利用,使纤维表现出突出的电化学性能。a-CNTs/G复合纤维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141 F/g,电流密度升至10 A/g时,电容衰减率达到46.81%。2500次循环后,电容维持率为96%。在功率密度为362.16 W/kg时,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为10.36 Wh/kg,在功率密度为1150.31 W/kg时,能量密度为7.67 Wh/kg。(5)以a-CNTs/G复合纤维作为模板,通过化学氧化聚合在纤维的表面聚合吡咯(Py)制备得到了a-CNTs/G@PPy纤维。a-CNTs/G复合纤维与Py的比例对纤维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存在影响。当a-CNTs/G复合纤维和Py的质量比为3:7时,PPy包裹在纤维表面形成石墨烯纤维、CNTs和PPy的三层结构。这种特殊结构使得纤维通过双电层电容机理与赝电容机理进行电荷存储。0.5 A/g时a-CNTs/G@PPy纤维的比容量达到225F/g。纤维在扫描速率从5 m V/s增加至70 m V/s时,电容保持率为39.55%,12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76.25%。0.5 A/g时a-CNTs/G@PPy纤维的能量密度可达到17.38 Wh/kg,功率密度为348 W/kg。
其他文献
几十年来,水中离子污染物由于对生物的毒性和致癌作用,已引起全球范围广泛关注。离子型污染物在工业用水和饮用水中广泛存在,因此对离子污染物的去除一直是水处理领域研究的重点。当前对离子污染物的去除方法仍存在一定瓶颈与限制,例如成本高、处理工艺复杂、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风险等。吸附法作为常用的水中离子污染物去除方法,具有低成本、高效、无副产物、环境友好等优势,而以吸附膜作为吸附介质,在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中均
学位
近红外(NIR)半导体聚合物因其优异的光物理性能被广泛应用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生物成像及光诊疗研究领域中,开发新型具有近红外吸收窗口的半导体聚合物,并研究其构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调控材料吸收窗口的设计策略中,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推拉电子效应增强分子内电荷转移(ICT)以缩小带隙使得材料吸收红移。基于此,我们通过采用小分子受体高分子化、侧链异构化、共聚单元平面性调控三种策略,设计合成了三类具有近红
学位
本论文采用了共沉淀-水热-溶剂热-溶剂热(Coprecipitation Hydrothermal Solvothermal Solvothermal,简称CHSS)法分别制备了银/金纳米粒子掺杂的Ag-Na YF4:Yb3+/Er3+@Na YF4:Nd3+@Na Gd F4和Au-Na YF4:Yb3+/Er3+@Na YF4:Nd3+@Na Gd F4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弄清银/金纳米粒子掺杂
学位
研究表明,APE1酶作为一种细胞内多功能酶,在肿瘤细胞中存在异常表达,其水平通常会升高,因此,APE1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的筛查与治疗至关重要。迄今为止,在已发表的研究中有许多检测方法,比如SERS传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但是对APE1的检测手段还不够丰富,已经实现的检测范围及检测限远远达不到更理想的要求,因此,对APE1的进一步探索研究至关重要。DNA walker是一种DNA
学位
随着油气开采难度的提高,油田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长期暴露于剧烈温度变化、盐雾、高含水、高矿化度等严苛环境下,而目前对于石油化工领域特殊环境下复合材料性能劣化机制并不明确。基于此,本文以石油化工领域常用的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老化实验模拟复合材料在油气开采、输送过程中服役环境,研究复合材料在高低温循环、不同溶液介质条件下的老化行为;材料制备过程中在环氧树脂中分别加入多壁
学位
可降解聚合物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的推广应用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PBAT的成本、降解性、机械性能和多功能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PBAT复合材料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本课题以降低PBAT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综合性能为目标,建立并解释了相应的方案,为PBAT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性总结如下:1、针对淀粉分子链间
学位
橡胶由于自身独特的粘弹性成为轮胎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纯橡胶难以满足其实际应用需求,常常需要加入填料对橡胶进行补强。通过将白炭黑(SiO2)与溶聚丁苯橡胶(SSBR)共混制备SSBR复合材料及应用于轮胎胎面胶,能极大改善轮胎的抗湿滑和滚动阻力性能。但随着对轮胎高耐久、高耐磨、高导热等综合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添加SiO2制备的SSBR复合材料难以满足这诸多综合性能需求。石墨烯(GE)具有大
学位
电磁波辐射污染严重性和应用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将多种功能集成到一种材料中成为了非常迫切的一个目标。多功能型吸波材料对新一代无线电技术以及小型电子设备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传统吸波材料由于制备工艺复杂、填料引起透明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为了实现一种高透明的多功能高效微波吸收材料,从电磁波损耗机制及吸收理论出发,考虑到:1、柔性凝胶在光学透明度、拉伸性能、导电性能(良好的传导损耗)均具有较好的表现;
学位
可拉伸导体因其能够在大形变下保持稳定的机电性能,并且可与各种三维不规则表面实现无缝衔接而备受关注。但是,目前报道的可拉伸导体的研究中大多制备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因此开发一种通过简单、快速且成本低的方法制备可拉伸导体仍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本文基于硫辛酸的热引发开环聚合,通过“一锅法”制备了两种可拉伸离子凝胶,并探究了两种离子凝胶的结构与性能。主要工作如下:(1)分别以丙烯酸和衣康酸为硫辛酸聚合过
学位
随着新能源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储能设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安全环保、高性能的储能器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由于金属锌阳极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氧化还原电势较低、储量丰富等优势,所以本质上安全环保的水系锌离子电池成为了可供选择的储能元件之一。然而锌金属阳极表面锌的垂直生长会导致隔膜失效,严重限制下一代锌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主要有集流体的设计、电解液工程、界面优化等策略来抑制锌枝晶的不可控生长。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