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碰撞风险的非线性相邻结构临界间距计算方法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碰撞引起的非结构构件及结构构件破坏是常见的震害现象。设置足够的相邻结构间距是避免及减小地震碰撞破坏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各国规范的最小结构间距安全水平未知。为适应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的发展需求,亟需提出基于可靠度的临界间距计算方法,但目前相邻结构临界间距的概率计算方法仅局限于线性结构。因此,本文考虑相邻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对基于地震碰撞风险的相邻结构临界间距计算方法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碰撞风险的临界间距计算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为:相邻结构发生地震碰撞的风险求解为可靠度问题,对应的相邻结构避免发生碰撞的临界间距求解则为给定碰撞风险条件下的逆可靠度问题,即找零点问题,该方法可以使相邻结构具有一致的目标失效概率;通过引入基于子集模拟的地震碰撞易损性计算方法开展地震碰撞风险分析,使得所提方法可以考虑相邻结构的非线性特性。首先计算了线性相邻单自由度结构的临界间距,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并分析了不同周期比和不同场地危险性对临界间距的影响;其次利用所提方法对非线性相邻多自由度结构的临界间距进行分析,研究了相邻结构质量比、层间刚度比、层间屈服荷载比值对临界间距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相邻结构质量比增加,临界间距呈现先增加后波动的规律;随着刚度比增加,临界间距逐渐减小;随着层间屈服荷载比值增加,临界间距迅速增加然后保持不变。(2)利用所提方法对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相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临界间距进行了计算。分别对相邻六层和五层、相邻六层和四层、相邻六层和三层框架结构的临界间距进行了计算,并与抗震规范最小防震缝宽、不同相邻结构相对位移组合规则得到的结构间距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临界间距与相邻结构周期比和碰撞位置同时相关;且当碰撞高度和周期比达到平衡时,即相邻六层和四层框架结构,临界间距最大,小于规范限值。(3)地震碰撞易损性计算方法是影响基于地震碰撞风险的相邻结构临界间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单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增量动力分析法(IDA)扩展用于相邻结构地震碰撞易损性计算。以相邻六层和五层、相邻六层和四层、相邻六层和三层框架结构为例,利用频数统计方法(精确解)、线性回归方法、双参数回归方法、双线性回归方法、矩估计方法分别计算得到了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双线性回归方法所得易损性曲线与精确解最为接近,当所用实际地震波条数有限时,此方法拟合效果最好,且当相邻结构动力特性差异越小,峰值地面加速度越大,相邻结构间距越大时,吻合效果越好。
其他文献
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在2950~3700m之间,处于多年冻土地区。多年冻土区工程实践表明,融沉和冻胀是多年冻土地基上工程结构物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对铁
<正>宜家即将引进室内园艺产品系列我们从宜家的网站上了解到,作为全球知名家具和家居装饰零售商,宜家即将引进室内园艺产品系列,用以满足顾客在家里自行种植生菜和其他草本
期刊
激光照射指示系统凭借其高打击精度和高抗扰能力在制导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雨雾环境下,空气中的浑浊媒介会严重制约系统的极限探测能力,如何利用实时视频处理技术提高
酶是生物燃料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一环,酶的高催化活性和高热稳定性是工业生产中所期望的品质,提高酶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对酶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酶的工程改
WO3具有电致变色的特性,但以致密薄膜形态存在的WO3比表面积小,不能与电解质充分接触进而发生变色反应,导致其存在响应时间长、变色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介孔
本文以河北省保定、石家庄、邯郸三个地区16种寄主上草履蚧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草履蚧不同寄主、地理种群分化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利用Popgene32等软件
水螅水母(Hydromedusae)是刺胞动物门(Cnidaria)水螅虫纲(Hydrozoa)中经历水母世代的类群,是海洋浮游动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
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 GOD)系统命名为β-D-葡萄糖:氧化还原酶(EC1.1.3.4)。该酶能够利用氧气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并产生过氧化氢,因而具有除氧、抗氧化、去除葡
所有能谱定量解析方法都是假定仪器测量的混合谱是各元素标准谱的线性叠加,准确有效的标准谱是地球元素测井求取元素干重和矿物含量的基础,而现有国内元素测井的标准谱在精度
在复杂产品制造业领域中,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涉及到的零部件、原材料数量庞大,关联复杂。此外,质量检测记录等制造过程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产品的信息模型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一直处于动态演化的过程。由于以上特点,如何有效地采集、组织和管理零散的产品生产数据,利用已有领域知识保证产品装配结构的完整性,将不同阶段的人员对于信息的修改及时反馈给设计部门,并且准确地追溯出现问题的产品和环节,是制造行业面临的挑战。针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