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纳西族化賨文化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賨”(cong)曾经是流行于云南民间的一种信用互助组织,类似于汉族地区的钱会。賨在丽江纳西族地区也很盛行,纳西语称之为“化賨”。化賨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金融形式,在丽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呈现出丰富的变异形态,随着文化的变迁,化发展出了超越经济的新形式,最终不仅成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小群体社会交往模式,而且成为纳西族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化賨文化。 以賨的本来内涵作参照系,丽江存在两种类型的化賨,一种是传统型,也可称之为正宗型,以经济互助为主要目的,又可分为经济型和互助型两种具体类型。另一种是现代型,或称变异型,以人际交往、休闲娱乐为目的。不论是经济表达还是文化表达,化賨的发展演变都是在文化的变迁过程中进行的。化賨是一个文化和社会的范畴,是一种文化和经济的纽带,是个人融入社会的方式。化賨是当下丽江古城及附近坝区一种最普遍、最独特也是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对化賨的研究和分析,可有助于人们理解丽江纳西族社会及其变迁。本文通过对化賨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尤其以丽江大研古城纳西族的化賨为主线,用丰富的个案,结合语言和历史文献资料,概述了化賨的来源、历史演变及各种类型,并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了化賨的文化内涵及多重功能。 论文从微观实证的角度,细腻地剖析了一种晟初肇源于汉族社会的经济交往方式和文化习俗,在传入纳西族社会后所发生的变迁,为研究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案例;同时为研究民间的互助方式和交往休闲方式以及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本主文化是白族社会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本主崇拜是白族的宗教信仰,本主仪式是本主信仰的实践。白族本主崇拜体系中有各种仪式,这些仪式是白族人与本主联系的桥梁,人们的愿望和祈
借用季风圈理论来研究文化现象是近年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的一大亮点。且从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学界兴起了云南与东南亚的文化整体性研究。研究范围涉及了考古、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的变迁是一种普遍规律,是文化自身运动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变迁到处发生、无处不在,而且不时让人陷于不安与困惑之中。   在21世纪初始岁月里所表现
人口流动、认同分别是近二十年来社会及人文科学相关学科中最热门的研究议题之一,这个现象一方面和客观世界的种种变化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和学界内部的变化有关。国内学者对少
在广大的彝族地区,存在着多种医疗体系并存的局面。首先,毕摩和苏尼是在彝族传统宗教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两类神职人员,他们不仅担负起了宗教仪式中宗教师的职责,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
近几年随着全国普洱茶市场的升温,茶叶种植也很快蔓延云南各地,采茶致富成为茶区的热门话题,茶叶被赋予了发展民族经济的“使命”。然而,从自给自足的农耕模式到经济作物种植的转
作为旅游者、政府、东道主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媒介,导游在旅游行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界对导游的角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中国导游"却缺失于学界“导游
“跳菜”,彝语称之“吾多哈”,形象的描述就是“跳着舞上菜”,实指南涧彝族在宴请宾客的重大活动中,由引菜人和抬菜人从厨房到餐桌和着音乐的节拍跳着舞,诙谐幽默地按特定花形摆菜
土家族婚礼中的口头论辩是指婚礼中某些特定场景下两人或多人之间展开的一问一答的言语活动现象,本论文以湘西地区土家族的这一独特婚俗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把口头论辩这一言
目的:了解衡阳市凉拌菜的总体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在2010年9月-2010年12月从超市、菜市场以及路边小摊采集各种凉拌菜,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2010的方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