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预制装配式楼盖结构承载力及平面内变形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de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预制装配式楼盖结构的连接方式,并采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楼盖的竖向承载力和平面内变形特征进行了探索分析。 搜集整理了目前国内外装配式楼盖结构的相关资料,归纳出传统装配式楼盖结构的构件铺设方式,分析了其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型预制装配式楼盖结构的构件铺设方式和连接构造形式。 用弹性薄板小挠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所提出的新型预制装配式楼盖的竖向承载力性能。通过对楼盖的承载能力、裂缝开展情况、荷载挠-度曲线等方面的分析表明,新型连接形式下的楼盖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大的刚度、能满足正常使用的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由板的裂缝开展情况和破坏情况可以看出楼盖具有双向板的破坏特征,并且根据钢筋和混凝土的荷载-位移曲线发现楼盖存在着明显的双向受力效应。以上结果证明新型连接形式实现楼盖的力学特征为四边固结的双向板,证明了所提出的连接形式的科学合理性。 针对装配式楼盖平面内变形对结构地震效应的分配影响不可忽略的现象,本文用基于反映谱理论的振型分析方法对楼盖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用考虑楼盖平面内变形的空间结构分析方法,得出了新型预制装配式楼盖结构的平面内抗推刚度,并对该种楼盖的隔板性能作出了定性评价。对一双跨预制装配式楼盖框架结构进行了在八度设防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理论分析和有限元空间结构分析。通过对框架柱顶侧移的对比分析表明,在框架结构中,新型预制装配式楼盖结构的相对挠度小于规范要求,并且理论分析结果、规范推荐方法的计算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三者相差不大,可将新型预制装配式楼盖视为刚性楼盖,并按现行规范推荐的“串连多质点系”来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对于中框架柱和边框架柱所分配的地震剪力应分别乘以一定的系数加以修正。 通过本文分析结果,提出了新型全预制装配式楼盖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建议,并对后续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展望。
其他文献
如何在保证强度与刚度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减轻飞行器重量是科研人员一直关注的问题。相比于传统金属材料,采用轻质高强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近年来的工程调查表明,已有建筑因为耐久性问题而发生破坏的情况越来越多。其中钢筋锈蚀已是公认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
基于断裂力学阻裂原理而提出来的FRP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突破了FRP加固旧结构的传统思路,是“阻”的裂纹控制新方法的基本实现型式。本文基于断裂力学原理,分析了FRP阻裂增强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等23个单位成立了框架节点研究专题组,并于1992年编制了《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与连接设计规程》(CEC
传统D型偏心支撑在小震作用下,利用支撑杆件提供抗侧刚度;在大震作用下,利用耗能梁段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保护结构主体构件。一直以来D型偏心支撑广泛运用在高烈度地震区域
随着公路桥梁工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需要进行拓宽。而目前国内外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拓宽的研究很少,须对其拓宽后由车辆荷载、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支座相
近年来,由于空心钢管混凝土不仅可以充分发挥钢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而且具有自重轻,便于施工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等一系列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随着高性能钢
雷暴冲击风(Thunderstorm downbursts)属于极端风速(Extreme wind),由于其风速(强度)非常大、持续时间短,并且风剖面与大气边界层风剖面相差悬殊,对大跨屋盖、输电塔等结构具
现代高层建筑常因建筑功能及立面的要求而出现各类非规则结构形式。其中扭转不规则问题较为突出和常见。此类建筑的延性较差,地震时结构扭转破坏具有突发性,震害严重。“高规”
粉煤灰作为一种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对粉煤灰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研究却很少,目前仍然采用普通混凝土与钢筋粘结理论来分析粉煤灰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