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北部早-中中新世层序地层和陆架三角洲体系的沉积演化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rob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口盆地北部陆架三角洲体系发育和分布广泛,沉积结构发生变化,并富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已成为南海北部沉积学研究和油气勘探的一个重点对象。本论文通过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及岩心等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滨线轨迹迁移分析技术,建立了珠江口盆地北部珠江组-韩江组层序地层格架,揭示了内陆架三角洲、外陆架三角洲及陆架边缘三角洲体系的沉积结构及演化特征,探讨了层序发育模式和沉积体系演化的控制因素,指出研究区浅海陆架的有利勘探目标。本次研究通过关键井和地震剖面的对比和分析,根据在研究区珠江组-韩江组识别的7种具有层序地层学意义的关键界面,将珠江组-韩江组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各个三级层序内部又划分出不同体系域,建立起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结合构造演化背景及体系域构成样式分析,提出4种沉积层序的发育模式。通过识别地震剖面中前积倾斜层的拐点以及连井剖面中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的分界面,分析研究区滨线迁移轨迹特征,认为研究区早-中中新世长期时间尺度下的滨线迁移轨迹经历了海侵型、海退型至海侵型的演变,分别与二级层序旋回的叠置样式相对应。长期时间尺度下的滨线迁移轨迹内部均包含了多个与三级层序相对应的短期时间尺度下的滨线迁移轨迹。因此,滨线迁移轨迹分析可以作为层序地层划分的辅助方法。在建立地层格架的基础上,综合岩性、测井相、地震相以及地震属性分析,在研究区识别出三角洲、河流、浪控碎屑滨岸、浅海陆棚-半深海及深水扇等5种沉积体系类型。其中,不同时期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在大陆架的不同位置,且具有不同的沉积结构和沉积特征。自陆地向海方向,珠江口盆地北部三角洲体系可划分为内陆架三角洲、外陆架三角洲、陆架边缘三角洲等三种沉积类型,这些三角洲沉积类型均具有特定的沉积结构特征,在早-中中新世时期随滨岸线的迁移经历了退积-进积-退积等沉积过程。珠江口盆地北部层序发育模式和沉积体系的分布受控于海平面升降变化、构造沉降、物源供给条件等多种因素。研究表明海平面变化是三角洲体系发育类型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当海平面下降或处于低位时期,研究区以发育厚层的外陆架三角洲或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为主,而内陆架三角洲体系主要形成于海平面上升或处于高位期间。构造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则控制了研究区层序的发育模式。物源供给主要影响了沉积体系的分布范围和展布特征。最后,结合盆地古构造和沉积背景,分析研究区不同沉积相的储层特征以及油气分布规律,对研究区有利储层发育的层位和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
其他文献
目的:躯体变形障碍(Body Deformation Disorder,BDD)是整形科常见的心理疾患,为了更好的明确整形人群中BDD的患病情况,提高整形从业人员对此疾患的认识,急需对并BDD筛查工具躯体变形障碍严重等级量表(BDD-YBOCS)进行本土优化,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通过对门诊就诊的整形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患病率的统计,进一步明确各类整形患者中BDD的发病情况及可能的相关因素。此外
两性聚合物因其优异的化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及可调控的电荷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防污涂层和制革加工等多个领域。其中,将两性聚合物应用在绿色的无铬鞣制革工序中,通过调节坯革的电荷性质以及纤维网络状态,可有效改善无铬鞣制革中存在的化学品吸收率低、成品革品质及功能性差、工艺操作复杂和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但现有的两性制革化学品多由石化材料制备,受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限制,且目前关于无铬鞣配套两性化学品的研究多
研究目的1.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观察冠心平治疗老年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合并颈动脉斑块(Carotid Artery Plaque,CAP)的临床疗效,探究其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2.动物实验:通过ApoE-/-AS模型小鼠,研究冠心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并从Klotho/FGF21/FGFR1轴角度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进行性关节破坏、畸形和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治疗药物一定程度能减缓RA的进展,然而伴有诸多不良反应。传统中医在痹证治疗上有悠久的历史,中医药具有多靶点、高安全性等优势,或可从中开发寻找RA治疗的补充和替代药物。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特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诸多研究表明,姜黄素在RA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姜黄素可改善佐剂
第一部分:祛风宣肺汤通过减少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治疗感染后咳嗽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感染后咳嗽发病中的作用及祛风宣肺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12周龄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LPS联合香烟烟雾模型组(PIC组)、祛风宣肺汤干预组(QFXF组)、NE抑制剂干预组(NEi组)、DNA酶干预组(DnaseⅠ组)。PIC组使用香烟加锯木屑点燃置于染毒缸内制造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炎症性肠病及炎症性肠病湿热证代谢特征;黄芩苷对实验性结肠炎湿热证大鼠血浆代谢物的影响。方法:临床研究:于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招募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患者(IBD组),包括IBD湿热证(IBD-DH组)和IBD脾虚证(IBD-SD组)、功能性腹泻患者(FD组)、健康志愿者(Con组)。收集所有患者和健康志愿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及晨起空腹静脉血浆
目的1.通过临床研究探讨仙方活命饮治疗弱精子症热毒瘀滞型患者的有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观察仙方活命饮对弱精子症小鼠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睾丸组织荧光染色、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的影响,明确解毒养精法应用仙方活命饮提升弱精子症精子质量的效应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南昌市生殖医院)门诊收集弱精子症患者,选取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弱精子症患
研究目的:观察三参饮(SSY)及鲁斯可皂苷元(Ruscogenin)对P2X7/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研究方法:1.三参饮对pSS患者临床症状及P2X7/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收集80例pSS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均接受羟氯喹治疗,治疗组每日口服三参饮。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ESSPRI、ESSDAI评
中医对高度近视的认识上,临床存在着分型判断标准不一致,辨证主观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辨证施治的精准性及对疗效判定的客观化。证素研究,将辨证指标定量化,开辟了中医量化研究的新思路。本研究以证素为切入点,来探讨青壮年高度近视患者的中医证素并分析其证素特征,研究高度近视的主要证素与临床指标如屈光度((diopter,D)、眼轴(axial length,AL)、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