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框架理论看文学翻译中的语言模糊美及其磨蚀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是语言的自然属性,它扩大了语言表达的信息容量,拓宽了语言表达的想象空间,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特殊效应。文学语言的模糊性逸出诸多美学元素,最终实现文学语言的审美效应,故模糊美成为文学艺术的内在美学属性之一。  目前对模糊语言的研究主要在于模糊的起源,模糊与清晰的关系,或是从语用学的角度讨论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模糊性及其美学功能的关系的探讨较少,  尽管在模糊语言学及其相关领域内已经有许多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还不足以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因此,模糊美仍旧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由于语言的模糊性能激活人脑的知性和理性的各种活动,因此从认知学的角度探讨语言的模糊美极具意义。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讨论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体验。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思维,认知和概念是联系语言和现实的中间环节,从认知视角分析语言的模糊美成为有效的途径。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旨在从认知框架理论的新视角探讨语言的模糊美,着力于理论和实例分析汉语文学语言在原文中的模糊美及其在英语译文中的磨蚀。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认知框架理论的新视角探讨语言的模糊美。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对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美做了界定。第二部分综述语言模糊性和模糊美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国外的两个可供解释语言模糊美现象的基本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和接受美学,并涉及到国内对此理论的发展应用。最后通过对比当前理论的共性,指出当前研究之局限性,为本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依据。同时,简要论及本文的理论依据,即创新点。第三部分详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框架理论,涉及基本概念的发展和其它相关概念。第四部分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设计,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第五部分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首先运用框架理论对语言模糊美的成因进行理论解释,然后对文学语言模糊美的美学元素以及汉语文学语言的模糊美在英语译文中的磨蚀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第六部分为结论部分,涉及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和西方女权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翻译研究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女性主义翻译。在理论上,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揭露原著和
斯坦贝克是美国文坛中的一位重量级作家,曾经一度与海明威和福克纳两位大家齐名,并于1962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七位诺贝尔奖得主。《伊甸园之东》是其后期的代表作,小说出版后便荣
身份是指某个个体或同一团体中的所有成员区别于其他个体或成员的特征。对于身份的研究越来越被语言学界所关注。韩礼德的语言观认为,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身份注定离不开语法
关于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自古希腊以来就存在着任意性和象似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方式。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在语言体系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非理据性的,不可论证的
为了量化分析介观尺度(0.1~1.0 mm)动物肢体的几何结构特征,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代替人的视觉鉴别过程,本研究将具有介观尺度几何特征的典型臭蜣螂(Copris ochus Motschulsky)前足胫节端齿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量化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数码体视显微镜获取数字图像,使用软件Matlab作为程序的设计平台,设计程序排除数字图像中的干扰和噪声,并从图像中识别、检测,提取出臭蜣螂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建立在原文基础上的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决定翻译过程的最高准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因此,评判一篇译文好坏的重要标准在于看其是否“充分”地实现了整个翻译
2004年第一季度即将结束,几乎可以肯定地讲,2003年中国电子制造和半导体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之势在今年还将延续.随着制造业从高成本地区向中国转移,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快速增
煤矸石综合利用为绿色北京添彩煤矸石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每年排放量相当于当年煤炭产量的10%左右,目前已累计堆存30多亿吨,占地约1.2万公顷。煤矸石不仅占据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