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间杂种不育位点S40的精细定位及其败育机理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arles_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从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驯化而来,在驯化过程中,亚洲栽培稻亚种间的遗传多样性逐渐降低。而且,由于水稻育种过程中一些性状优异的品种被反复利用,使得栽培稻亚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变得更加狭窄。遗传多样性的下降,不仅使亚洲栽培稻对病虫害的抗性下降,更限制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使得水稻产量难以取得更大的突破。与亚洲栽培稻具有相似AA基因组的野生稻,普遍具有更强的对病虫害的抗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其中,长雄野生稻是产自非洲的多年生野生稻,具有许多优良的性状,是栽培稻的改良的优异基因库。然而,长雄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种间存在严重的生殖隔离,这对长雄野生稻优异基因的利用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因此,必须克隆更多的杂种不育基因,阐明其遗传机理,进而打破这种生殖隔离。本研究以泰国籼稻品种RD23为轮回亲本,长雄野生稻为供体亲本构建了一个近等基因系(NIL)。杂种F1(RD23/NIL)的育性(花粉半不育和小穗低育)受一对杂合基因座位(暂时命名为S40)控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杂种F1(RD23/NIL-S40)在开花后,表现花药开裂存在障碍。比较亲本RD23、NIL-S40和F1花粉在柱头上的附着和萌发以及花粉管在子房中的延伸,发现杂种F1柱头上附着的花粉数量明显比RD23少,附着花粉粒的柱头上可以观察到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延伸。以RD23为母本,杂种F1为父本,进行辅助授粉,RD23的结实率比授以其自身花粉时的结实率明显下降,表明F1花药开裂的异常影响结实率。I2-KI染色和花粉离体萌发实验表明,杂种F1中大概一半的花粉粒不能积累淀粉,因此也没有萌发的能力。醋酸洋红和DAPI染色观察花粉发育过程,发现杂种F1花粉败育发生在二胞花粉早期,原因是部分小孢子不能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而且花粉壁发育异常,内壁缺失。但是杂种F1的花药壁都能正常形成而且绒F能的降解也无明显缺陷。此外,以杂种F1为母本,RD23为父本进行饱和授粉,杂种F1的结实率并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F1雌配子发育也存在异常。为了确定杂种F1胚囊败育发生的时期,用胚囊整体透明染色方法观察亲本RD23和杂种F1雌配子的发育过程。结果发现,杂种F1的雌配子能够进行减数分裂,并形成四个大孢子,但是这四个大孢子中,靠近珠孔端的三个大孢子在单核胚囊时期没有发生降解,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也不能进一步发育,形成功能大孢子。没有形成功能大孢子的胚囊无法进行之后的三次有丝分裂,最终败育。对成熟胚囊进行育性统计发现,F1的胚囊表现为半不育。这些结果表明,杂种F1小穗低育的表型是由胚囊的半不育和花药开裂障碍共同导致的。2.构建了两套 BC1F1群体(RD23/NIL-S40//RD23;RD23//RD23/NIL-S40)检测雌配子和雄配子的传递率。利用与S40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这两个群体的每个单株进行基因型检测,结合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D23作为母本,授以RD23/NIL-S40的花粉时,回交群体中,可育单株(S40iS40i)与不育单株(S40iS40l)的比率符合1:1的分离比;以杂种F1(RD23/NIL-S40)作为母本,授以RD23的花粉时,回交群体中可育单株(S40iS40i)与不育单株(S40iS40l)的比率也符合1:1的分离比。这说明杂种F1(S40iS0l)中,不管是携带S40i型(RD23)还是S40l型(长雄野生稻)的雌雄配子都能正常传递。这种遗传模式符合“单位点孢子体不育模型”。3.通过连锁分析,将S40连锁到第1染色体短臂17.3 cM的区间内,随后利用202个单株的F2(RD23/NIL-S40)群体,将S40初定位在分子标记Z116和HLY43之间的1.3 Mb区间内。最后利用总共16600个单株的F2(RD23/NIL-S40)群体,将S40位点精细定位在分子标记ES-2和ES-60之间,与其分别有1个和3个交换单株。基于已经测序的93-11序列,该区间的物理距离约为80 kb。通过重要交换单株F2:3群体分子标记和表型(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鉴定,验证了该区间的可靠性。通过测序分析发现,RD23和长雄野生稻在该区间的物理距离也是约80 kb。4.利用Gramene(http://www.gramene.org/)对80 kb区间进行基因预测,发现其包含8个开放阅读框(ORF1-ORF8)。通过对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和测序分析,发现ORF2、ORF6和ORF7的氨基酸序列在RD23和NIL-S40中没有差异。虽然ORF3和ORF4的氨基酸序列在RD23和NIL-S40中存在差异,但是这两个基因在花药或者雌蕊中的表达量很低。因此这些基因都不太可能是S40的候选基因。ORF5编码一个在雌蕊中特异表达的类泛素蛋白酶ulp1,RD23-ORF5的氨基酸序列在第189位氧基酸是天冬氨酸(Asp,D),而在NIL-S40中被替换成天冬酰胺(Asn,N)。ORF8编码一个R2R3型MYB转录因子,主要在花药中表达;RD23-ORF8的氨基酸序列在第236-237位氨基酸之间比NIL-S40少了一个丙氨酸(Ala,A)。因此我们将ORF5和ORF8暂定为S40位点的候选基因。
其他文献
通过市场调研、实地考察佛坪县部分地区山茱萸的种植数量和密度,对佛坪县山茱萸产业的种植、发展现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此推动佛坪县山茱萸
我国社会组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人才缺乏、工作动力不足甚至部分员工工作行为失范等人力资源问题,并因此影响了社会公众对组织的认可与信任乃至整个第三部门健康、长远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寻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教学创新就成了相关教学工作者着重探究的领域和课题。但是,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把握新课程改革理念,改变教师
<正>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业哥分校生命与健康研究所主任、旅美学者杨池明,在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合作研究中,对疯牛病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大胆提出了疯牛病蛋白长寿命自
采空区漏风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由漏风引起的采空区自然发火和瓦斯涌出一直是矿井安全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对采空区漏风状况进行准确的测量对判断采空区内部自然
繁殖是研究植物进化的核心问题。任何个体在某一时期可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实现最大化的适合度,植物必须权衡生长与繁殖、雄性与雌性功能之间的关系。黄帚橐吾属菊科橐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是我国特有的优质干果果树树种和木本油料植物。随着浙、皖两省山核桃栽种面积和产量的增加,其被弃置的外果皮经雨水淋溶造成的污染已成为产
为打牢夯实能源工业发展基础,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动煤炭工业脱胎换骨改造、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部署。今年5月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
报纸
上海土山湾曾对上海及全国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它是"欧西绘画流入中土"的初始登陆点,是"中欧语言文化最早接触的区域"之一,是"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摇篮",是
复杂网络上的渗流相变问题是统计物理领域研究最为广泛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认识复杂网络的结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通过动态选择性连边规则,渗流相变可以出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