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空间效应研究

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forr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尽管中间曾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但整体经济水平依然能够保持正向增长。在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经济结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产业结构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断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尤其在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正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从空间上我们还能观察到,某些地区间的产业结构存在集聚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各类型产业在空间上集中以及向某些地区靠近产生的经济效果。此外,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因其特有的先导性和网络性等特点古往今来一直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重视,智能时代正加速到来,“新基建”概念自2018年在我国首次被提出,从此中央和各地方加快了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进程,尤其是铁路等方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更多的消费需求并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随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交通基础设施不仅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经济结构变动方面也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那么,在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空间效应的情况下,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有着何种影响,不同类型的交通对其影响是否有差异?本文通过利用我国经济的三大产业占比并赋予相应权重作为衡量产业结构变动指标,在对以上两者的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后形成相应的理论假说,采用2007-2016年全国地级市的道路面积覆盖率以及各省公路总里程和铁路总里程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三大产业结构变动的空间影响,并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角度分析其具体影响和作用的方式。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的实证结论,针对如何制定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变动的公共政策提出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确实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向二、三产业倾斜,从空间计量的结果来看,不管是直接效应还是间接效应,其促进作用都非常显著。进一步地,根据地区发达程度以及是否开设高铁分别进行研究后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已经开设高铁的地区的促进作用较欠发达地区及未开通高铁地区更大;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向更高级别的调整有着间接促进作用,而公路基础设施则具有直接促进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视角方面,现有文献探究城市交通基础建设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空间效应的文献虽有但并不多,且较多文献仅仅关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结果,因此本文首先在该视角下对现有的文献作出了补充。在实证方面,本文将使用市级面板数据,在众多省级面板模型的基础上扩大了样本量与观测值,并运用了空间计量模型,重点考虑空间效应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从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总效应方面分别解释作用的机制。本文还专门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丰富了现有研究结果,增进了我们对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作用机制的理解。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立德树人已然成为当前小学教育领域的重要方向。践行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教育质量。文章重点分析了加强微笑礼仪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途径,从建设背景、特色教育定位以及创建思路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
期刊
<正>小学礼仪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课题。笔者经大量实地观察、与学校师生多次交流,结合多所学校实际做法,意识到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探索构建“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齐一点”的礼仪教育。通过落实“四个点”,达到助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目的,使学生在后天成长环境中逐步形成并散发儒雅有度、豁达自信、诚实正直、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
期刊
技术和知识具有强大的正外部性,持续的时间及影响的力度是较为深远的,由于创新活动兼具高风险与收益灵活的特性,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进行R&D创新活动时容易早遭受市场失灵及资金短缺的影响,因此,政府要应用宏观调控手段,为企业创新活动扫清阻碍。目前,我国政府出台多项税收优惠措施,为企业创新活动保驾护航,然而,这些优惠措施是否都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学术界对其讨论结果不一,在主流的观点中,响应税收激励具有正面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社会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正确文明礼仪和思想观念重要途径,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等多个渠道培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德育教育质量的同时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期刊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增速换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驱动因素多元化的新常态阶段,同时诸多不确定性风险日益攀升。微观企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如今经济环境大变动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率是否会随之变化一直是学者们主要研究的重点。立足经济发展现状,政府迫切需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加快技术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和规模经济、多投入少生产等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横向比较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全要
学位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央提出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战略部署,十四五规划中特别突出“全面促进消费”,说明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我国居民消费占实际最终消费的80%,因此只有抓住扩大居民消费的缰绳,不断激发居民消费的潜力,才能继续保持经济的高质量、健康发展。而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一方面需要扩大消费规模,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消费结构。税收作为重要财政工具,对居民消费有着重要影
学位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增速换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驱动要素多元化的新常态阶段,同时诸多不确定性风险日益攀升。制造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命脉产业,在如今经济环境大变动的情况下,制造企业的行为是否会随之做出改变成了学者们研究的一大重点。尤其在金融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下,在较短时间内获取高回报的投资快感让许多企业纷纷加大对金融资产的投资。但对制造企业来说,在有限的资本条件下,若资本更多地流向金融领域,可
学位
正所谓:“人民是国家的根本,粮食则是人民的根本”。有效落实我国粮食安全工作,对于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夯实新时代农村建设具有不凡的意义。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67000万吨,粮食播种面积为116768千公顷,同比增长0.6%,粮食自给率达到98.75%。尽管我国粮食生产的整体趋势较为稳定,但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不能
学位
自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后,我国实施了旨在“扩内需、保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投资驱动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产能过剩和高杠杆率的问题。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整体需求疲弱、投资增速放缓。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进一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三去一降一补”明确为2016年的
学位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并强调要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最终“形成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共同富裕具备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时,收入分配矛盾却不断地凸显:在宏观经济层面,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报酬、社会保障水平在整体上与国民财富增长速度不一致;中观、微观层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居民个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较为显著。总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