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混合调控逐步聚合反应及聚合物链结构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bishui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逐步聚合反应是通过分子链上功能基团之间的反应逐步进行的,是制备各种特种聚合物最重要的方法。在逐步聚合过程中,聚合体系的黏度不断增加,不仅易出现混合不均,造成局部区域反应基团摩尔失衡,发生封端副反应,而且会阻碍分子扩散,导致聚合反应难以进一步进行,不易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产物。强化流动混合可以增加分子链运动和提高反应基团分布的均匀性,促进逐步聚合反应。但是,不同链长和刚柔性分子的扩散、空间分布以及取向等对流动混合作用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聚合反应过程以及最终的产品质量。论文围绕流动混合对不同分子结构单体的逐步聚合反应动力学和聚合产物链结构的作用机制开展研究。首先,以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短链二胺——间苯二胺(MPD)和长链二胺——聚氧丙烯二胺(D2000)为单体合成线形共聚脲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宏观混合和微观混合对共聚脲反应过程强化效果以及聚合产物分子链结构的影响,揭示了流动混合对不同分子链长单体聚合的作用规律;然后以制备聚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的缩聚反应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流动混合对刚性链分子聚合反应的影响,探明了混合效率和流动模式对刚性链分子缩聚反应的作用机制。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对于MDI/MPD/D2000三元共聚反应体系,由于MDI与D2000的本征反应速率比MDI与MPD的快得多,MDI先和D2000反应生成-(D2000-MDI)n-链段,然后与MPD生成-(MPD-MDI)n-链段。通过改变二胺原料配比可调控共聚脲组成、序列结构及其机械性能。随着短链单体MPD用量的增加,共聚脲中MPD-MDI-MPD序列含量提升,微相尺寸和微相分离程度减小,拉伸模量和抗拉强度大幅增大;而随着长链单体D2000用量的增加,D2000-MDI-D2000序列含量提升,柔性分子链大幅变长、微相分离程度增大,共聚脲表现出更好的柔顺性。(2)在桨叶式反应器(PIR)中,考察了搅拌转速对MDI/MPD/D2000聚合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短链单体MPD,长链单体D2000与MDI的反应更易从反应控制转变为扩散控制,并且增强宏观混合可显著降低D2000/MDI反应受扩散的阻碍效应而不影响MPD/MDI反应。因此,通过改变搅拌转速可以调控MDI/MPD/D2000共聚脲的序列结构和性能:随着搅拌转速从100 rpm提高至800 rpm,MPD-MDI-MPD序列含量从57 mol%下降至15 mol%,而MPD-MDI-D2000和D2000-MDI-D2000序列含量分别从39 mol%和4 mol%上升至64 mol%和21 mol%;共聚脲的邵氏A硬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从81、56 MPa和65%变为 68、40 MPa 和 188%。(3)相比PIR,微通道混合器(MC)和动态混合器(DM)可将微观混合时间缩短1~2个数量级。对于MDI/MPD/D2000(摩尔比为2/1/1)共聚反应体系,由于高效的微观混合能力,在MC中进行共聚时,反应时间0.1 s内即可获得分子量高于4.0×104 g·mol-1的共聚脲,而具有更长停留时间的DM中共聚脲的最高分子量为6.8×104 g·mol-1,比PIR提高了 40%,并且随着转速加快,可促进低分子量齐聚物-(MDI-D2000)n-参与反应,使得MPD-MDI-MPD序列含量相对下降。(4)在制备刚性链分子PBO的缩聚反应中,聚合初始阶段,随着混合效率的提高,分子链的平移和旋转扩散系数大幅增加,表观反应速率显著加快。但是,随着刚性链分子变长,平移和旋转扩散系数都急剧下降,混合效率的提升对于缩聚反应的促进作用变得不再显著,尤其是在聚合后期,由于旋转扩散系数降至零,缩聚反应难以继续进行。相比于拉伸流,刚性聚合物分子在旋转流中更有可能处于平行的取向,能更有效强化刚性链分子的聚合反应,提升PBO产物的分子量。
其他文献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因可浸出性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有害物质含量较高被我国规定为危险废物,其安全处理处置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烧结处理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容减量,是一种有效的稳定化和资源化技术。然而飞灰中氯含量较高,在烧结过程中无法形成粘性流动来促进传质过程,使得烧结温度仍在1000℃左右,能耗较高;同时在该温度下飞灰中重金属会以低沸点氯化物的形式挥发,降低飞灰中重金属的固化效果。为减少烧结处理过程中重金
学位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与臭氧、有毒转化产物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污染密切相关。有机胺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VOCs,目前共检出150多种有机胺,具有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此外,燃烧后CO2捕捉(PCCC)单元释放将成为有机胺的新人为来源。揭示有机胺的大气转化行为及其对生成SOA的贡献,对大气污染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和动力学模拟方法,针对PCCC单元释放的典型有机胺,
学位
生物偶联反应是医药用材料功能化的关键手段。其中,能够调控表界面生物功能分子密度和取向的偶联方法能够提升材料的性能,在蛋白质层析、生物传感、酶固定、药物输送及医疗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可控性生物偶联方法普遍存在以下缺点:反应活性低、可控性差、选择性不佳、普适性低,且密度调控和取向调控难以同时实现。针对上述难题,本文以乙烯基砜(VS)偶联反应为例,开展了生物偶联反应可控性的研究,实现了对材料表
学位
图像表示是图像分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与之相关的问题一直是机器视觉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由于应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识别目标的多样性,生成一个稳健且满足需求的图像表示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以基于视觉词袋模型的图像表示方法为主线,重点对局部特征提取、视觉字典生成及特征编码、特征池化三个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也探讨了它们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问题。论
学位
图像复原旨在从各种退化图像中恢复出清晰图像。近年来,基于模型优化的方法在图像复原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并推动了视觉领域的发展。现有方法仅仅通过借助先验知识帮助单一目标函数刻画图像分布。由于图像数据分布的多样性,单一的目标函数难以描述多种领域知识。而且,求解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超参数问题,往往影响一个算法或网络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给图像复原任务增加了更高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引入了双层优化框架,设计了
学位
利用铁矿物的Fe(Ⅲ)/Fe(Ⅱ)循环可活化O2、H2O2或过硫酸盐等氧化剂,产生·OH及·SO4-等多种强氧化性自由基,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微生物是自然环境中铁矿物形成与转化的重要驱动力,由微生物参与产生的生物源铁矿物在环境中分布广泛。生物源铁矿物相比非生物源铁矿物具有不同的形貌、比表面积及氧化还原活性,影响其电子传递、生物有效性及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然而,目前有关铁矿物氧化还原转化的研究大多以
学位
人内耳前庭半规管具有感知头部角运动的功能,它依赖于内淋巴液与嵴顶流固耦合的生物力学机制,并通过机电传导过程产生非自主性的眼震来维持视觉的稳定和身体的平衡。当前庭半规管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时就会引发相关的前庭性疾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困扰。然而前庭半规管结构复杂,深埋内耳,解剖测量困难,嵴顶平衡感受器脱离相关的内环境后会破坏原有的结构和物理属性,导致前庭半规管的功能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严
学位
超临界流体传热特性的分析与理解对于超临界流体的工业应用极为关键,如何在实际生产中规避传热恶化工况,并进一步提升传热表现,成为超临界流体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超临界传热理论的发展,结合边界层影响分析对于进一步深化超临界流体传热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且有助于提高其在工业应用中的传热效率。本文基于实验与数值研究并结合理论分析,对超临界流体传热表现进行了系统研究,深入探究边界层及浮升力效应对超临界流体对流传热的
学位
高光谱影像通过成像光谱仪在可见光-近红外波长范围内对观测目标连续成像,同时采集空间几何特征和详细光谱信息,具有“图谱合一”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制图、精细农业、环境监测、资源勘测等领域。高光谱影像特征提取与分类通过提取高维影像数据的本质特征,综合利用光谱信息和空间结构实现地物精确识别,是高光谱影像解译的重要内容。然而受高光谱影像数据维数高、波段相关性强,以及“同物异谱、同谱异
学位
利用清洁能源生产的“绿氢”与CO2结合起来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方案之一,该过程也将在未来人类能源以及化工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同时,热催化CO2加氢制甲醇是目前最有希望大规模工业化利用CO2的技术之一。锌基催化剂作为高效的高温CO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已被广泛用于构筑氧化物-沸石双功能催化剂,选择性催化CO2加氢合成烃类化学品。但目前对于锌基催化剂构-效关系的理解仍然十分有限。本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