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芦对酸和重金属胁迫的形态及生理响应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w031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急剧增大,对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植被和土地破坏,引起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等系列环境问题。因此,进行矿山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显得十分迫切。由于矿山废弃地生境条件劣恶,植物生长不良,进行矿山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极为困难,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界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长汀稀土矿是我国南方典型的离子型稀土矿,长期以来对稀土开采造成矿区废弃地及周围的生态环境恶化,急需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导师课题组前期在开展稀土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研究中发现:稀土矿废弃地因用酸浸提稀土,导致废弃地土壤过酸和重金属污染,植物生长环境恶劣。但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却能在长汀稀土矿废弃地上正常生长,保持较高的生物量。类芦能在其他植物无法生长的稀土矿废弃地生长,其中可能存在对酸和重金属胁迫的特殊适应机制。但目前国内外对类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土流失治理、根系固土作用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等方面,而对类芦适应土壤酸及重金属胁迫的策略尚不清楚。鉴于此,本文以能在福建长汀稀土矿废弃地生长的类芦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胁迫试验,设计不同的土壤酸度和重金属胁迫水平,测定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类芦地上部分、根系、叶绿素、抗氧化酶、丙二醛含量等等形态和生理学指标,比较类芦对不同酸及重金属胁迫在形态和生理指标上的差异,揭示类芦对酸和重金属胁迫响应的内在机制,为稀土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酸胁迫对类芦株高、最大叶宽、叶片数、最大叶长及分蘖数有一定促进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增强;随酸胁迫强度的增加,类芦的最大叶宽逐渐增大,最大叶长呈先增加后减少,而对株高、叶片数及分蘖数影响较小。酸胁迫对类芦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平均直径均有促进作用,pH4.5处理类芦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平均直径均达最大值,与稀土矿废弃地土壤pH表现出一致性。酸胁迫对类芦生物量的累积有一定促进作用,随酸胁迫强度的增加,类芦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生物量、全株生物量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酸胁迫处理对类芦的叶绿素含量有一定促进作用,除pH3.5外其他处理均达显著水平;叶绿素a/b在pH5.6处理下达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酸胁迫处理对类芦叶片的基础荧光F0、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及 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有促进作用,且随着酸胁迫强度的增加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及 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基础荧光F0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H5.0处理对类芦PSⅡ潜在的光化学活性Fv/F0有抑制作用。(3)pH5.0处理对类芦叶片的POD、SOD及CAT活性有促进作用,其他酸胁迫处理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酸胁迫强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大;除pH5.0外其他酸胁迫对类芦MDA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酸胁迫强度越大促进作用越明显;酸胁迫条件下,类芦根际土壤酶活性均大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pH5.0处理对类芦根际土壤的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及脲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其他酸胁迫处理则表现为抑制作用。(4)Pb胁迫初期,类芦株高、最大叶宽受到抑制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对类芦的株高呈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最大叶宽的促进作用不显著;Pb250处理对类芦叶片数有促进作用,其他Pb胁迫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b胁迫对类芦的最大叶长及分蘖数没有明显影响;土壤Pb浓度小于750mg·kg-1条件下对类芦根长、根表面积及根体积均有促进作用,但大于750 mg·kg-1处理则表现为抑制作用;Pb250处理对类芦根平均直径有抑制作用外,其他处理均表现为促进作用;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加,类芦的根长、根表面积及根体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根平均直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土壤Pb浓度小于750 mg-kg-1处理,对类芦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生物量及全株生物量累积均有促进作用,但大于750 mg·kg-1处理则表现为抑制作用。(5)Pb胁迫处理对类芦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含量均有促进作用,Pb250处理下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b胁迫对叶绿素a/b有抑制作用,且不同Pb胁迫处理间两两无显著差异;Pb胁迫处理对类芦叶片基础荧光F0、最大荧光Fm及可变荧光Fv均有促进作用,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b500处理对类芦的PSⅡ潜在的光化学活性Fv/F0有抑制作用;Pb胁迫处理对类芦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无显著影响。(6)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加,类芦叶片的POD、SOD、CAT活性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Pb胁迫条件下,类芦根际土壤酶活性均大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Pb250处理对类芦生长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促进作用,Pb500处理对类芦生长土壤的脲酶活性有促进作用,Pb胁迫对类芦生长土壤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抑制作用。(7)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加,类芦根系及地上部分Pb含量逐渐增加,地上部分Pb含量远大于根系Pb含量,在Pb750处理时类芦地上部分Pb含量最大值为140mg·kg-1,并未达到富集植物含量。(8)Cd胁迫对类芦株高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Cd胁迫的各时期,Cd25处理对类芦最大叶长及叶片数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他Cd处理则均有抑制作用;Cd胁迫初期对类芦最大叶宽有显著抑制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减小;随Cd胁迫浓度的增加,类芦的根长及根表面积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根体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Cd胁迫处理对类芦的根平均直径有促进作用;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类芦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生物量及全株生物量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9)Cd胁迫处理对类芦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均有促进作用,且均显著高于对照;对叶绿素a/b有抑制作用,在Cd25处理下达到最小,且显著小于其他处理;Cd胁迫处理对类芦叶片的基础荧光F0、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及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有促进作用,对PSⅡ潜在的光化学活性Fv/F0无显著影响。(10)随Cd胁迫浓度的增加,类芦叶片的POD、SOD、CAT活性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Cd胁迫浓度的增加,类芦根际土壤酶活性均大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根际土壤的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及脲酶活性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1)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类芦根系及地上部分Cd含量逐渐增加,地上部分Cd含量远大于根系Cd含量,在Cd100处理时类芦地上部分Cd含量最大值为29.20mg·kg-1,并未达到富集植物含量。综上所述,类芦主要通过根的伸长及增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分蘖能力的改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基础荧光F0、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及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的提高等途径来适应土壤酸胁迫;类芦主要通过根的伸长形成更强大的根网来避免Pb胁迫、提高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基础荧光F0、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及PSⅡ潜在的光化学活性、增加类芦地上部分生物量,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转移到地上部分,以减弱重金属对根系的伤害,由此来适应环境重金属胁迫。
其他文献
太阳能因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环保、清洁无污染的特性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而光催化水分解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众多转化技术中最具有前景的策略之一。但
金顶盾蚧族Chrysomphalini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胸喙亚目(Sternorryncha)蚧总科(Coccoidea)盾蚧科(Diaspididae)圆盾蚧亚科(Aspidiotinae)。该族的所有种类都是农、林和花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具有多态性,其在脊椎动物的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起重要作用。MHC主要分为MHC Ⅰ和MHC ⅡI类分子。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是MHC Ⅱ类分子的伴侣蛋白,属于Ⅱ型跨膜糖蛋白。研究表明Ii能够与MHC Ⅱ类分子结合,协助外源性抗原肽的递
本学位论文借助滞后型测度泛函微分方程在一定条件下等价于广义常微分方程的关系,将其转换为广义常微分方程再利用Kurzweil-Henstock积分理论及广义常微分方程解对参数的连续
本文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的改性以及改性后的GO/聚氨酯(PU)复合包覆层材料的制备。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改性GO,制备了MGO;采用氢氧化钠、蒙脱土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GO,制备了改性氧化石墨烯/蒙脱土包覆层填料(MGMCF),并研究了两者在常见溶剂中的分散性。使用溶液共混法将两者分别与聚氨酯包覆层复合,制备了复合包覆层材料,并对复合包覆层材料的使用性能进行了研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闹卒中,其发生率约占全部急性脑卒中的10%~15%。在发病的患者中,有相当的患者在被送往医院、获得及
随着工业的发展,市场对棒料、管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市场对棒料、管料加工的锯切和倒角机床的需求很大。现在对棒料、管料的切断和倒角加工是分开进行的,需要的操作人员
南方鲜食枣细脆浓甜,果核小,可食率高,有着独特的风味和良好的口感,出类拔萃的营养价值,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潜力巨大。南方鲜食枣发展迅速,已成为南方枣的主栽品种之一,开花量
吡唑啉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唑环上有4个可被取代的位点,随着取代位点和取代基的不同,吡唑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差异。因此,合成结构多样的光学活性吡唑啉酮或吡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化工过程日趋复杂化、精细化和大型化。对于复杂的大型化工生产过程,为了保障其安全生产,故障诊断则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化工生产长期处于不停机生产的状态,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一些不可避免的元器件损耗和线路老化等故障,从而导致生产系统停机影响经济效益,甚至引发爆炸等严重的后果。本文结合相关化工过程中最常见的储液罐液位控制系统,将其建模为切换系统模型来对其进行故障诊断的研究。目前,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