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水龙骨目配子体比较形态学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a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蕨类植物是植物界系统演化中独特的自然类群。水龙骨目(Polypodiales)是石松和蕨类植物中最大的目,此目科数众多且分类较为复杂。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发育特征在系统分类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以中国产水龙骨目30科70属116种蕨类植物研究对象,在整理实验室多年积累的99种未发表的配子体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水培养法、土壤培养法及培养基培养法对17种蕨类孢子进行培养,获得配子体并选取典型特征拍照,对比观察116种蕨类配子体发育过程的照片,着重对假根、毛状体、原叶体边缘细胞和叶绿体四个形态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研究区系、海拔及生境与上述四个形态特征的关联性。为更加了解水龙骨目蕨类植物配子体形态特征提供补充资料,并重新考证蕨类植物配子体形态的系统学价值,同时在配子体形态与生长环境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面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如下:
  (1)真蕨配子体假根形态分为6大类型:1)分叉膨大无节型2)分叉不膨大有节型3)分叉不膨大无节型4)不分叉膨大无节型①基部膨大②中部膨大③端部膨大5)不分叉不膨大有节型6)不分叉不膨大无节型①具内含物②不具内含物。
  (2)真蕨配子体毛状体形态分为4大类型:1)单细胞棒型:①出现在片状体时期②出现在丝状体时期③出现在原叶体时期2)单细胞非棒型3)多细胞棒型4)多细胞非棒型:①分枝状②盾状。
  (3)真蕨配子体原叶体边缘细胞分为4大类型:1)平滑规则型2)平滑不规则型3)不平滑规则型①外壁凸出且规则型②外壁凹陷且规则4)不平滑不规则型①外壁凸出且不规则②外壁凹陷且不规则。
  (4)真蕨配子体营养细胞叶绿体形态及分裂方式分为4大类型:1)规则二分裂型①分裂位置近叶绿体中部②分裂位置非叶绿体中部2)规则多分裂型①规则瓣裂②规则龟裂3)不规则二分裂型4)不规则多分裂型。
  (5)假根形态、毛状体形态、边缘细胞形态与区系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较弱、与海拔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程度较强、与生境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程度较弱,而叶绿体分裂类型与区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程度交叉弱、与海拔和生境不相关。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真蕨配子体假根形态不能作为分类的标准;无毛状体是比较原始的特征,具有毛状体类群较为进步且具多细胞毛状体的为现代类群;越进化的类群真蕨原叶体边缘细胞形态越会呈现出不平滑不规则,叶绿体形态不规则和多分裂的比例越多。从区系、海拔和生境与配子体形态的相关性分析来看,真蕨类植物随着对生长环境逐渐适应,假根、毛状体和边缘细胞形态也不断进化。
其他文献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亚地区极端高温事件趋频,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中亚地区温度气候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平均温度,缺少对极端温度的研究。本文基于均一化的站点观测资料,揭示了中亚地区近百年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该地区热浪发生的物理机制;进而开展了热浪变化归因、热浪对劳动生产力的影响评估及其未来情景预估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弥补了中亚地区热浪研究的空缺,为该地区气候适应,制定防灾减灾政策,提供了新的认
学位
东亚夏季风系统作为海-陆-气紧密耦合的气候系统,其西部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东部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在东亚夏季风的建立和维持过程中,高原的抬升加热对东亚夏季风格局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关于高原热力作用对东亚夏季风年际变率的影响主要关注陆气相互作用过程,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海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本论文利用多源再分析资料,线性斜压模式以及CESM气候系统模式的数值模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强度、频率、空间范围和持续时间的变化越来越显著,由此引发了连续不断的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不同区域的极端气候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不同,一般将响应最剧烈的区域称为极端气候变化的热点。热点的识别及其时空演变特征是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重点。极端气候要素包括极端降水、极端温度和极端风。系统研究极
登陆热带气旋强降水形成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进展,但距离实际需求仍存在很大差距,进一步深入研究热带气旋登陆期间降水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威马逊”(1409)为典型个例,利用FLEXPART(the Flexible Particle Model)模式及相关的水汽源区贡献定量分析方法,以及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了“威马逊”登陆期间强降水的水汽来源及源区定量贡献,强降水的宏、微观物
过去千年是衔接气象观测数据与地质记录的重要时段。对过去千年气候进行模拟有助于区分自然和人为强迫的气候效应,认识当今气候的变化规律,并为预测未来气候提供参考。大量研究表明,在当代暖期之前,过去千年中存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和小冰期两个典型时段。针对过去千年中国气候,以往研究的重点在于气候变量随时间的演变规律,鲜有研究关注这两个典型时段的气候特征。此外,在研究过去千年气候变化成因时,对火山爆发和太阳活动等
学位
近几十年来,冬季巴伦支-喀拉海出现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表现为地面温度(SAT)的升高以及海冰的减少。与此同时,巴伦支-喀拉海海冰变化与欧亚大陆的气候变化之间呈现显著的统计关系。巴伦支-喀拉海海冰减少时,对流层低层对应着局地暖异常和欧亚大陆中部地区冷异常,形成暖北极-冷欧亚(WACE)温度模态。目前,广受争议的是北极变暖与引起中纬度气候变化的大气环流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方面,北极的快速变暖可能会引起
学位
陆地地表风速普遍减小的现象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它会影响地-气热通量、水汽通量、大气污染以及风能资源储量。为了全面研究这个现象,本文通过观测数据分析及模式模拟得出了北半球陆地地表风速长期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了造成风速变化的两个主要原因——大气运动驱动力和大气运动阻力变化,并研究了受风速变化影响风能资源的长期变化,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北半球陆地地表风速长期变化的时空特征。陆地地表风速减弱是一个普
学位
三氯生(TCS,5-氯-2-2,4-二氯苯氧基苯酚)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学物质,尽管废水处理去除了大部分的TCS,但仍然会有少部分残留的TCS进入水体,从而对水生生物造成一定的毒性影响。本研究以模式动物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检测20℃、25℃和30℃条件下TCS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生长发育和氧化应激损伤,并通过HE染色方法,从组织学角度分析TCS对斑马鱼肝脏的破
学位
原生动物个体微小,结构特化多样性高,在微食物网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中央枢纽位置,进化历史久远地位特殊,在许多研究领域中具有很强的潜在价值。各学者不断引用分子手段研究其分类及进化,目前新待解决问题是分析现存有限分子信息与纤毛虫真实分类间差别,同时填补研究的空白。寡膜纲纤毛虫研究历史悠久并分布广泛,其中盾纤亚纲、咽膜亚纲和膜口亚纲是三个纤毛虫主要研究类群,目前所涉及的淡水种研究数据仍有待补充。过去三年在国
学位
重金属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运输等方式对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产生破坏性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番茄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因此研究其响应重金属胁迫的机制及挖掘抗重金属胁迫相关基因十分重要。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调控因子家族之一,调控植物许多生物过程信号网络的组成部分,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过程。尽管WRKY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方面的研究很广泛,但是目前关于番茄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