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宠物报道的伪中间葡萄球菌引发的脓皮症日益增多。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随着宠物源耐甲氧西林伪中间葡萄球菌(MRSP)的流行,其对人和动物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头孢噻呋作为动物专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优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广谱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的抗菌效果,是治疗伪中间葡萄球菌引发脓皮症的一线药物。基于PK/PD研究的给药方案是合理用药及控制耐药性发展的基础,但有关头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畜禽重要病原耐药性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编号:2016YFD0501310)“基于体内PK/PD同步模型的达氟沙星对鸡毒支原体、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防耐药突变研究”(编号:3170229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宠物报道的伪中间葡萄球菌引发的脓皮症日益增多。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随着宠物源耐甲氧西林伪中间葡萄球菌(MRSP)的流行,其对人和动物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头孢噻呋作为动物专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优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广谱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的抗菌效果,是治疗伪中间葡萄球菌引发脓皮症的一线药物。基于PK/PD研究的给药方案是合理用药及控制耐药性发展的基础,但有关头孢噻呋对伪中间葡萄球菌的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研究还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测定头孢噻呋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建立头孢噻呋对伪中间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体内PK-PD同步模型,得出最佳PK-PD参数值,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1.伪中间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以及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从19只患脓皮症的犬皮肤中分离到22株细菌,其中12株伪中间葡萄球菌,占所有细菌的55%。加上实验室保存的15株伪中间葡萄球菌,共27株。测定恩诺沙星、达氟沙星、链霉素、头孢噻呋、氟苯尼考、万古霉素、阿莫西林对27株伪中间葡萄球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伪中间葡萄球菌对除万古霉素外的多种药物耐药,但对头孢噻呋的耐药率仅为4%,将头孢噻呋选为后续实验所需药物。选取MIC50的伪中间葡萄球菌171107D1菌株用于后续研究。对8周龄Balb/c小鼠背部皮下注射1×106CFU菌液,感染24 h后接种部位出现红肿,且在3天内感染皮肤组织载菌量波动较平缓,能维持在107CFU/只左右,可用于后续实验。2.头孢噻呋在伪中间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药动学研究将150只感染小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肌注60、20、1 mg/kg b.w.头孢噻呋溶液后,于0、0.167、0.5、1、2、4、6、8、12和24 h分别从眼眶采集0.7 mL血液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中头孢噻呋浓度,通过非房室模型拟合来确定头孢噻呋在感染小鼠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小鼠肌肉注射1、20、60 mg/kg b.w.头孢噻呋钠后,低中高三种剂量的达峰时间相近,分别为:0.6±0.224 h、0.433±0.149 h、0.367±0.182 h;T1/2β 相似,分别为:14.641±5.214 h、14.461±5.936 h、15.563±6.783 h;Cmax分别是:0.726±0.238μg/mL、2.421±0.534 μg/mL、4.403±1.608 μg/mL;AUC0~24h 分别是:3.530±0.333 h·μg/mL、15.572±3.525 h·μg/mL、19.630±1.255 h·μg/mL;AUC0~12 h 分别是:3.533±0.333 h·μg/mL、9.403±1.966 h·μg/mL、11.697±1.934 h·μg/mL;AUC0~8h分别是2.916±0.245 h·μg/mL、6.735±1.455 h·μg/mL、8.869±2.577 h·μg/mL。头孢噻呋在 1~60 mg/kg剂量范围内,AUC0~24h、AUC0~12h、AUC0~8h、Cmax与剂量呈线性关系。3.头孢噻呋对伪中间葡萄球菌的药效学及PK/PD同步模型研究体外药效发现,头孢噻呋对受试伪中间葡萄球菌MIC为0.25 μg/mL,MBC为1μg/mL,MBC为MIC的4倍。从静态杀菌曲线中可以看出,当初始菌量为106 CFU/mL时,药物浓度达到1 MIC时能达到抑菌效果;药物浓度达到2 MIC及以上时能达到杀菌效果。体内药效学研究中,将162只8周龄感染小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肌注60、40、30、20、15、10、5、1和0 mg/kgb.w.的头孢噻呋溶液,共分为3个给药方案,分别是8 h给药一次、12 h给药一次、24 h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天。最后一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测定皮肤组织中伪中间葡萄球菌的载菌量。体内药效结果表明,5天后空白对照组的细菌稳定在106 CFU/只,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细菌载量减少,当药物增加到10 mg/kg体重时,能使细菌降低1 ×Log10 CFU/只。当药物浓度继续增加,细菌的载量减少不明显。改变给药间隔对药物抗菌效果的影响较小。利用Inhibitory Emax模型拟合PK/PD参数与抗菌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头孢噻呋AUC0~24 h/MIC参数与体内药物的抗菌效应拟合效果较好,当AUC0~24h/MIC为35.118、69.330时,可以分别使伪中间葡萄球菌减少1×Log10 CFU/只和2×Log10 CFU/只。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被认为是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产业而言。知识型员工是大多数组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高新技术产业更需要知识型企业及其知识资源来应对竞争.组织的知识基础逐渐被视为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而知识工作者在这一背景下的角色被认为与组织的竞争绩效密切相关,知识型员工的有效管理被认为是维持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激励方式不同于一般员工,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也对建筑业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质量意识薄弱,施工企业层层分包,各施工单位对施工材料质量把控不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形式化,工程质量管理评估方法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大量工程实践证明,严格贯彻落实施工全过程质量管控,并通过PDCA循环不断检查、处置,将精益管
“可视化”一词在上世纪末被提出,最初运用于计算机科学中。在两千年左右,可视化延伸到了其他领域,特别是在教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知识可视化和思维可视化的研究相对较多、较成熟。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收集法,整理归类出可视化思想的相关理论体系。前人的研究并未建构可视化思想的概念,而本文经过研究,在百度百科创建了“可视化思想”词条,初步形成了可视化思想的理论体系。本研究运用相关可视化理论和方法,与
第一部分:抗生素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实体肿瘤效果的荟萃分析目的: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改善各种实体瘤的预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肠道菌群在ICIs的疗效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抗生素(antibiotic,ATB)则通过影响肠道菌群进一步影响ICIs治疗效果。在这项荟萃分析中,我们旨在分析ATB给药与接受ICIs治疗
目的:据统计,我国不孕不育人口已超过4000万,约占育龄人口比例的12.5%,但其治愈率却不到30%。在不孕不育的育龄夫妇中,由男方因素引起的不育占50%。男性不育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表型的多因素复杂疾病,其中,遗传因素占了至少15%,包括染色体和单基因改变,畸形精子症和弱精子症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诊断男性不育症的首选方法是精液分析,但传统的精液分析不能明确不育症的发病病因,因此需要对临床男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严重并发症,也是最为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KD已被认为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肾小球纤维化则是其主要病理特征并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结果提示:栝楼瞿麦汤(GualouQumai Decoctio
研究背景:脑血流量异常是造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以往研究推荐通过脑灌注压(CPP)监测调控脑血流量,美国第四版重型颅脑损伤指南指出CPP目标为50-70mmHg,同时还需通过其他监测进一步评估脑血流状态。英国剑桥大学脑中心针对大脑自动调节功能的研究表明,对于部分颅脑损伤患者,CPP维持在50-70mmHg范围内依旧会导致脑缺血性损伤或充血性损伤。因而,单纯的脑灌注压并不能完
目前中国有关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及其节点的信息化研究刚刚起步,与扬州传统民居排架、构件及其节点有关的研究较少,如何利用BIM技术对传统民居建筑的构件及其榫卯节点进行科学研究成为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以中国新时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时代背景,以BIM技术为研究方法,以扬州传统民居木构件及其节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绘调研、工程实践和构建建筑信息化模型等方式,系统、科学的图解和总结扬州传统民居排架、构件及其榫卯节
近几年来,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已成为城乡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它不仅承担着保障航运、供水、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的任务,而且要发挥提升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等方面的作用。为了促进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向更科学、高质量方向发展,需要对已建设完成的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从中归纳经验总结不足,为以后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的决策和实施过程提供参考借鉴。注意到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复杂,评价指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已跃居所有肿瘤第二。尽管癌前筛查推广及治疗手段发展显著提高CRC患者的预后,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肿瘤晚期且其预后较差。既往研究表明CRC发展是一个多分子事件参与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因此寻找并验证分子标志物对于CR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N6-甲基腺嘌呤(N6-m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