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任务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创始人之一的李何林及其学术业绩进行专题探讨和系统研究,重点讨论其学术业绩的主要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李何林思潮研究的代表作是《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39年9月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它支撑起了李何林一生的学术研究体系。在此之后,他的所有立论和观点,思考和认识,包括1950年代的学术转型,1960年代的《小问题》事件,1979年以后的“保卫鲁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合理解释和理论源头。 本论文以《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鲁迅、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对李何林学术选择和思潮研究的重大影响,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的学术视角、理论资源、价值取向、个性特色和学术意义。同时,厘清了李何林学术转型以后的思潮研究与《思潮论》的内在精神联系。 本论文认为:未名社这一信息交流平台,给李何林带来了从事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研究的绝佳机遇;《中国文艺论战》和《鲁迅论》的编辑出版,训练了李何林独立从事思潮研究的学术能力,并为《思潮论》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来源,构成了他一生思潮研究的两个非常稳定的学术视角——论战思路和鲁迅视点;而鲁迅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是左右《思潮论》价值取向的核心理论资源;《思潮论》的价值取向和学术个性是,以历史见证人的姿态,运用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通过对大量第一手历史资料的合理使用和精当评议,在二元对立的论战思维模式中,突出和确立五四新文学的鲁迅方向。经过1950年代“相对自愿”的学术转型后,李何林的研究确实存在着以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论断作理论原点,来阐释新文学的性质和演变这样的缺乏独立思考的机械、重复现象。但是,在有限的阐释空间里,李何林尽力做到了基本史实不变,左翼立场不变,鲁迅中心不变的原则,尚能从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研究个性出发,经过严肃认真的论证作出扎实可靠的结论来。
其他文献
本篇论文以《聊斋志异》在清代的各种改编之作为研究对象,以清代“聊斋戏”为中心,还涉及到俚曲的改编,旨在通过对清代《聊斋志异》改编作品的研究,总结其改编规律和成败得失,较为
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抗旱服务组织多年来的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提出发展思路,为使抗旱服务组织稳步、健康地发展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神回复”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流行语,它用简洁、凝练的上下两句的形式,产生出出人意料、意想不到的“神”的效果。本文以“神回复”语对为研究对象,结合偏离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
张抗抗是在“文革”时期走上文坛的,在新时期又写了一系列作品反思“文革”年代,随着《隐形伴侣》的问世,张抗抗不单单把反思的触角伸向时代,更重要的是对人性的忏悔,到了90年代末
文章针对濉河流域2006年7月发生严重农田内涝的主要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治理建议。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main causes of serious farmland waterlogging in July 2006
一、精心组织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有着重大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小组往往是同质小组,而合作小组则由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等方面不同的
期刊
通过对蚌埠站E—601型蒸发器与Φ80cm蒸发皿5年蒸发量观测资料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两种蒸发器皿的折算系数,为有效利用长序列Φ80cm蒸发皿资料提供了重要依据。 Based o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