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中的萧红形象研究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baow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红以其独特的文学语言、文学体裁和艺术特色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坛上艺术个性很强的女作家,而其短暂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是文学史上经常谈论的话题。关于萧红作品及其人生经历的研究和讨论一直在持续,并且在新时期出现了新的“萧红热”现象。近年来,影视界对这位女作家也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关于她的电影接连上映,萧红形象从文学界迅速走进了大众视野。这其中,电影的成就功不可没。目前学术界对于萧红影视形象的研究多集中在女性意识的传达、人物悲剧命运的解读、影视语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影视萧红文学属性的探究以及当下消费文化在影视萧红形象上的投影,在影视形象的具体分析和两种艺术形式下的形象比较方面尚存可供探索的空间。现存含有萧红形象的影视作品中,以电影《鲁迅》、《萧红》、《黄金时代》中的萧红形象最具代表性。在电影《鲁迅》中,萧红的影视形象呈现为活泼率真、敏感好强的青年,这一形象主要服务于影片主要人物形象——鲁迅的塑造,为了烘托出鲁迅对于青年的关爱和日常生活化的一面,影片展现的只是萧红的生活片段和性格的某一方面,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萧红。在电影《萧红》中,萧红的形象呈现为情路坎坷的女作家。影片将萧红与四位男性的感情纠葛作为主线,侧重于表现“爱情”的主题,其间穿插萧红文学创作的画面,以诗意唯美的镜头语言,叙述其跌宕起伏的感情与命运悲剧,刻画萧红的性格,展现萧红在不同境遇下的内心世界。在电影《黄金时代》中,萧红的形象呈现为去悲剧化的民国知识分子形象。影片采用客观化的叙事手段,同时突出了萧红作为民国知识分子代表身上所具有的精神自由、人格独立、乐观豁达等形象特质,冲淡了萧红人生经历的悲剧性。视听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媒介差异,导致了影视萧红与文学萧红在人物故事叙述方式上的差异,即文学中单纯以时间线索组织情节的时间叙述,和影视中时间线索与空间镜头共同组织的时空叙述。这种叙述方式上的差异,使得阅读方式产生了平面线性阅读与立体空间阅读的差异,从而引起了人物形象审美上直观呈现与抽象想象的不同。在萧红形象的创作上,文学萧红是由具体作品的某一位作家描写刻画的,因此在形象的表现上带有这位作家强烈的个人感情倾向;而影视萧红是由具体作品的创作群体集体勾勒塑造的,其中编剧、导演和演员对于影视萧红的呈现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文化产物,影视与文学的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影视是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学是精英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影视萧红和文学萧红各自表现出来的特征分别映射了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在文化场域中的发展变化。本文以电影《鲁迅》、《萧红》、《黄金时代》为蓝本,结合影视的相关知识具体分析影视中萧红形象的塑造,探究萧红影视形象表现的方式和主题,用以将文学作品中的萧红形象与影视作品中的萧红形象进行对比,从而探讨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于萧红形象塑造的作用。
其他文献
<正> 湖北省大悟县档案局刘桂兰、刘武同志的来稿,反映了所在地区违犯《档案法》的案件得不到处理的问题。来信呼吁要真正依法办事。本刊已接到一些类似稿件,一个共同的问题,
乳酸菌细菌素指由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一类小分子多肽,少部分乳酸菌细菌素具广谱抗菌作用且来源安全,故乳酸菌细菌素有应用于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医药等方面的潜力。酸菜中
<正>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起源于上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女性生殖道恶黑约占女性全身恶黑的3%,主要发生在外阴及阴道,原发于宫颈的恶黑则更为罕见。黑色素瘤恶
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对城市经济和建设均具有重大的意义,衢州市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优势,依靠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行城市发展成为必不可少的途径。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探讨衢州
<正>所谓随机教育,就是指在教师教育计划之外的,随客观提供的教育情境而临时组织的教育。把握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可以为孩子们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教学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互动效果不理想,因此教
远程培训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方式,通过网上教学、在线课程、互动交流,达到了课程专家与学员远距离近交流的培训效果,既实现了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又能有效解决基层人民银
该文分析讨论了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包括AOC、BDOC、MAP、BGP和AOC-TDWMS等。论述了不同水处理工艺对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常规处理对AOC和BDOC具有有限的去除能
<正> 多年来,笔者自拟胶景健脾摄血汤治疗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例,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观察男性34例,女性41例;2岁以内者5例,3至7岁者16例,8至14岁者31例;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教育就成了非常基础的一个阶段,怎样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打好知识基础,这一问题就涉及到了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方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