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Fs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固氮性能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456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作为重要的农业肥料、工业原料、未来的燃料替代品和储氢分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工业制氨主要采用Harbor-Bostch工艺,存在能耗高、同时产生温室气体CO2等问题。电化学合成氨具有高效环保节能,并且可实现分布式生产等优点,目前研究的热点是高效催化剂及最佳合成工艺。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MOFs及其衍生物和NFO@MOFs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组成、电位、温度和磁场强度对材料电催化氮还原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热法制备的四种MOFs均具有完整晶型结构,其中Fe-BTC在-0.376V(vs.RHE)和80oC时具备最高的氨产率(3.63×10-10mol s-1cm-2)和法拉第效率(0.31%);施加交流磁场后,Fe-BTC材料的氨产率(为3.61×10-9mol s-1cm-2)和法拉第效率(为5.67%)分别比之前提高了约10倍和18倍,这种现象主要由于交流磁场增加了N2在Fe-BTC表面的吸附量,以及交流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电场本身的电势的叠加作用,为NRR反应提供了额外的能量所致。(2)将四种MOFs前驱体热处理分别得到Fe2O3、Co3O4、Ni O、Cu O,衍生物的形貌均能保持其前驱体MOFs的形貌,其中Fe2O3的活性最佳,在-0.276V(vs.RHE)下具有最高氨产率(1.62×10-10mol cm-2s-1)和法拉第效率(0.055%);引入交流磁场后,Fe2O3材料的氨产率(3.67×10-10mol cm-2s-1)比不施加磁场时提高了约2.26倍,当磁场强度为196m T~3.43m T时,NRR的氨产率降低。主要原因为:第一,0m T~1.96m T的磁场对HER起到了抑制作用,因而对NRR起到了促进作用故而NH3产率增高,而1.96m T~3.43m T时,磁场不再进一步抑制HER,因次不再进一步促进NRR;第二,外加磁场产生的洛伦磁力和开尔文力使得工作电极上的电解液产生了额外的对流,从而产生了磁流;第三,磁场增强了Fe2O3中电子的能态,同时诱导电极附近的磁流体效应,促进催化过程中的电荷转移,促进了阳极产生的H质子转移到阴极与活化N结合,从而促进了产氨。(3)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NFO@Fe-BTC复合材料,其中NFO@Fe-BTC-1的NRR活性最大,在-0.376V(vs.RHE)时有最高的氨产率(1.91×10-10mol s-1cm-2)和法拉第效率(1%);引入交流磁场后,当磁场强度低于0.406m T时,交流磁场对催化剂的NRR行为起到促进作用,在磁场强度为0.406m T时,由最高的氨产率(2.45×10-10mol s-1cm-2)和法拉第效率(1.02%),分别为不施加交流磁场时的1.2倍和1.1倍。这种现象主要由于第一,交流磁场抑制了HER,进而促进了NRR;第二磁场促进阳极的氧化反应使得阳极产生的H质子增多,因而到达阴极与活化N结合形成NH3的机会也增多;第三,磁场促进了电荷的转移,因此电解液中的H质子移动速率加快,与不施加磁场相比,NH3产率因此也增大。
其他文献
重车的反复作用会对桥梁结构造成不可恢复的累积疲劳损伤并降低桥梁的耐久性。此外,车辆超限通行将进一步造成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劣化并缩短桥梁使用寿命,导致桥梁维修加固费用增加。因此,确定合理的桥梁限载值对于提高桥梁安全性能及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中小跨径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车辆限载问题,考虑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桥梁维修加固的经济性开展了车辆限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四个部分:(1)采用数理统计
超高层建筑基频低、阻尼小,极易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发生大幅振动,明显增大设计风荷载,并对居住舒适性产生影响,需采取措施减小其风致响应。已有研究表明:空气动力学措施是减小高层建筑风致振动响应有效措施,具有性价比高、易于操作等优势。人们常采用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方法研究空气动力学措施的减振效果,但以单自由度气弹模型为主,对超高层建筑的动力特性(包括阻尼比、振型等)模拟精度不高。例如模型阻尼比常在2%以上,而实
工程实践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达标和混凝土腐蚀老化的问题屡见不鲜,如何准确、快捷地检测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腐蚀残余强度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传统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检测方法存在易造成结构损伤、操作复杂、设备昂贵、精度低等缺点,而混凝土腐蚀残余强度检测对环境要求较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本文提出了基于Faster RCNN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腐蚀残余强度进行评估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F
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桥面能够增加钢桥面刚度、降低应力幅,有效解决了钢桥面板疲劳开裂以及柔性铺装早期病害两大难题,但仍存在着铺面层容易损坏的问题。环氧沥青具有强度高、温度稳定性好、粘结力强等优异性能,其使用寿命远远大于普通沥青。若将环氧沥青用于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的铺面层和粘结层,将大幅提高铺装层的耐久性,进一步发挥组
近年来,石墨相氮化碳(g-C3N4)因其成本低、绿色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但单一块状g-C3N4具有高电荷复合率、低比表面积和低氧化还原电位的缺陷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剥离块状g-C3N4制备二维(2D)g-C3N4纳米片可以扩大比表面积,丰富活性中心和缩短体积扩散长度。然而,单一g-C3N4纳米片去除污染物的效果远远不能满足光催化去除污染物的要
实现铂(Pt)原子利用率的最大化对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工业规模商业化至关重要。对于Pt纳米颗粒来说,其比活性随尺寸减小而单调减小,尺寸优化受到尺寸效应的限制;但是对于直径小于3 nm的超细Pt基纳米线(nanowires,NWs)来说,其比活性随直径减小而提高,受尺寸效应限制较小。而目前,对于Pt基纳米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升其氧还原反应(ORR)性能,对于提升其性能的主导因素以及异
随着世界上钢结构在建筑领域占比越来越大,许多已服役的钢结构建筑由于服役环境、自身缺陷、荷载变更等原因出现了许多安全隐患,因此急需对有缺陷的钢结构进行加固。目前已有多种加固钢结构的方法,其中增大截面加固法运用较为广泛,多采用普通的混凝土对型钢进行外包裹加固,但由于粗骨料的存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不易振捣、粗骨料难以均匀分布等问题,并且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到了型钢初始应力的制约,因此加固效果难以达到理想
众所周知,工程结构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确定性分析方法难以衡量这些不确定性对结构性态的影响。结构可靠度分析为不确定性在工程结构系统中的传播和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手段。另外,由于工程结构在服役期间所处环境的复杂性,结构参数和荷载随时间不断变化,这导致结构可靠度亦随时间不断变化。因此,工程结构的时变可靠度分析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结构时变可靠度分析方法中,基于极值分布的方法在工程中被广泛采
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清洁能源的发展,而电催化转化技术作为发展可持续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备受人们关注。二维纳米材料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电催化过程中可以提供较多的活性位点,从而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此外,二维纳米材料易于调控的电子结构在电催化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论文探讨了不同的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制约电催化剂性能的
边坡灾害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病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防治难度大的特点,极易造成交通中断、建筑坍塌等严重安全事故,导致重大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传统的边坡人工检查方法存在风险高、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服务于长周期、高频率的边坡灾害调查。本研究利用机器视觉、摄影测量、无人机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智能化边坡灾害监测方法,提出了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重建与灾害识别方法。本文所提出的边坡监测方法将提高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