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e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服务业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服务业FDI于2011年首次超过制造业,服务贸易额自2014年起一直位居世界第二。为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开放,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低端地位,面临“低质低价”的困境,严重制约着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服务中间品的提供部门,服务业开放不仅促进了本国服务业市场的发展,而且能为下游制造业的生产以及出口提供支持。为此,本文研究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对服务业开放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以及制造业提升出口质量、提高出口竞争力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首先,使用2000年到2007年的数据,参考孙浦阳(2018)的方法,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服务业外资参股管制放松来测度服务业开放,并选取回归反推法计算各制造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采用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等实证方法检验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总体影响。其次,通过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从多个角度分析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再次,在影响机制检验方面,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服务业开放是否是通过企业创新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影响;通过调节效应检验管理效率对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有无影响。最后,将研究视角由微观企业转向中观行业,在将制造业行业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进行动态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行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以及资源再配置在其中的作用。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服务业开放推动了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二是服务业开放对国有企业、加工贸易企业、中部地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推动作用更强,通讯业开放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推动作用更强。三是服务业开放可能通过企业创新这一中介推动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同时,企业管理效率越高时,推动作用会越强。四是服务业开放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提高了制造业行业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持续稳步推进服务业外资参股开放政策,第二要使服务业开放与国内市场化改革并行推进,第三要提高服务型中间要素的管理和运作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上,从产业垂直关联的角度出发,研究上游服务业开放对下游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其次,在测度方法上,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服务业外资参股管制放松来测度服务业开放,克服了用服务贸易额和服务业FDI等结果变量测度服务业开放所产生的严重内生性问题,也克服了使用OECD和世界银行的统计指标所存在的服务业覆盖范围窄以及衡量方法主观性强这两方面的问题;再次,在影响机制方面,本文以企业创新为中介,并且以管理效率为调节变量,丰富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机制研究;最后,在进一步分析部分,本文将行业出口产品质量进行动态分解,研究服务业开放是否通过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影响制造业行业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
其他文献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型和支柱型产业,产品应用领域广,产量基数大。21世纪以来,钢铁产业的快速增长满足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要,但同时也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和碳排放重点行业,钢铁产业应强化减排共识,承担减排责任,为我国总体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出应有的贡献。“双碳”目标背景下,分析钢铁产业的碳排放脱钩状态,探讨钢铁产业碳减排路径,对钢铁产业科学制定碳达峰、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贫穷落后到经济赶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国腾飞令世界瞩目。但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生态环境频频发出警告,昭示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正在不断凸显激化,过往依托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不是长久之计。环境资源作为公共物品,其具有的外部性特征要求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环境规制通过施加外在约束压力推动产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
学位
从开设经济特区、开放沿海经济区到积极寻求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再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践行,中国越来越深地融入了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在深入地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之中的同时,我们更需要了解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而在全球价值链嵌入所带来的众多影响之中,人力资本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而现有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贸易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或是全
学位
近些年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界限逐渐模糊化,并呈现出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发展趋势。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寻求转型契机的突破口,通过强化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服务功能来塑造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而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不竭源泉,本文试图探究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以期为制造业突破发展瓶颈和推动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和现实的依据。本文首先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引出本文的核心问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由高速增长发展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保护问题愈发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环境规制作为一种约束性力量,对保护绿水青山、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支撑、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路径。本文将以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水平为机制变量来研究环境规制对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在对环
学位
中国的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迅速崛起,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大量以环境换经济的情况,这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显然是不合理的,各行业如何实现绿色增长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强烈关注。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服务业的贡献占比已经超过了50%,服务业通常被认为是“绿色的”、“无烟的”产业,但实际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产生的能源浪费和碳排放问题已经不容忽视,此时通过提高
学位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最惠国条款(以下称MFN条款)所造成的反垄断案例引人深思,其带来的限制竞争的效果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监管机构的重视,并且MFN条款作为一种纵向约束,却能够产生横向合谋的效果,监管应将其按照纵向协议进行责任认定还是按照横向协议进行审判始终存在争议。但是有一点值得肯定,无论是传统经营模式还是互联网经济环境,MFN条款的反垄断问题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分析,以证实相关市场的反竞争效
学位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与东盟国家、与俄罗斯和巴西等国的贸易成为新的增长点。从中国政府政策导向来看,一是持续鼓励扩大进口;二是持续鼓励以企业为主体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多元化市场有助于避免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的风险,但是国际市场越多元化对企业作用就越好吗?事实上,已有文献研究表明企业倾向于从同一个国家进口,且从同一个国家进口制造品和服务品的企业生产效率往往较高,然而这些研究仅是基于比利时的
学位
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自此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拉开了序幕。近十年来,自贸区建设如火如荼,从初期萌芽于东部沿海到如今东中西部全方位覆盖,其在经济、贸易方面的带动作用显著,也促进了地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其中第三批自贸区中,除了浙江、辽宁两个沿海省份,其余五个都是位于中西部的内陆省份,包含河南、湖北、陕西、四川和重庆五省市在内的十个片区。从沿海深入内陆,这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尝
学位
2010年,我国的制造业规模跃升为世界第一,首次超越了美国。然而,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特征不容忽视,要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需要依赖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是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途经之一。与此同时,我国的进口贸易正在快速发展,主动扩大进口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扩大进口,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国际进口博览会,2020年我国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