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入的现状分析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o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输入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外语界的充分认可,然而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中所遇到的文化一直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误认为仅仅是欧美国家的文化,完全与中国文化隔离,直到―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提出才真正给外语界敲响了中国文化缺失的警钟。从2003年开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才真正被列为教学目标。十多年已过去,英语教学中文化观是否有所转变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中国文化是否得到了重视呢?课标和教材是否相应地得到了完善?有关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教学现状又是如何呢?  上述一系列问题正是笔者的思考,也是笔者写此篇论文的目的所在。带着问题,笔者以郑州市第五中学高一年级的师生为研究对象,经过半年的调查研究和课堂跟踪观摩,对他们正在使用的人教版 NSEFC教材以及该教材的课程标准进行仔细研读和分析,以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本论文以跨文化交际建构理论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为理论框架。研究结果表明:  课程标准方面:课程标准对中国文化的界定很模糊,可操作性不强;  教材方面:教材中出现中国文化的次数和数量很丰富,但是缺乏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  教师方面:教师本身对中国文化的掌握存在一定欠缺,自身文化还不够系统,漠视中国文化,存在只重视欧美文化的错误性认识;  学生方面:部分学生严重缺乏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和对中国文化的敏感度,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很差,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忽略了本土文化。  因此,本研究认为,从大环境入手,利用媒体和多方面渠道给师生补充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意识。关于中国文化的缺失,教育部门应从课程标准、教材、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不断进行完善。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反映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表达方法与背景知识,逐渐培养他们发掘中国文化的自觉性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敏感性。多渠道扩展和挖掘教学素材,为学生多补充―能量‖。作为学生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多思考,多阅读,多表达。
其他文献
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给傅抱石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也给他的学术研究和绘画创作带来相应的深刻影响。傅抱石难抵特定的时代主流话语的影响与干预,逐渐调整观念,皈依现实主
期刊
期刊
(清)钱大昕《音韵回答》说:“声音在文字之先,而文字必假声音以成,综其要,无过叠韵双声二端”(陈光磊,1998:67)。从魏晋时陆机的《文赋》到南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都强调文学创
《占有》是当代杰出英国女作家A.S.拜厄特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发表于1990年并一举夺得当年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它讲述的是现代两位学者在合力追寻维多利亚两位诗人之间一段隐
期刊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折射出鲜明的文化特色。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委婉语的使用自然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由于这些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与英语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