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花园》的生态解读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w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 Ewan)是当今英国文坛最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描写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引起读者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注。《水泥花园》(1978)普遍被认为是麦克尤恩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四个孩子在父母去世后,与外界隔绝,在孤岛似的房子中生存的故事。小说中对孩子们变态行为和扭曲性格的描写骇人听闻,这也成为评论界热议的焦点。本文尝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此进行解读。本文以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为切入点,主要以阿伦·奈斯(Arne Naess)深层生态学的生态平等主义理论和自我实现原则为理论指导,研究小说中所展现的扭曲的家庭关系﹑生态环境失衡﹑以及孩子们自身发展的不和谐,揭示了麦克尤恩希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能不断完善的生态思想。本文首先探讨小说中夫妻之间的关系以及父子之间的关系。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物质生活富裕,但却使人变得越来越冷漠,最终导致人与人关系发生扭曲。从生态角度来看,人类本身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与人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的。但是,小说中描写了不平等的夫妻地位,以及父亲和孩子之间的亲情隔阂,这些导致了家庭生态关系的失衡。本文其次讨论小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注重经济的发展,忽视了自然本身的内在价值,从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失衡。小说中所呈现的以父亲为代表的城市居民对土地的肆意开发占用,以及对象征自然的花园的破坏,是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表现。论文最后分析了小说中孩子们自身发展不和谐的现象。冰冷的家庭环境和失衡的自然环境,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他们出现了精神危机和异常的行为。通过在《水泥花园》中向读者呈现出不平等的夫妻关系、冷漠的父子关系,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以及孩子们自身成长的不和谐,麦克尤恩期望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引起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发展和谐的关注,最终实现建设和谐生态家园的美好理想。
其他文献
该文是一项关于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语方的调查研究.语言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维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任何语言教师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诸如选择和组织
《最蓝的眼睛》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这部创作于妇女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小说,使莫里森作为一个有才华的美国黑人女作家而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小
交通工程对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有着较高的合格率指标要求.结合交通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分析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施工工艺和合格率标准要求,总结提炼有效提高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合格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最为著名,最富有争议,最广为翻译的小说.读此书让读者重新经历了一种艺术表达之美.在书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骑墙的人物——亨伯特·亨伯特.他以作者的口吻
用一步法制备了氢化松香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酯化物,结果表明,以对苯二酚为阻聚剂,氧化锌为催化剂,用量为氢化松香的1%,反应温度240℃,氢化松香与HEMA的摩尔比为1∶1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中具有进步倾向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经过四十年的写作事业中,他的作品包括小说、中短篇小说和非虚构文学作品都闻名于世界,一些作
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与转换从本质上讲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化信息转移到另一语言中去是翻译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翻译将不可避免的遇到文化的解
语言在外语课堂中既是教学媒介,也是教学内容,这一双重作用使得外语课堂中的授课语言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论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课堂
论文对威廉·福克纳小说中父权制度统治下的女性人物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她们所遭受的不幸和进行的抗争.该文着重分析了《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和《圣殿》三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