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时宫外治疗对先天性膈疝预后的影响以及COVID-19疫情对先天性膈疝诊疗的影响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ge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缺陷是备受政府和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对出生缺陷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救治能力,可对目前三胎国策的实施提供医疗技术支撑和保障,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一种严重的出生缺陷,是国际上出生缺陷疾病研究的热点,其主要成因是胎儿膈肌发育不完整,使得腹腔内脏器进入胸腔压迫肺脏。CDH发病的遗传因素占10%,80%以上并未找到明确病因。过去,受限于对CDH的认识不足、新生儿手术等救治手段尚不成熟等原因,CDH的病死率在30%以上,重症CDH的病死率可达70%,引产率高达61.5%。近年来随着产前诊断技术、遗传筛查技术的推广以及重症监护技术和手术方式的进展,极大地提升了CDH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在临床实践中,成功行先天性膈肌修补手术的患儿,经过术后呼吸功能锻炼及长期随访,其远期预后可以达到与健康同龄儿相仿。CDH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胎儿肺发育不良。因其发育过程中,腹腔内脏器疝入胸腔后压迫肺脏,影响支气管分支分化,小动脉数量减少、管壁增厚,致使肺发育不全、肺血管发育异常,最终表现为新生儿出生后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患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体循环血液流经未闭合的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形成右向左分流,使新生儿呈持续处于胎儿循环状态,最终引起低氧血症、呼吸循环衰竭、患儿死亡。因此,如能对CDH患儿进行早期精确的诊断评估,及时干预与治疗,将为这类患儿带来更多生存的机会。产时宫外治疗(Ex 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是一种在分娩时通过维持胎盘循环,为新生儿提供心肺支持的技术。EXIT程序的优势在于,在胎盘循环支持下让医师有足够的时间执行一些挽救生命的操作,如支气管镜检查、喉镜检查、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术等,甚至插管行ECMO治疗,在分娩时给予患儿安全的气道保护,减少发生缺氧、酸中毒甚至缺血性脑病的相关风险。国际上已有研究支持将EXIT应用于CDH患儿救治是安全可行的,美国费城儿童医院Foglia教授团队的研究显示EXIT组患儿的第一次测量血红蛋白含量及生后一小时平均动脉压等短期指标优于对照组患儿。但至今尚无研究探讨EXIT-气管插管(EXIT-to-Airway)是否可以改善CDH患儿的生存率及复发率等预后指标。本论文第一部分首次评估将EXIT-气道建立(EXIT-to-Airway)用于新生儿膈疝对患儿预后的影响。通过对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中22例产前诊断为先天性膈疝、经评估病情较重、出生后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应用EXIT,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相关参数、临床结局等资料进行比较。共95例纳入研究,获随访6个月至10年。EXIT组共22例,其中21例接受手术治疗,存活19例(术后存活率为90.5%);非EXIT组共73例,其中60例接受手术治疗,存活43例(术后存活率为7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行产时宫外治疗[OR=0.104,(95%CI:0.022-0.493)]、产前诊断时间[OR=0.863,(95%CI:0.783-0.952)]与肝脏疝入胸腔[OR=9.657,(95%CI:3.094-30.137)]三个因素为先天性膈疝患者预后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ROC曲线结果可知,产前诊断时间最优诊断效能对应的cutoff值为24.5周。最终结论为EXIT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先天性膈疝新生儿患者预后,产时宫外治疗、产前诊断胎龄及肝脏疝入胸腔是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预后相关因素。由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显著差异可能会导致选择偏倚,根据出生时是否行EXIT将患儿分为EXIT组和非EXIT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可最大限度降低其他可能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的干扰,我们希望借此模拟RCT的研究条件,进一步探讨EXIT对CDH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本论文第二部分通过回顾性分析1992年9月至2021年6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16例CDH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出生时是否行EXIT将患儿分为EXIT组和非EXIT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PSM),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EXIT对患儿生存的影响。研究期间30例患儿接受EXIT,86例被纳入非EXIT组。临床数据经PSM处理后,两组的存活率分别为 82.76%(24/29)和 48.28%(14/29)(P=0.006)。EXIT[OR=0.083(95%CI:0.013-0.525),P=0.008]、肝脏疝入胸腔[OR=16.955(95%CI:2.342-122.767),P=0.005]、诊断时胎龄[OR=0.662(95%CI:0.497-0.881),P=0.005]是所有 CDH 患儿的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有99名患儿接受手术治疗。经PSM处理后,EXIT组和非EXIT组的术后生存率分别为84.6%(22/26)和76.9%(20/26)(P=0.754)。肝脏疝入胸腔[OR=10.451(95%CI:1.641-66.544),P=0.013]和诊断时胎龄[OR=0.736(95%CI:0.577-0.938),P=0.013]是CDH患儿术后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最终结论为对于先天性膈疝新生儿,EXIT是安全可行的,具有降低死亡率的倾向,且不会造成相对于标准剖宫产手术更多的并发症。过去三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也是目前全世界关注的最重要议题。对潜在感染风险的担忧及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可能会导致常规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在疫情期间,小儿外科医生应该如何应对疫情对医疗工作的影响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论文第三部分通过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执行一定的防护措施对先天性膈疝患儿救治的影响。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入院的先天性膈疝患者的数据;对照组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入院的先天性膈疝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数据。结果显示,疫情期间,41名产前诊断的先天性膈疝患者转运至我院,40例接受手术治疗,转运至我院并进行治疗患者数量较疫情前增加24.2%。疫情期间患者的总存活率,术后存活率及复发率分别为85.4%,87.5%和7.3%,对照组分别为75.8%,83.3%和9.1%,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疫情期间收治的CDH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院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截止本文撰写时,本科室没有患者或医务人员感染SARS-CoV-2。我们的数据表明,在SARS-CoV-2大流行期间实施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及适当的筛查和病例评估,对患儿预后没有负面影响。我们希望借此为处于抗击疫情前线的全球小儿外科医生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其他文献
CRISPR/Cas(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associated)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基因编辑系统,也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基因组编辑工具,但是由于在基因编辑过程中存在DNA双链断裂导致的基因编辑产物异质性以及染色体不稳定性等问题,研究人员将产生DNA单链断裂的Cas9切口酶与脱氨酶或者逆转录酶融
学位
电子病历中的表型描述大多为非结构化的自由文本,无法直接用于临床研究。电子病历的深度表型表征算法可以高保真地结构化电子病历中的表型信息,日益成为医学信息学界的研究焦点。我国拥有丰富的电子病历资源,然而由于中文医学本体不完善以及细粒度标注数据的缺失,发展中文电子病历深度表型表征算法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种低资源条件下,探索如何利用有限的细粒度标注数据集开发出具有泛化能力的中文电子病历深度表型表征算法,具
学位
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医药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十年来,免疫疗法已成为肿瘤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它有效改变了目前肿瘤的临床治疗模式。与传统的放疗、化疗、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法不同,免疫疗法在消除原发性肿瘤的同时,还可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虽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以PD-L1/PD-1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CAR-T细胞治疗为代表的肿瘤免疫疗法在临床上取
学位
期刊
第一部分超声引导动态针尖定位法穿刺置管与桡动脉深度和直径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追踪(dynamic needle tip positioning,DNTP)法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和操作时间与桡动脉直径和前壁深度的相关性及其分界值。方法:从机构数据库中提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期间采用DNTP法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特征、桡动脉超声影像学特征和穿刺置管记录。进
学位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肿瘤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同时各种计算模型的开发,使肿瘤高通量测序数据中有效信息的提取更加方便快捷。本论文将从以下两个工作阐述高通量测序数据和深度学习模型在肿瘤中的研究与应用。本论文第一个工作是对黑色素瘤的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分析,探究黑色素瘤肿瘤微环境特征与分子特征之间的关联。黑色素瘤是恶性皮肤癌中一种,具有很强的转移性。肿瘤微环境涉及到肿瘤组织中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情况,
学位
固有免疫系统是机体应对病原体入侵或外界刺激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机体防御体系的一把双刃剑。模式识别受体通过激活免疫信号通路促进抗病毒基因和炎症基因的表达,帮助机体清除感染或受损细胞。但是,过强的免疫应答会诱发免疫损伤,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在固有免疫系统中存在重要的调节因子既能促进机体抵御病原体感染,又可以协助机体维持免疫平衡。在免疫系统中,长链非编码RNA以多种方式调控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
学位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是细胞内重要的代谢调节物质。同时,在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中GSH水平显著升高,利用这一生物学特点,研究者可以设计GSH响应型药物递送系统,也可以通过降低肿瘤细胞内的GSH水平来辅助其他抗肿瘤疗法,如逆转肿瘤细胞化疗药物耐受、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以及联合光动力治疗进行肿瘤高效杀伤等。但与此同时,细胞内GSH不断
学位
第一部分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onsense mediated mRNA decay,NMD)是机体最重要的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NMD主要识别含有由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或者突变导致的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l codon,PTC)的mRNA并将其降解,从而阻止C端截短蛋白的生成。NMD也对体内约10-20%的正常mRNA
学位
电子病历(Electronichealthrecord,EHR)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因为大多数临床信息(特别是表型信息)都记录在电子病历的自由文本中,但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当前,深度表型表征(deepphenotyping)已在高保真地表示电子病历中的表型信息方面显示出其优势。深度表型表征电子病历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系统性工程,完全依赖纯人工的话会非常耗时耗力。智能标注工具在释放电子病历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