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 : 35次 | 上传用户:scf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基础性、先导性和保障性的产业,其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输过程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各种运输方式逐渐形成了有机结合、分工协调、彼此影响和作用的综合运输体系。由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协作组成高效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既是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处于不断演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一批区域陆续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区域,区域经济板块的空间结构变化和重组、重构需要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并及时跟进,以更好地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基于此,本文选择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这一现实命题作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交通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查阅和搜集已有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利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综合梳理与归纳论证等相关研究方法,试图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梳理提炼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其内在的机理和优化的途径。同时通过研究综合运输体系基本要素、流动要素和典型交通通道的变化所引发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现象,进一步挖掘和总结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影响和作用的一般规律。总体来看,形成了以下结论:(1)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联关系。一方面,交通运输通过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吸引人口与城市集聚等途径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产生影响和塑造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空间格局的演变对交通运输也会产生反馈作用,引导交通运输向着布局合理、分工合作、网络化、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可以说,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2)综合运输体系应从时间和空间两个主要维度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时间维度上看,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线路结构和协同关系的综合运输体系;从空间维度上看,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特点和未来布局趋势要求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综合运输体系。(3)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可达性和运输效率是综合运输体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就它们内部的关系看来,三者之间是一种逐层作用和梯度推进的关系: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区内和区际的交通可达性,交通可达性影响运输效率。三者既各自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又共同影响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和发展。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作用于区域经济的节点和域面等影响和塑造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交通可达性通过影响企业运输成本、改变产业空间集聚形态、推动产业要素扩散、引变城市空间格局等方面来影响和塑造区域经济空间格局;运输效率通过改变运输费用、引导产业改造升级等影响和塑造区域经济空间格局。(4)从要素流动视角来看,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作用的动力机制主要分为动力生成机制和动力传导机制。其动力主要源自生产力进步和交通系统内部交通技术的发展,并在政府管制和市场发展的客观背景下形成综合运输体系。综合运输体系通过动力机制的时空收缩效应引导区域要素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流动,形成“交通经济带”,进而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产生塑造和影响。(5)不同层面的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和塑造产生的结果有所不同。从我国的整体层面分析,综合运输体系起步较晚,仅仅经历了半个世纪多的进程。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综合运输体系的不同运输方式得到的重视和发展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别,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和影响的大小就有所不同。本文在梳理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和研究需要对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做了“四个大区”的划分,并采用了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GDP总量、人均GDP、虚拟变量(DUM)五个测度指标,使用面板数据(1978-2011的统计数据)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有明显的影响和塑造作用,按照影响的大小“四个大区”依次排列为: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此外,本文还使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单一年份(2011年)的分析验证。在中观层面的省域尺度上,以山东省为例,采用县域可达性指标对全省91个县域的可达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山东省91个县域的可达性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0.349,指数极差为5.45。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山东省县域可达性的强弱与沿海经济带、济南都市圈等区域经济板块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山东省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板块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6)交通通道是在“点-轴”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交通线路,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脉络”。在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由于具有快速、高效、节点少、相对封闭的特点和优势,能在既定空间范围内快速完成客货等要素的空间位移,得到了各地区的高度重视,形成了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典型的“双高”通道。“双高”通道对产业要素流动、人口迁移、城镇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较其它运输方式更能体现出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和塑造作用。本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确立了全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和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国内外研究述评。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梳理了相关研究的理论进展,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析和总结,归纳出了研究的发展趋势、结合点和主要方向。第三部分: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主要梳理了国内外部分学者对综合运输体系、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代表性的认识判断和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概念、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研究了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适应性,并给出了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第四部分: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和动力机制。从宏观经济视角、基本要素视角分析了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从要素流动的视角分析了动力机制,三个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层面构建起了后续研究的基础框架。第五部分:典型交通通道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与塑造。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例,研究了典型交通通道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和影响。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以其快速、封闭性强、节点少的优势快速拉动了沿线区域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引发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总量的增长,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快速演变。研究认为,典型交通通道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与塑造具有非常显著的拉动作用。第六章部分:实证研究。以我国作为大尺度宏观区域、以山东省作为中观尺度区域进行了区域实证研究。分别从总结回顾我国和山东省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历程开始,分析了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发展现状,讨论了不同尺度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格局的作用与影响,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第七部分:综合运输体系优化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前面研究的分析总结,结合我国交通运输业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提出了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发展思路以及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展望。通过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的整体总结和概括,提出本论文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的贡献、得出的结论和后续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2009年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和2010年证监会明确允许符合6大条件的境内上市公司可以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的规定颁发,分拆上市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分拆(carve-outs)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于中国制造业的化工分销行业随之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中国化工分销行业与国外化工分销行业相比依然存在着规模小,服务水平差,化学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之一。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为几种代谢成
<正>~~
期刊
背景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涵盖了由脑血管病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包括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目的:1、了解目前淄博地区新生儿感染巨细胞病毒(HCMV)的现状。2、比较ELISA与荧光定量PCR两种方法对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3、确定HCMV-DNA检测最佳标本类型。4、
目的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雌激素及其受体相关,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beta,ERβ)为近些年来备受关注的雌激素受体,在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改革开放以来,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11年人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是人均工资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4.48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的相应收入和行业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行业
目的:通过探讨牙周炎患者种植二期术后牙龈愈合达到稳定的时间,为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提供指导。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在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已植入植体并达到骨结
税务稽查是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的强有力手段。我国自1996年实行新税制改革并推行新征管模式以来,税务稽查虽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以盐城地税税务稽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