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材多以动植物入药,来源于自然界。由于中药遗传基因多态性,必然产生多样性的中药成分和疗效,因此怎样建立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是近年来中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中药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但由于中药复方为多成分体系,目前对中药复方的研究耗时、耗能、耗力,要全面反映中药在煎煮过程中的成分变化情况非常困难。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进行探讨:
从理论方面:
1.用遗传学、遗传统计学原理,结合生物物理学原理从中药材状态函数的整体性方面进行研究,展开了指纹图谱信息熵与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Hardy-Weinberg 平衡群体投料量。
2.用总量统计矩法、信息熵对整张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探讨复方和单味药煎煮过程中成分信息变化情况,再采用传统的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复方和单味药煎煮过程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以此比较新旧方法。
3.根据已建立好的提取动力学模型求算左金方中主要成分的提取动力学参数。
4.在总量统计矩法研究指纹图谱的基础上,对指纹图谱进行段带分析,比较全方合煎的(λ)T,s,i=1和单味药单独煎煮后加合的(λ)T,s,i=1用它们的差值μ分析复方煎煮过程中成分的变化情况。
从试验方面:
5.用信息熵研究90 株鱼腥草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和各地大黄的指纹图谱,对其信息熵进行统计学处理,表明以制剂控制标准为指标鱼腥草的投料量为29710 株(135.7kg)、大黄为96 份(4802.57g),以化学质量标准为指标的投料量为118840 株(542.8kg)、大黄为384 份(19210.28g)。
6.按传统的方法得到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的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方程求出左金方合煎和黄连单煎时三者的浓度,结果发现三者的含量在左金方中明显比黄连单独煎煮要低,在煎煮过程中各时间点也存在较大差异,最大接近3 倍。而0—120min 各浓度逐渐增大,但120min 后各组浓度都基本达到平衡,这对中药复方的提取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7.对不同提取时间的左金方各主要成分的含量进行多元曲线非线性参数估算,再根据其模型计算出黄连三个主要成分的提取动力学参数。
8.用总量统计矩法和信息熵分析不同提取时间左金方全方和黄连、吴茱萸单煎的指纹图谱,结果发现从10min—120min 内(λ)T,i=1的值和信息熵逐渐升高,说明在煎煮过程中成分被逐渐溶解出来,而在120min以后,(λ)T,i=1值和信息熵变化非常小,说明在煎煮120min 以后成分基本上已经溶解出来,保持稳定。这与传统方法的结果非常吻合。
9.在总量统计矩法研究指纹图谱的基础上,对指纹图谱进行段带分析,比较全方合煎的(λ)T,f,i=1和单味药单独煎煮后加合的(λ)T,f,i=1结果发现煎煮60min 后在指纹图谱的44—46min 段全方合煎比单味药单独煎煮加合后(λ)T,f,i=1差值μ小,说明煎煮60min 后某些成分被抑制了,而煎煮120min 后指纹图谱72—74min 段、煎煮40min 后指纹图谱88—90min 段全方合煎的(λ)T,f,i=1大于药物单独煎煮后的加合,说明全方合煎的成分多,甚至可能有新成分的产生。
以上从理论与试验进行了全面研究,探讨了新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了中药复方煎煮过程中成分信息变化与指纹图谱的关系,为中药复方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