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砂岩中蒙脱石膨胀抑制机理及改性试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huahua7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砒砂岩是一种发育不充分的特殊泥岩、泥沙岩,具有干燥坚硬如石,遇水溃散成沙的特点,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区,因其所分布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当地百姓形容其危害毒如“砒霜”,称其砒砂岩。本文从新的角度认识砒砂岩,将砒砂岩研制成一种环保、经济、具有一定强度、耐水性较好,具有工程应用潜力的材料,探索砒砂岩的资源化利用,建立砒砂岩溃散防治理论及改性材料研制技术,核心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研究了砒砂岩的成因、分布、矿物和化学组成,砒砂岩的矿物组成可分为颗粒物(原生矿物石英,长石等)、胶结物(游离氧化物等)和膨胀物(蒙脱石等粘土矿物)三类。分析了砒砂岩中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的吸水膨胀性,揭示了砒砂岩遇水溃散的原因,描述了砒砂岩物理溃散过程,蒙脱石吸水膨胀及胶结物质遇水丧失胶结作用是导致砒砂岩溃散的主要原因。构建了以颗粒物和胶结物为约束元、膨胀物为溃散元的砒砂岩二元物理模型和力学模型,提出了砒砂岩溃散防治主要以约束膨胀源的膨胀为主的改性思路。通过试验,对砒砂岩的蚀变指数和干燥饱和吸水率、耐崩解性、自由膨胀率等水理性质,以及砒砂岩中蒙脱石的来源、性能参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砒砂岩风化程度较高,化学蚀变指数(CIA)在56.8~67.6之间,干燥饱和吸水率为42%51%,崩解类型为I类崩解,耐崩解指数为2.7%,自由膨胀率在43%左右,是一种耐崩解性很差的中等或强膨胀岩。砒砂岩中的蒙脱石由长石发生化学风化而来,为钙基蒙脱石,白色和红色砒砂岩中蒙脱石的吸蓝量、自由膨胀容、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分别为32.72g/100g和28.21g/100g、5.1mL/g和5.0mL/g、112.7mmol/100g和104.9mmol/100g,分子结构式分别是Ca0.43Mg0.23Na0.15K0.04(Si7.69Al0.31)(Al2.64Fe0.48Mg0.71)O20(OH)4和Ca0.61Mg0.22Na0.09K0.05 (Si7.11Al0.89)(Al2.04Fe1.07Mg0.90)O20(OH)4。研究了离子交换改性对蒙脱石膨胀的抑制效果,提出了蒙脱石离子交换改性电容器模型和晶格离子“二次置换”概念,构建了蒙脱石膨胀抑制阳离子交换序列。离子交换试验结果表明,离子化合价、离子半径及离子表面电荷密度等对蒙脱石水化膨胀有显著影响,蒙脱石膨胀体积随阳离子表面电荷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一价、二价和三价氯盐溶液中,蒙脱石的膨胀体积最小分别为3.31mL/g、2.6mL/g和2.5mL/g。离子表面电荷密度与Zeta电位呈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阳离子表面电荷密度从0.10C/m2增大到0.18C/m2时,Zeta电位从约-18mV增大为5.0mV左右。通过试验,研究了晶格中离子的“二次置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八面体中Mg2+对A13+的取代引起了3624cm-1和912cm-1处Al2OH振动吸收峰强度的减弱或消失,四面体中Al3+对Si4+或Mg2+对Al3+的替代,导致了3410cm-1处Si-OH-Si振动吸收峰强度的增强和峰宽度的增加,以及1032cm-1谱带的振动吸收峰强度的减弱。此外,位于521cm-1和425cm-1谱带分别对应Si-O和Al-O振动吸收峰的强度也都因Al3+代Si4+和Mg2+代Al3+的“二次置换”而明显减弱。通过碱溶蚀试验,研究了碱液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蒙脱石的溶蚀作用。试验结果表明,25℃时,硅、铝、钙的溶出率最大分别为3.91%、5.56%和4.13%,80℃时,硅、铝的溶出率最大分别为19.8%和12.7%,钙的则为1.23%。提高反应温度能够有效提高碱溶蚀效率,使溶液中硅、铝的浓度升高,钙离子因参与反应生成沉淀物质,浓度有所降低。蒙脱石对碱有良好的吸附的作用,蒙脱石在0.1mol/L、0.5mol/L和1.0mol/L的NaOH溶液中时对碱的吸附量分别为52.7mg/g、53mg/g和61mg/g。XRD、TG-DTG. FTIR和SEM-EDS分析结果表明,蒙脱石碱蚀后生成的沉淀物质主要是以水化硅酸钙(C-S-H)为主的物质。研究了不同碱浓度中蒙脱石的溶蚀特征,当NaOH<0.05mol/L时,碱扩散到蒙脱石中,发生物理吸附;当0.05mol/L<NaOH<0.1 mol/L时,蒙脱石发生层间离子交换和晶格间的“二次置换”,硅、铝离子开始少量溶出;0.1mol/L<NaOH(80℃,25℃时为0.5mol/L<NaOH)时,硅、铝离子大量溶出,蒙脱石结构遭到破坏,发生溶蚀解离。建立了蒙脱石碱蚀过程模型,将蒙脱石的碱蚀破坏分为四个阶段:a.离子扩散吸附;b.层间离子交换、晶格离子“二次置换”;c.溶蚀加速阶段;d.结核成垢沉淀阶段。基于蒙脱石离子交换和碱溶蚀改性技术研制了砒砂岩改性材料。改性剂用量、养护龄期、养护条件及粉煤灰掺量对砒砂岩改性材料强度有显著影响。研制的改性材料90天龄期强度可达11.6MPa(干燥)和8.7MPa(饱水),掺粉煤灰(15%)试件为20.3MPa(干燥)和17.6MPa(饱水)。砒砂岩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软化系数在0.65~0.95之间,水渗透系数最小为5.1×10-6cm/s。XRD、FTIR、TG-DTG及SEM-EDS结果表明,砒砂岩改性材料中的水化产物主要是富含硅铝的碱金属地聚物凝胶,水化硅铝酸钙凝胶及类沸石。砒砂岩改性材料的抗氯盐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较好,抗酸侵蚀性能较差。
其他文献
圆锥曲线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它非常适合用于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类比、迁移,数形结合,函数思想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乏是检测学生思维敏锐性、深刻性、批判性的良好材料,但是,学生面对圆锥曲线的相关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特别是在考试场景中,表现得尤为严重,针对学生的这种“窘迫”,笔者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学生对圆锥曲线的相关核心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缺乏整合,没有形成以数学问题为骨干
摘 要:新课程的数学教材重视数学文化,2009年高考数学湖北卷第10题的出现对以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关注以数学史、数学文化为背景的题目,这也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数学文化    ■题目呈现  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故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
期刊
提出将小波消噪、相空间重构理论与LS-SVM相结合,实现变形监测数据的建模及预测。先对变形监测时间序列进行小波消噪;然后用C-C法求出非线性变形数据的最优嵌入维数和时间延迟参数,并对其进行相空间重构;最后采用LS-SVM对其进行建模预测,并与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例表明,基于小波消噪和LS-SVM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国计算机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自21世纪以来,对于科技的发展逐渐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科技不仅能为社会生产力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还能进一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是时代发展潮流的主要动力。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林业市场中的关键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工作质量水平,因此促进提高林业软件技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近些年的发展中,ArcGIS软件逐渐被广大林业工作人员所接受。本文简述了A
详细分析了 2 0 0 1年 11月 14日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前宁夏地倾斜资料出现的异常 ,虽然这次地震距离宁夏较远 ,但由于震级大 ,资料详实可靠 ,异常项次又多 ,故可信度较高。
当年高考与今日高考,有着许多不同之处,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别。
1992年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陈重穆先生、宋乃庆教授主持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改革实验”(简称GX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GX32字诀”——积极前进,循环上
该文介绍了广州新光大桥主拱拱肋整体安装施工技术,对主拱拱肋施工工艺、主拱提升塔施工方案、主拱中段浮运、提升安装、主要施工程序、3大段提升安装工艺保证措施等几个方面
数学复习是中考备考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一个比平时教学更具创造性的活动过程,它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落实,对所学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通过对知识内容的归纳,可使学生掌
为了与实际观测资料对比 ,用线弹性理论位错公式算出了各种断层的地震应变变化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归纳了一些特点 ,阐明了理论应变变化量级与其最大传递距离的关系。分析表明 :对于一定震级的地震 ,当断层出露地面、倾角为 4 5°、并且为倾滑运动时 ,一定量级的应变变化传递的距离最长 ;其中一个主应变传递得最远 ,其次为体应变 ,再其次为最大剪应变 ,另一个主应变的最大传递距离最短 ;泊松比和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