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玛草蛉幼虫人工饲料及种内竞争规律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owei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蛉属昆虫纲脉翅目,为重要捕食性昆虫,世界已知86属1350种。我国草蛉资源丰富,已记载18属共109种,且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大,捕食害虫范围宽,是可用于防治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由于具繁殖力强、搜寻能力强、捕食量大、捕食害虫种类多等优点,黄玛草蛉Mallada basalis(Walker)成为可被利用的生物防治因子的潜在价值很高。如何高效大规模生产草蛉是利用草蛉进行生物防治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草蛉饲养方法耗时而且成本高,草蛉幼虫互残行为也是严重影响到繁殖规模和成本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发一种适合黄玛草蛉大规模繁殖的人工饲料,并且通过研究饲养密度、饥饿程度、食物类型及数量、温度、湿度、光照等多个因子与黄玛草蛉幼虫互残行为的关系,阐明黄玛草蛉种内竞争规律,为大规模繁殖和释放应用该草蛉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配制出多种人工饲料配方,并研究明确了取食这些人工饲料黄玛草蛉的发育和繁殖规律
  以鸡蛋、蜂蜜、海水螺旋藻、海藻糖、啤酒酵母粉、山梨酸钾、维生素、柞蚕蛹血淋巴、柞蚕蛹浆和蔗糖等为组分配制了5种人工饲料配方AD1~AD5。研究发现黄玛草蛉幼虫取食饲料AD2,雌性成虫不产卵,说明AD2不适合用于繁殖该虫;取食AD1、AD3、AD4和AD5,该虫均可正常发育和繁殖,但是以AD5饲养的后代出现了明显退化;AD1和AD4的饲养效果均较好,与AD4相比AD1不含海水螺旋藻成分。因此,从饲养效果和成本考虑,5个配方中AD1最优。
  系统评价了5种配方饲养对黄玛草蛉后代主要生物学参数的影响。以AD1、AD2和AD3这3种人工饲料饲养,草蛉F1代3龄幼虫发育历期AD1(4.48 d)显著短于AD2(6.92 d)或AD3(5.68 d);F1代成虫寿命差异显著,AD1(39.40 d)和AD3(30.11 d)明显长于AD2(4.75 d);AD1处理F1代雌成虫产卵期(22.70 d)显著长于AD3(5.25 d);AD1处理日产卵量(16.41粒/雌成虫·天)和单雌产卵量(476.67粒/雌成虫)显著大于AD3(3.11粒/雌成虫·天、19.75粒/雌成虫)。AD1处理F1代卵孵化率和化蛹率(100%、63.30%)都显著大于AD2、AD3。AD1处理F2卵孵化率(70.40%)明显高于AD3(63.0%)。以AD4饲养的黄玛草蛉F1代1龄幼虫、2龄幼虫、蛹以及F2代卵、2龄幼虫发育历期都显著短于AD5;F1代成虫寿命、F2代成虫产卵期,AD4都显著长于AD5;F1代雌性比例、F1代日产卵量、F1代单雌产卵量、F1代羽化率、F2代日产卵量、F2代单雌产卵量、F2代化蛹率和F3代卵孵化率,AD4都显著大于AD5。另外,以AD5饲养的黄玛草蛉,F1代2龄幼虫、3龄幼虫发育历期(4.70 d、4.92 d)显著缩短于F2代(9.00 d、8.64 d);产卵期F1代(31.57 d)显著长于F2代(20.80 d);F2代单雌产卵量(189.20粒/雌成虫)显著少于F1代(307.14粒/雌成虫)。
  2.观察明确了食物、背负物等对幼虫间残杀行为特性的影响
  在食物充足和没有食物的情况下黄玛草蛉1、2和3龄幼虫均有互残习性。幼虫会残杀体型相似或体型较小的幼虫,平均互残时间为54.43 min。残杀结束后残杀者可能会把被残杀者的残壳背负于背部。
  观察了以棉花球、纸屑、草蛉蛹壳为背负物、以米蛾卵为食物条件下幼虫间残杀行为特性。同样三种背负物条件下,提供充足食物时黄玛草蛉总互残死亡率为32%~44%,没有食物时总互残死亡率均明显升高(68%~76%),且不同种类背负物对黄玛草蛉总互残死亡率没有影响。不同背负物处理后不同天数黄玛草蛉幼虫互残死亡率差异都显著,食物充时互残死亡率第7天左右最高,没有食物时第3天就达到最高。不同背负物条件下,食物充足时黄玛草蛉幼虫历期之间差异不显著,为9.18~10.10 d;没有食物时幼虫寿命之间的差异显著,当背负物为草蛉蛹壳时幼虫寿命最短,仅为3.20 d,而对照的幼虫寿命最长,为4.60 d。
  3.揭示了在提供食物情况下黄玛草蛉幼虫种内竞争规律
  提供食物情况下,不同饲养密度、食物类型(米蛾卵、萝卜蚜和人工饲料)及数量、温度、光照条件下黄玛草蛉总互残死亡率变化明显。随着黄玛草蛉幼虫饲养密度、温度或光照时间的增大,总互残死亡率呈先上升后趋于平缓的趋势。随着食物量(米蛾卵、萝卜蚜和人工饲料)的增加,黄玛草蛉总互残死亡率都是呈先下降然后趋于平缓的趋势。但是0~24 h饥饿时间或40%~80%湿度对黄玛草蛉总互残死亡率没有影响。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温度的升高或光照的延长,幼虫发生互残死亡的天数呈上升趋势。随着米蛾卵量或萝卜蚜量的增加,幼虫发生互残死亡的天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在以上各种处理后不同天数,黄玛草蛉幼虫互残死亡率差异都显著,第7天左右最高,幼虫到化蛹前都有可能因发生互残而死亡。以不同数量3种食物饲养的黄玛草蛉,互残后残存个体羽化率以0.03 g食物量时羽化率最低,以0.15 g食物量时羽化率最高。15~35℃温度下随着温度的降低,黄玛草蛉残存个体的幼虫历期逐渐延长(7.60~35.40 d);当温度为15℃和35℃时,黄玛草蛉蛹不能羽化,20~30℃下随着温度升高,蛹历期逐渐缩短(10.00~21.00 d);当温度为15℃和35℃时,羽化率最低,为0%;当温度为25℃时,羽化率最高,为63.33%;当温度为20℃,雌性比例最低,为6.66%;当温度为25℃时,雌性比例最高,为63.33%。0L:24D~24L:0D光照下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草蛉残存个体羽化率逐渐增大,为51.42%~73.61%;不同饲养密度和饥饿时间下残存个体雌性比例之间差异显著。
  4.阐明了无食物情况下黄玛草蛉幼虫种内竞争规律
  在不提供食物只提供水的情况下,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或温度的增加,总互残死亡率呈先上升之后趋于平缓的趋势;0~24 h饥饿时间、40%~80%湿度和0L:24D~24L:0D光照对黄玛草蛉幼虫总互残死亡率都没有影响。与有食物的情况相比,在没有食物时,各个条件下的总互残死亡率都相对较高。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或光照时间的延长,幼虫发生互残死亡的天数逐渐增多。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饥饿时间的增加,幼虫发生互残死亡的天数逐渐减少。对于不同天数,不同饲养密度、饥饿时间、温度、湿度和光照的黄玛草蛉幼虫残存个体每天互残死亡率之间的差异都显著,在第2~4天达到最高值。0~24 h饥饿时间下的黄玛草蛉,残存个体幼虫寿命饥饿0 h(4.60 d)显著长于饥饿18 h(3.60 d)饥饿24 h(3.00 d)。15~35℃温度下随着温度的降低,残存个体幼虫寿命逐渐延长,15℃下幼虫寿命(6.80 d)显著长于20℃(4.60 d)、30℃(4.00 d)和35℃(4.00 d)。
其他文献
蜂王浆(Royal Jelly,RJ)是由青年哺育工蜂头部咽下腺和上颚腺等腺体分泌的黄白色粘稠浆状物质,是蜂王和3d内工蜂幼虫的专用食物。蛋白质约占蜂王浆干物质的50%,是蜂王浆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82%~90%属于王浆主蛋白(Major RoyalJelly Proteins,MRJPs)。MRJPs是蜜蜂级型分化的关键因子,还有抗菌、抗氧化、抗疲劳、免疫调节及促增殖等多种功效。近年来,本实验室
肥胖及其相关的代谢紊乱困扰着全球约20亿人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尽管,许多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肥胖,但是,长期服用药物会导致不少副作用损害身体健康。因此,开发有效的功能性食品,明确其作用机制,是缓解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有效手段。  原花色素作为第二大类膳食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生物活性。目前,被开发利用最为广泛的是葡萄籽原花色素,其面临获得手段繁琐、产业资源单一
学位
自从2002年在高温加工食品中发现大量丙烯酰胺以来,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丙烯酰胺的研究逐渐由体外转向体内,对丙烯酰胺体内暴露水平、代谢分析方法、生物标志物监测和解毒防护途径的研究成为相关领域科学家关注的重点。本论文系统地研究在动物水平上丙烯酰胺体内短、中、长期暴露水平及儿茶素化学防护下各类暴露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趋势,深入解析在儿茶素干预下丙烯酰胺体内代谢暴露谱的变化
学位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辅酶Q10是最有潜力实现工业化的生产方法,辅酶Q10的医疗价值和保健功能不断得到应用,光合细菌富含辅酶Q10,因此本论文以球形红假单胞菌(R.sphaeroides)1.1737T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和化学复合诱变,先筛选出抗罗红霉素突变株,然后以该突变株为出发菌株,筛选得到耐对羟基苯甲酸的突变株PHBr-2,其辅酶Q10产量可达50.60mg/L。突变株PHBr-2连续传代5次后
非生物胁迫是一个多层面领域,包括环境中不同的非生物因素或胁迫,对各种各样物种施加压力。植物在生命周期中经常要面对多重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它们生长发育。在农业生产系统中,作物生产力可能是最易受非生物胁迫,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作物植株遭受不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的生态学意义十分重要。香稻,一个小但质量最佳的水稻组,因其特殊香气和独有味道举世闻名。香稻多产于亚洲和中东国家,也向全国各地的国际市场出口。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主粮作物,为全球超过50%的人口提供能量来源。但是由子囊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及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oryzae引起的白叶枯病严重威胁着水稻的安全生产。主效抗病基因编码的NBS-LRR蛋白在病原菌侵染诱导的免疫应答中扮演着信息传递的中间受体,直接识别病原菌分泌的无毒蛋白后激活下游防卫反应。水稻抗病基因调控的复杂网络涉及多层次的生理生
学位
本研究对多种C3和C4植物的光合生理指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了比较,考察了转PEPC基因水稻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生理指标、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抗旱性的特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4植物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大于C3植物,细胞CO2同化能力是两者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气孔导度的提高对于进一步加强植物光合能力有积极作用。2.在低光强下,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量子效率差异并不显著,当光强继
学位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对玉米和甜高粱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了盐胁迫对玉米和甜高粱幼苗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光系统Ⅱ对盐胁迫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  1.随盐浓度的升高,玉米和甜高粱株高、生物量、根冠比都呈明显下降趋势。这说明高盐逆境首先伤害根部,抑制根的生长,影响根吸收养分的能力,于是抑制了地上部分的生长。对于玉米和甜高粱两种C4作物,在盐胁迫条件下,生长状况呈下降趋势,但从试验结果看,甜高粱的下降
学位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津圆1号为试材,用50mmol/LNaCl、75mmol/LNaCl对三叶一心期黄瓜幼苗进行处理,同时外施ABA、GA3处理,研究黄瓜幼苗在受到NaCl胁迫时,植株生长状况、体内保护酶活性变化、离子含量及光合特性与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索了外源ABA、GA3对黄瓜幼苗耐盐性影响的生理生化机制,所得试验结果如下:NaCl胁迫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植
学位
由于化石燃料燃烧、森林砍伐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大气CO浓度迅速增加,进而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生态过程产生影响。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大气CO浓度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加生物量的累积。土壤过程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而大气CO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少有报道。本文利用开放式空气CO浓度升高(FACE,Free-Air CO Enrichment)研究平台,研究了在两个N水平、大气CO浓度升高(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