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龄序列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ohnl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重要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其人工林碳源汇的动态变化过程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南部和西部的27块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法与样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杉木人工林乔木层、凋落物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此外,基于样地调查数据,探索环境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以期为评价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和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制定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管理对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林龄序列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6.08~215.40 t·hm-2和22.45~108.58 t·hm-2,随林龄序列递增均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均在35 a以上林分最大、15 a以下林分最小,且二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凋落物层生物量、碳储量变化范围分别为7.41~10.32 t·hm-2和2.12~2.98 t·hm-2,随林龄序列递增均呈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均在15 a以下林分最大,21~25 a林分最小,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层碳储量变化范围为61.70~108.34t·hm-2,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21~25 a林分最大,15 a以下林分最小,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为125.52~211.17 t·hm-2,随林龄序列递增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在35 a以上林分最大、15 a以下林分最小,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性(P<0.01)。这说明杉木人工林各层次碳储量在不同龄组内变化特征不同,总体来看乔木层、土壤层、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凋落物层碳储量随林龄增加而减小。(2)各林龄阶段叶、枝、干、根各部分生物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85~11.94 t·hm-2、3.13~28.92 t·hm-2、28.81~129.94 t·hm-2和9.29~45.30 t·hm-2,碳储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44~6.10 t·hm-2、1.48~14.70 t·hm-2、14.19~64.62 t·hm-2和4.33~23.17 t·hm-2;各林龄阶段叶、枝、干、根各部分的生物量、碳储量均在15 a以下林分最小、35 a以上林分最大,二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林龄阶段均为树干生物量、碳储量最大,根次之。这说明各组分生物量、碳储量总体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各林龄阶段生物量、碳储量均以树干为主,其次为根。(3)各林龄阶段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6.79~170.10 t·hm-2和9.29~45.30 t·hm-2,均在35 a以上林分最大、15 a以下林分最小,且两者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林龄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各林龄阶段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其所占比例范围分别为79.81%~83.35%、16.65%~20.19%;杉木人工林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比值范围为0.196~0.286,其比值随林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这说明不同林龄序列杉木人工林地上部生物量均高于地下部。(4)除26~30 a之外,其余林龄阶段0~50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0~10 cm、10~30 cm和30~50 cm三个土层的土壤碳储量分别占整个土壤层的43.85%~49.98%、35.71%~43.46%、8.20%~14.77%,均以0~10 cm土层为主;26~30 a龄组0~50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三个土层的碳储量分别占整个土层的42.40%、45.37%、12.23%,以10~30 cm为主。这可能是因为26~30 a林龄阶段林内凋落物含量影响了10~30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5)除35 a以上,其余龄组乔木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占整个生态系统的比例分别为25.76%~36.61%、1.26%~3.42%、62.76%~70.81%,以土壤层为主,土壤层碳储量均高于植被层;35 a以上林分各层次碳储量占整个生态系统的比例分别为52.49%、1.05%、49.16%,以乔木层为主,土壤层碳储量低于植被层。(6)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胸径、树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林分密度呈接近显著负相关关系;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全氮呈接近显著正相关关系;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其他因子间无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胸径、树高、林分密度、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控因子,经度、纬度、海拔、坡度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关键因子。
其他文献
教师是培养国家新一代人才的中坚力量,尤其是高校教师,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质量保证者。本研究主要是探究了如何通过继续教育的手段来弥补教师在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本研究从专业化的背景入手,通过文献综述,归纳出近年来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呈现出理论性研究多于实践性研究的畸形研究趋势。通过梳理具有权威的文献资料得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素养、继续教育等相关的
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在中国,直肠癌的发病率约占结直肠癌总发病率的60%,且其临床预后较差。这项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找出直肠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直肠癌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材料和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20842、GSE136735、GSE139814基因芯片数据集,通过GEO2R获得直肠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R包cluster Profiler完成所选差异基因
研究区域气候对当地粮食种植与收获可能产生的影响,探讨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等变化条件与粮食产量品质的相互关系,对于气温和降水等条件下该地区粮食产量品质提高潜力的发掘与模拟,从而使粮食产量增加不间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哈尔滨东部三个县市60年来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并对作物生育期五-九月份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从1959到2018年,哈尔滨市东部的五、六、七、八和九月份的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分别
随着微波功率器件的发展,4H-Si C MESFET器件因其在高功率、高频率和耐高温高压等方面的优良特性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微波功率器件具有越来越大输出功率的今天,其能量转换效率也成为微波功率器件研究的新热点。具有高能效的微波功率器件不仅可以节能环保,还可以降低器件的发热。因此,保证4H-Si C MESFET器件具有良好输出功率的同时,提高其功率附加效率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本文首先利用ADS软
α-乳白蛋白(alpha lactalbumin,α-LA)是乳清蛋白中结合钙离子的主要蛋白,能提高免疫力,具有抗癌、抗微生物的功效。其所含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有助于促进婴儿的神
DNA序列测序技术在遗传信息和基础生物研究上有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DNA序列测序技术问世以来,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DNA测序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基于纳米孔的DNA序列测序是当前最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因其测序速度快、高通量、成本低等特点得到了科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DNA分子在通过纳米孔时,四种碱基分子所产生的感应电流各有不同,通过对产生的电流的分析得到DNA分子的序列,这就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与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对于储能设备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锂离子电池以其容量较高、寿命较长、环境友好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然而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凸显以及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应用于润滑领域的水基润滑剂愈发体现出其优良的特性。然而,水基润滑成膜性能较差,极压性能低等使得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广受桎梏,因此需要在水体中添入表面活性剂来改善其润滑性能。离子液体作为润滑方向的新型材料,不断显现出其强大的性能,另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不同种类的水基润滑剂有着良好的协同作用。本文选取并制备了两种水基添加剂:含氮硼酸酯(BN)和双羟乙基月桂酸(
波罗蜜属(Artocarpus)是桑科中重要的一个属,全球存在52个种,分布于东南亚及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波罗蜜属植物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许多植物在民间常被用作传统民间用药。近年来,波罗蜜属植物因富含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异戊烯黄酮等酚性成分而广受植物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prenylated flavonoids,PFs)是一类结构特殊的色酮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几个异戊烯基单元通过
目的:将桂皮醛制备成水包油型亚微乳以改善其不稳定的缺点,筛选桂皮醛亚微乳(Cinnamaldehyde submicron emulsion,CA-SME)的最优处方,并优化其最佳制备工艺;制备并表征CA-S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