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饲水牛采食行为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ssdd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舍饲水牛采食行为监测系统的建立 为了获得水牛采食行为的详细资料,我们建立了舍饲动物采食行为的半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的传感器部分采用半导体应变片和商品化的称重传感器。采用进口便携式数模转换器,和压力换能器相配套的电子信号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经标准RS232串行通信接口输入IBM兼容型个人计算机,并由相应的软件进行实时处理。该系统可连续提供八路信号输入通道。2.动物采食行为数据采集软件的编制 动物采食行为数据采集软件(FIDAS,Food Intake Data AcquisitionSystem)采用Borland Turbo Pascal 6.0计算机编程语言编写。软件界面设计为DOS运行环境下仿窗口模式的字符界面。软件具有多功能数据采集和运行稳定的特征。FIDAS能够按一定频率连续采集数据,也可以在实时采集数据的同时,对数据作出判别分析,过滤掉冗余数据,使数据简洁。采食数据采用ASCⅡ代码的字符格式(.dat)存盘,并以数据记录的日期取名。文件可以直接导入SPSS、Statistica等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舍饲水牛采食行为特点的研究 采用动物采食行为监测系统,对八头舍饲雄性阉水牛的采食行为进行研究。实验从1996年7月到8月,正式试验为期30天。饲料来源于青干草,自由饮水,圈养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实验动物房。记 张盛友:由饲水*。采食行为M测系统的建)U应用研究录的数据采用 statistica软件(Statistica,Slatsoft,Ttlsa OK,USA)进行数据分析,利用K-111fills快速聚类分析过程对采食行为参数进行分析。采食行为参数主要包括:采食开始时间、采食餐数、每餐持续时间、每餐采食量、采食速率、饥饿率、饱食率。,\头实验水牛每日第一餐开始采食时间相似,并且该餐的持续时间最长,采食速率最快,采食量也最多,结果表明,新鲜饲料对水牛的食欲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傍晚前出现全天第二次采食高峰。饱食率显示,在全天当中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在夜晚达最大值。 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①聚类分析可以作为采食行为数据分析很好的工具;③舍饲水牛的采食行为与同样条件下的奶牛的采食行为相似;③利用舍饲动物采食行为监测系统研究舍饲水牛的采食行为是一种可靠、先进的手段。
其他文献
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鱼源分离株J-1株的W菌毛的表达特性、生化免疫特性和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证明其具有介导细菌粘附宿主细胞的能力,是细菌重要的粘附素,在
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 virus,CSFV)引起猪的一种以稽留高热、广泛出血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CSFV是黄病毒科(Flavivi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可引起仔猪发生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的胃肠炎,也即TGE.该病对2周龄以内的仔猪具有高度致病
壳聚糖是目前自然界唯一含阳离子的可食性动物纤维,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还有调节脂肪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学功效,被认为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本研究将壳聚糖作为免
该实验选用288只1日龄健康AA肉鸡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9组,每组32只,动态研究日粮中不同剂量硒锌互作对肾脏主要抗氧化酶(SOD、GSH-Px及CAT)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终末代谢产物丙二
为了探讨营养状况对家禽下丘脑神经肽Y(NPY)的影响,选取用来自同一父母代的樱桃谷鸭为研究对象,按营养状况分成四组:标准组、低蛋白组、低能量组和禁食组.测定了血清总蛋白、
采用机械分离方法分离未成熟小鼠腔前卵泡用于腔前卵泡体外发育和体外排卵的研究.以α-MEM加亚硒酸钠(4.4ng/mg),维生素C(50μg/ml)、L-谷氨酰胺(2mmol/l)、丙酮酸钠(0.23mmo
脊椎动物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睾丸精原细胞要经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最终分化并发育为精子。睾丸由许多曲精小管及间质组成,每一曲精小管又由各级生精细胞和唯一的上皮细
该文以三龄野生中国林蛙为试材对中国林蛙在休眠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的耗氧量、CO排出量、NH-N排泄量、肝脏核酸、肝糖元、血糖、以及血清蛋白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畜禽共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常给养殖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为此临床上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来控制本病,致使巴氏杆菌耐药性普遍存在,特别是高耐药菌株的出现,导致多数药物对耐药菌的临床疗效降低或无效。为此,我们针对其对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具有极高耐药性这一特点,对中药“连黄”消除巴氏杆菌对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研究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