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SF3在癫痫中的表达及作用的初步研究

来源 :济宁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3(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member 3,IGSF3)在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者术后颞叶皮层标本及海人酸(kainic acid,KA)慢性癫痫模型小鼠脑中的表达情况,及IGSF3下调对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慢性点燃模型小鼠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1.收集8例难治性TLE患者(TLE组)、6例颅脑外伤患者(CON组)术后颞叶皮层组织标本。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IGSF3在TLE组和CON组中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Immunofluorescence,IF)观察IGSF3在TLE组中的分布情况。2.构建KA慢性癫痫模型(KA组),海马内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为对照(con组)。应用WB分别在皮层、海马中检测IGSF3在KA组、con组中的表达情况,应用IF检测IGSF3在KA组海马中的分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GSF3在KA组、con组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的表达情况。3.构建IGSF3干扰慢病毒载体转染小鼠海马DG区,对照组转染同体积的阴性对照慢病毒。转染第14天应用WB检测IGSF3沉默效率。第15天开始行PTZ慢性点燃癫痫模型造模,行为学观察并记录每次注射后每只小鼠癫痫发作最高等级。结果:1.WB结果显示IGSF3在TLE组(n=8)较CON组(n=6)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KA组(n=5)的皮层及海马中IGSF3表达高于con组(n=5,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IGSF3在KA组小鼠海马DG区表达较con组升高(n=5,P<0.05)。2.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TLE组颞叶标本、KA组小鼠的海马中IGSF3均分布在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上。3.WB显示IGSF3干扰慢病毒载体转染第14天可有效敲低小鼠海马IGSF3的表达(n=3,P<0.05)。4.PTZ慢性点燃模型行为学观察显示海马区敲低IGSF3表达可减少小鼠达4-5级发作所需注射次数,并且可提高各时间点发作级别。结论:1.IGSF3在难治性TLE患者颞叶皮层中表达增高。2.IGSF3在KA慢性癫痫小鼠皮层及海马中表达增高。3.在难治性TLE患者颞叶皮层、KA慢性癫痫小鼠海马中,IGSF3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上都有分布。4.慢病毒介导的IGSF3下调可提高PTZ慢性点燃小鼠癫痫易感性,IGSF3可能对癫痫起抑制作用。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某市级精神病专科医院门诊长期服用苯二氮草类药物(Benzodiazepines,BZDs)患者的用药模式及成瘾情况,了解BZDs长期应用的成瘾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BZDs的应用及成瘾情况提供更丰富的临床资料,以便临床医师更合理、有效地使用BZDs。方法:选取2020年7月~12月于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苯二氮草类药物长期使用(≥6个月)患者为调查对象,依据美国医学会精神障碍
学位
目的:探讨抑郁症自杀行为与血清hs-CRP、NLR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分析hs-CRP、NLR在抑郁症自杀行为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及对抑郁症自杀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医师能够尽早预测和识别抑郁症自杀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12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在深圳市康宁医院住院的214例18-55岁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人口学特征资料,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
学位
目的: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其发生发展中起到主要作用。表观遗传修饰是介导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既往研究表明SETD1A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显著关联,但该基因如何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中SETD1A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分析SETD1A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修饰是否与精神分裂症有
学位
目的:甲状腺功能与精神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混杂因素与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方法,探讨甲状腺功能遗传决定因素与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三种精神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6项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作为暴露因素,包括参考范围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学位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静脉注射人肝源性干细胞外泌体(Human liver stem cells-exosomes,HLSC-exo)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差速离心法提取HLSC-exo,Western检测其标志蛋白CD9、CD63的表达,NTA分析粒径分布;将56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Con A组(M组)、HLSC-exo治疗组
学位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总睾酮(TT)的水平,探讨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水平、糖尿病并发症及共患病对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男性T2DM患者554名,问诊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等,测量人体测量学指标如腰围、臀围、身高、体重、血压等,并计算体重指数(BMI
学位
目的:探讨维生素D的生物学作用及对不同器官、系统的作用。调查收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及急诊监护病房(EICU)危重症患者不同数量的25-羟维生素D[25(OH)D维生素D主要活性成分]与原入监护室患疾病危重程度的关联及干预后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对比不同的补充剂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深入了解维生素D与危重症的关系,更好的指导治疗,服务于临床。方法:收集并分析研究对象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营
学位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成骨能力降低的同时成脂分化能力增加,这与肥胖、糖尿病、年龄相关性骨质疏松症以及各种造血系统疾病有关。本研究旨在探索可以纠正脂肪-成骨分化失衡的小分子,特别是对BM-MSCs成脂分化具有抑制作用的小分子。方法:通过全骨髓细胞培养法分离BM-MSCs,利用BM-MSCs体外成脂
学位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照分析的方法,对比研究围术期右侧腋下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切口行小儿室间隔缺损矫治手术的临床疗效,通过研究术前、术中、术后患儿的临床指标,探讨右侧腋下小切口治疗患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优越性和安全性,总结右侧腋下微创小切口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室间隔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入选标准入选80例,其中
学位
目的: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中重度痴呆患者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0月在深圳市康宁医院老年精神科认知病区住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10,ICD-10)中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 103 例,根据入排标准,最终纳入中重度痴呆患者70例。在病历系统中获取患者的一般资料、维生素D水平与其他生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