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CT图中基于序列特征的裂隙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147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岩在长期的地质运动过程中其内部广泛分布着各种尺度的裂隙。这些裂隙正是瓦斯和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和运移通道。在地下采煤过程中会打破原有煤岩内部的力学平衡,导致裂隙网络发生延伸、断裂等变化,进而引起瓦斯、地下水的突出等,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因此,研究煤岩应力场的变化下裂隙的演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煤岩CT图中裂隙的准确识别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煤作为一种自然体,在煤岩CT图像中裂隙背景复杂,使得裂隙准确识别面临很大的挑战。本论文来源于校内自选项目,基于序列煤岩图像中裂隙的序列特征研究准确识别裂隙的方法。煤岩图像中裂隙的识别主要面临的难点有:(1)伪影及杂质等噪声严重,背景复杂:煤岩作为一种地质演变中自然生成的矿物,在其内部有各种杂质,在图像中呈现为密集的杂点噪声,严重影响了煤岩裂隙的识别。而且裂隙和煤基质的灰度值范围接近,图像对比度低。仅仅使用基于灰度的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很难有效去除图像噪声和提高图像对比度。(2)弱边界裂隙广泛存在:在煤基质中常常有弱边界裂隙的广泛分布,在地下采煤导致煤岩应力场改变时,这些弱边界裂隙往往是最可能发生延伸、断裂等地质变化的位置。因此弱边界裂隙对后续的裂隙力学研究十分重要。弱边界裂隙的准确识别是本文研究的重点。(3)裂隙特征复杂:裂隙没有固定的形状特征,其形状和位置分布具有随机性。人工很难对特征复杂的煤岩裂隙进行准确定义,使得能够准确描述裂隙特征的算法难以提出,这限制了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在煤岩裂隙识别中的应用。(4)大量裂隙的精细标注困难:煤岩裂隙特征复杂,对煤岩中弱边界裂隙的准确标注十分困难。这对深度神经网络动从少量标注数据中学习裂隙特征构成很大挑战。深度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数据驱动的技术,训练数据缺乏会导致最终获得的识别模型不准确。由于存在上述这些难点,煤岩图像中裂隙的准确识别具有很大的挑战。通过深入研究,在序列煤岩图像中裂隙除了具有二维特征,还存在三维灰度特征、三维形状演变特征,本文主要基于这两个特征来研究实现裂隙识别的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基于曲线演化的裂隙识别方法:利用裂隙的三维灰度特征扩展传统空域滤波方法,对煤岩图像进行去噪、增强,改善煤岩图像质量。提出裂隙形状渐进变化模型,实现初步的裂隙边界预测识别,再用梯度方向一致性优化模型对裂隙边界位置进行优化,获得更加准确的裂隙位置。该方法计算简单,对小批量且裂隙单一的煤岩图像能获得很好的裂隙识别效果。但是无法应对裂隙轮廓线拓扑变化的情况。(2)提出了基于曲面演化的裂隙识别方法:研究基于水平集方法,将二维识别问题上升到三维空间来考虑,有效应对裂隙边界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拓扑改变情况。针对裂隙形状随意的难点,基于裂隙三维形状渐进变化特征获得裂隙先验形状,用裂隙先验形状来约束水平集曲面函数的演化,最终实现裂隙识别。水平集函数能够容易融合各种特征,但是人工对于裂隙其他特征很难定义,限制了该方法的识别效果。(3)提出了融合多尺度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裂隙识别方法:构造深度神经网络自动从少量裂隙标注数据中充分学习裂隙特征。为了提高裂隙的特征学习能力,并行使用两个不同的特征提取网络。在网络中使用加权的特征融合层来更好的融合多尺度裂隙特征。同时,使用数据扩增技术和迁移学习来缓解裂隙标注数据量少的缺点。基于裂隙形状的渐进变化特征对卷积网络的识别结果进一步优化。该方法实现了裂隙特征的自动学习,但是无法直接学习裂隙三维特征。(4)提出了基于序列差分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裂隙识别方法:序列煤岩图像顺序叠加构成一个离散的三维数据场,研究使用三维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直接从这个三维数据场中学习裂隙的三维特征。用扩张卷积替换池化操作,在扩大感受野的同时不增加计算量,而且还起到了对图像降维的作用。网络使用加权的特征融合方式,使得模型更加准确。基于序列差分法来定位邻近图像间裂隙边界变化位置,构造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加大裂隙边界变化位置的权重,除了裂隙变化位置和标注图中的裂隙区域其余的像素点权重都为0,大幅降低三维深度网络的训练时间,加快网络收敛速度,提高最终裂隙模型的准确性。经过对序列煤岩图像中裂隙特征的深入研究,提出基于不同理论基础的四种裂隙识别方法,这四种方法互相关联和支撑,实现煤岩裂隙的准确识别。
其他文献
煤储层地质力学条件是煤层气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煤储层的改造效果。我国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复杂,煤层气开发中煤储层地质力学参数动态变化,易导致煤储层失稳破坏;而以往关于煤储层地质力学条件及储层稳定性研究工作较少,控制机理不清。针对目前煤层气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我国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区块煤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资料收集、室内实验、现场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开展煤岩应力-应变-渗透性
通过对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进行的基于露头和岩心的相、古土壤和层序地层分析,论文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在该格架内,分析了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盆地充填演化和矿产资源成矿(藏)作用、时空分布及其控制因素,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认识:(1)华北西部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包含13种相组合,分别记录了以下沉积体系:
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简称PDC)复合材料工具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是公认的提高石油天然气钻井经济性和机械切削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其具有较低的断裂韧性,这些工具仍然对断裂表现出很高的敏感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而失效。另外由于粘结金属相钴的存在,降低了PDC复合材料的耐热温度。特别是近年来钻探地质条件日益苛刻和以高硅铝合金为代表的难加工材料大量涌现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各种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网关节点,以实现复杂的指定范围内目标的监测与跟踪。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其具有低廉成本、低耗能、便于部署,位置独立感测能力,即使在有毒和人类无法接近的区域也能进行工作等诸多优点,使其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军事、工业、农业等领域中,而在这些
我国地震活动频繁,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城镇中存在错综复杂的隐伏活动断层,制约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为全面、有效掌握这些隐伏活动断层构造特性、分布与空间信息,常采用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以增强探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度,对多种地球物理参数综合数据联合反演与精细解释技术成为研究重点和难点。联合反演方法从最初同种物性参数不同勘探方法之间的反演逐步演变到多种地球物理参数多维度的联合反演,特别是多种物性参数结构耦合联
本文立题为“煤热解气化产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煤地质学为基础,以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为研究对象,以煤化工的热解气化工艺为依托,主要运用光学显微镜(白光、荧光、正交偏光+石膏试板)、显微镜光度计,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固态13C核磁共振谱(13C NMR)、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研究煤热解气化过
地下介质普遍呈现出速度各向异性,即介质中地震波的速度随着传播方向的变化而改变。沉积地层通常表现出横向各向同性(Transversely isotropy,TI),根据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空间方位的不同,可以细分为垂直对称轴TI介质(Vertical transversely isotorpic media,VTI)、水平对称轴TI介质(Horizontal transversely isotro
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机器人用于自主定位以及进行路径规划的关键技术,而基于图像的视觉SLAM更因其采集数据的丰富性以及应用场景的广泛性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基于多视图几何以及非线性优化的视觉SLAM方法框架由于不包含图像高级语义信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智能机器人的交互要求,而将视觉SLAM与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深部地质环境愈加复杂,软岩工程灾害频发,这给软岩工程问题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软岩之所以不同于普通岩石是因为其内部含有大量的黏土矿物成分,由于黏土矿物微结构的特殊性,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尤其是遇水后会发生膨胀、崩解作用,导致其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目前对软岩大变形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变形特征及原因、工程力学性质和工程支护技术等宏观方面,然而,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其微观变形及破坏机理却
潮湿细粒煤炭的干法筛分一直是煤炭筛分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然而,传统的筛分设备在筛分潮湿细粒物料过程中存在堵孔严重的现象,降低了筛分效率,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炭筛分行业的发展。振动弛张筛是一种利用筛面做弛张运动来实现物料筛分的设备,具有筛面加速度大、筛分效率高、不易堵孔和适用性强等特点,可有效用于潮湿细粒煤炭的干法筛分。但目前国内外研究者由于没有深入理解振动弛张筛的振动机理,所研制出的振动弛张筛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