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碳氮过程对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响应:以中亚热带马尾松林地转经营性茶园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1974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是影响土壤碳氮过程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茶叶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马尾松林地转茶园的土地利用方式快速推广,但有关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碳氮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还缺乏了解。本研究基于连续的5年田间原位观测试验,以马尾松林、马尾松林地转茶园为研究对象,选用物理性质(土壤容重、温度和水分等)、土壤碳氮含量(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等)和微生物学特性等多项指标,结合土壤呼吸、土壤氮素矿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等,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氮过程的影响。旨在为亚热带低丘缓坡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兼顾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双赢”)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对土壤性质和微生物变量的影响  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后,pH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第1、2年,新转茶园常规施肥处理(T_N)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显著降低。之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现一定的递增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有机质呈现相似的规律,其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而增大。施肥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含量。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初期增加了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随着茶树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增加但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减少。  2、坡地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地表径流氮素损失的影响  茶园地表径流量(308.80±4.88mm yr-1)明显高于马尾松林(138.90±5.20mmyr-1),径流系数分别为0.10和0.22。马尾松林和新转茶园地表径流总氮损失量分别为4.51±0.66和11.07±4.03kgN ha-1yr-1。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氮素损失的差异主要受地表覆盖类型、施肥及翻耕作用的影响。  3、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对土壤氦素矿化的影响  利用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法研究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对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影响发现:马尾松林地土壤易矿化氮库矿化势(N0)和易矿化速率常数(k1)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保持不变,其N0变化范围在8.55~9.18mg kg-1之间,均值为8.99±1.54mg kg-1。k1值变化范围在0.24~0.27d-1之间,说明可矿化氮以每天0.24~0.27的平均速率矿化释放。马尾松林地转植茶园后,N0和k1值年际差异较大。在马尾松林地转茶园一年后,N0含量为7.38±1.24mg kg-1,比马尾松林地转植茶园前减少19.7%。说明在土地利用转变后的第一年里,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受到了激发,导致后期土壤可供有机氮量较少且矿化时间较为短暂。马尾松林地转植茶园后第3年开始,N0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标志着土壤活性有机氮库增加。  4、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  受温度和降雨的影响,F和TN处理土壤异养呼吸(Rh)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表现为夏季高、冬季低的变化趋势。马尾松林和茶园土壤Rh累积排放量分别为4748.02±576.71和4380.71±653.36kgCha-1yr-1。马尾松林土壤因含有更丰富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其土壤Rh较茶园土壤高。马尾松林地转茶园第1年,受人为剧烈扰动后明显促进了土壤呼吸作用。  5、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对土壤CH4、N2O和NO排放通量的影响  马尾松林和茶园土壤是大气CH4重要的汇,这主要是因为好气的土壤环境有利于甲烷营养微生物的生长,可氧化消耗大气中的CH4。F和TN处理土壤CH4年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62±0.14kgC ha-1yr-1和-0.29±0.13kgC ha-1yr-1。林地转茶园后降低了CH4吸收汇强度,可能是由于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后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甲烷营养菌活动相对较弱的原因导致。F和TN处理土壤N2O年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27±0.02和3.05±0.44kg N ha-1yr-1。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后第1年显著增加了土壤N2O和NO的年累积排放量,可能主要源自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受施肥作用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逐渐积累的影响,土壤N2O和NO的排放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6、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对生态系统碳氮平衡的影响  整个观测期间,马尾松林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其碳汇量为1.13Mg C ha-1yr-1,净初级生产力(NPP)和Rh分别是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最主要的C输入和输出要素。茶园生态系统C的输入途径主要有:菜籽饼肥投入产生的C输入(1078.0kg C ha-1yr-1)、NPP和CH4吸收。茶园生态系统C的输出途径主要为Rh。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后的第1、2、3年,茶园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源,即在茶树幼苗期,茶园表现出3年的失汇期,其碳源量为0.48~2.79Mg C ha-1yr-1。土地利用转变后第4年开始,茶园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其碳汇量为0.06~0.92Mg C ha-1yr-1。即马尾松林地转茶园生态系统经历碳源到碳汇的转变。整个观测期间,茶园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源,其碳源量为0.99Mg C ha-1yr-1。马尾松林、新转茶园氮素输入输出比较表明:马尾松林和茶园均表现为氮盈余。从氮素输入的结构看,茶园氮输入以化肥为主,占73.2%。而马尾松林的氮输入主要为大气沉降、生物固氮和枯枝落叶,分别占38.5%、32.9%和28.6%。从氮的支出途径来看,气态损失的氮占马尾松林和茶园氮输入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7%和18.1%。  7、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对净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表现为温室气体的净吸收,净吸收量为4.06Mg CO2ha-1yr-1。而茶园生态系统表现为温室气体的净排放,净排放量为5.20Mg CO2ha-1yr-1。这主要取决于马尾松林和茶园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生态系统CO2净交换量的差异。因此,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在短期内不利于温室气体减排。CO2和N2O是茶园生态系统净全球增温潜势的主要贡献者,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生物量以固定大气C、同时合理施肥和完善养分管理减少N2O排放来减少温室气体净排放。  8、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对马尾松林地转茶园的响应  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初期N2O排放过程中可能硝化作用占主导,随着茶树种植年限的增加,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对于N2O排放均起重要作用。土壤NO产生途径可能以NO2-的化学分解为主。马尾松林地转茶园引起的土壤N2O和NO排放通量增加与产N2O和NO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增加(AOA amoA、AOB amoA、narG、nirK和nirS)、消耗N2O微生物功能基因的降低(nosZ)有关。  综上所述,马尾松林地转茶园造成温室气体净排放,排放强度逐年减弱。林地转植为茶园后,生态系统转变成碳源,第4年后茶园生态系统再次成为碳汇,这些变化与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密切相关。土壤有机质矿化、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贡献。这些结果意味着在评价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所引起的环境效应时,应该特别注意转变初始阶段的生态系统碳氮平衡和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时采取有效的固碳减排措施,缓解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引起的土壤碳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农业可持续生产。同时本文为茶园生态系统重建过程中土壤碳氮迁移转化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CD)以其功耗低、体积小、外形美观、价格低廉等多种优势逐渐取代传统的CRT显示器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整个LCD平板显示产业链中,驱动芯片
近年来,中国P2P的发展用“迅猛”两字已不足以形容。不得不说,P2P已成了互联网金融业的重要代表。然而在急速膨胀之际,危机与风险也在向外扩散。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
摘要:我国目前大力提倡教育创新理念。在此背景下,针对语文的教材属性,本文提出了一“批”浪漫,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语文;批语;浪漫;创新;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100  我国的学生是最辛苦的学生,激烈的社会竞争、沉重的学习压力、社会的期望、家长的嘱托使成绩好的孩子辛苦,成绩差的孩子痛苦,压
本研究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为实验对象,通过模拟运输,从血液生理生化、基因表达、品质指标和水质指标探讨运输对异育银鲫造成的影响及其机制;其次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杜仲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以数字化的形式反映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数据以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征的属性数据,支持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数据
叶片是发电机组的重要部件,同时也是发生故障最多的重要部件,叶片安全有效的工作决定着发电机组的安全状况。因此,在对发电机组的检修或是新机组的安装调试期间,检测叶片的固有频率至关重要。叶片振动特性的检查方法主要是测量叶片的固有频率,传统使用的仪器是模拟示波器,利用示波器观察李萨茹图形来计算叶片的固有频率,但是使用这种仪器的最大缺点是精度不高、人为因素比较多,往往都不够精确。鉴于此,开发新一代的频率测量
现代高科技战争中卫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而对卫星目标的探测、识别和跟踪就越来越重要。要实现地基雷达对卫星目标的快速而准确的探测、识别和跟踪,其有效途径之一是发展和使
近年来射频标签系统得到了很大应用,射频标签读卡器芯片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射频标签读卡器系统对频率综合器的性能要求,对各种频率综合器的架构和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与其它人体生物特征(人脸,指纹,步态等)相比,虹膜特征具有非侵犯性和高度的稳定性和唯一性,随着研究的进一步的加深,虹膜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