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与雪峰山逆冲构造带J3-K1复合过程的响应——鄂西秭归褶皱带构造样式与形成机制

来源 :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ang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秭归褶皱带位于大巴山逆冲带与雪峰山逆冲带叠合部位,总体呈现穹窿-盆地型式,是构造复合、联合作用的结果,记录了大巴山逆冲带与雪峰山逆冲带两者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是研究构造复合和联合过程的理想区域。本文通过对秭归褶皱带秭归向斜、巴东复向斜和香龙山背斜的野外调查,对褶皱枢纽、相关断层、节理等进行详细构造解析,理清了先后叠加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分期和配套,对变形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恢复重建。结果表明秭归褶皱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经历三期构造变形:D1期以近EW向的秭归向斜和香龙山背斜为代表,秭归向斜为轴面近直立的开阔圆弧状,香龙山背斜呈轴面近直立的箱状,相关逆冲断层具由北向南逆冲的特点,可能与大巴山由NE向SW逆冲作用有关。D2期秭归向斜叠加近SN向枢纽,呈锅状,香龙山背斜东段发育鼻状的五龙背斜,褶皱带呈穹窿-盆地型。与向斜相关的水田坝断裂带向SEE逆冲,主压应力场呈NWW-SEE近平行的束状。该期变形可能与雪峰山逆冲带向NW逆冲过程中受到黄陵背斜阻挡有关。D3期秭归向斜近SN向枢纽向南西弯曲,巴东复向斜呈NW凸出弧形,香龙山背斜西端叠加NE-SW向构造形迹。主压应力场总体向NW发散。该期变形可能与雪峰山逆冲带向NW逆冲推挤有关。上述构造分析表明,向SW逆冲的大巴山逆冲带先影响鄂西地区,之后向NW逆冲推挤的雪峰山逆冲带扩展至该地区,形成复合关系。区域构造与地层关系分析表明D1-D3形成于J3-K1,因此秭归褶皱带是大巴山逆冲构造带向SW叠瓦逆冲并与指向NW的雪峰山逆冲带复合叠加的结果,表明上扬子地区在J3-K1经历了分阶段复合叠加的过程,即前期受到大巴山逆冲带近SN构造作用影响,后期经历向NW逆冲推挤的雪峰山逆冲带NW-SE向构造叠加。
其他文献
以活性碳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H9P2W15V3/C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Uv-Vis、FT-IR表征。以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了磷钨钒杂多酸负
通过测定溴化银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的电导率,结合溶解热力学理论计算了纳米材料的溶解平衡常数.以块体材料为比较标准,获取了纳米Ag Br的溶解热力学函数、表面热力学函数、偏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浆干粉中维生素B6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为Symmetry-C18柱(3.9mm×150mm,5μm);流动相:A相为甲醇,B相为含0.05g/L EDTA和1.1g/L庚烷磺酸钠的2.5%
通过逐次滤波法和对比分析可知,北半球夏季7月高空10 hPa持续增暖过程是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加、火山活动和太阳活动共同引起的,具体表现为:(1)CO2浓度增加趋势与北半球7月
本研究采用EDC法制备了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通过TLC与ELISA对制备过程监控,确定了最佳的肟化反应时间与偶联反应时间。同时,就黄曲霉毒B1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起始摩尔比对偶联
铋基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价带由Bi6s和O2p杂化组成,使得价带更为分散),近年来逐渐成为理论分析、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其中,氧化铋(Bi2O3)作为一具有多种晶型(包括α-,
目的:从噬菌体表面7肽库中筛选出黄曲霉毒素M1抗原的模拟表位。方法与结果:经过4轮淘选,筛选获得了4个与抗AFM1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亲和性的阳性噬菌体克隆,编号为A1、A2、A3
水中酚类及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严重威胁到了人类健康,亟需去除这些有机污染物。目前有吸附、微生物降解等去除方法,但这些方法具有去除不彻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光催
目的:比较腹部与四肢经穴不同配伍处方电针干预的临床疗效差异,为电针治疗急性胰腺炎(AP)提供参考。方法:60例AP患者随机分为腹部组和四肢组,每组30例。两组在相同内科保守治
有机污染物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而催化降解是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方法之一。铁基催化剂由于无污染、成本低、有磁性易于回收等特点,在治理环境方面持续受到研究者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