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故土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文乡诗国”宁都这片土地上,世代耕耘的客家人,用宁都道情演绎出了这片红土地瑰丽的风光,也抒发出客家人豪迈的情怀。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宁都人,我和家乡的人一样热爱着这片土地。所以,五年前当我第一次扛起摄像机,这镜头就始终流连于宁都的天与地。远教给了我一个叙述的口径,而我也在每一次的采访中一遍遍追寻着故土的诗情。
  故土的滋养
  五年来的远教工作经历历历在目——我拍摄过带领全村群众发家致富的“孔明灯大王”,报道过胸怀红色情结的红色资源收藏家;我镜头里的人物有痴心不悔为党献歌的“文宣队队长”,有不忘党恩发挥余热的“退休老部长”,还有奉献家乡的全国种粮大户。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他们的不同点有千千万,共同点却只有一个,就是对我们脚下这片共同的故土的热爱。
  一天夜晚,我在编辑室整理以往的采访素材,看着这些人、这些事,他们的喜怒哀乐如过电影般在我脑海中闪回着。我突然领悟到,他们是我的采访对象,也是我的乡亲,更是宁都这座古城千百年风骨精神的传承啊!回望历史,宋代理学名家曾兴宗从朱熹手中接过智慧的火把,其孙开创“江湖吟社”,留下一个“诗国”;明清易堂学馆,建立一个“文乡”;在东山坝小源,一场宁都会议奠定了共产革命的基础,更走出几十位开国元勋……这些历史的节点记载在宁都县志上,在构成这片土地深厚底蕴的同时也孕育出了此地鲜明的地域性格:我们敬贤重士、开拓创新,集百千智慧,反哺世代宁都人。那一刻我仿佛透过历史与现实,与这片土地厚重的灵魂邂逅,瞬间明了这片土地的精神内核,也顷刻产生了使命感:我要用镜头记录下古老家乡的变迁和喜乐,做一名传承这片热土精神的守望者。
  动力的源泉
  在外人看来,拍摄专题片既风光又体面,到哪儿都受欢迎,其实个中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经常肩背摄像机、三脚架,跋山涉水,一天下来浑身就像散了架。后期制作时,在电脑前看屏幕、点鼠标、敲键盘,经常一坐就五六个小时,脑力加体力消耗让人身心俱疲。可每当我透过镜头看见缤纷的影像里行进中的家乡,看见山村袅袅的青烟、田野丰收的喜悦,看见虫鸣鸟叫、日薄桑榆,满足感便油然而生,觉得自己在守望家乡、见证历史,不知不觉间就乐而忘倦。
  一次,为了拍摄反映困难党员生产生活状况的纪录片,我们驱车深入连绵的群山。去赤坎村的途中,拍摄车突然在爬坡时爆胎。前面是陡坡,后面是弯道,一边是岩石高山,一边是万丈深渊,狭窄的空间将我们“锁定”在生死边缘。千钧一发之际,一棵老树帮我们“控制”住了车辆,安全停稳。脱险后同事问我,干远教后悔吗?我对着空旷的大山喊道:“宁都,我爱你!远教,我无怨无悔!”后来中央部委联合调研组在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困难情况调研时播放了我拍下的这一实况,观者无不深受感动。再想起拍摄过程的惊魂瞬间,顿觉冥冥之中我好像被这片热土庇佑着。从此后,苦中作乐也成为我工作不竭动力的源泉。
  灵魂的坚守
  全国种粮大户赖明生是我采访的众多客家人中的一个。记得初次见面,他老远就在村口等着,还在几十米远处就大步冲过来,一边高声打招呼一边伸出那双长满老茧的手。中午在他家吃饭喝酒,醇香的客家米酒沁人心脾,借着酒劲他打开话匣子:“种粮近二十年,就是看天吃饭,有时大旱,有时水涝,但坚持下来就好了。老天就是这样,有几年对你特别好,风调雨顺;有几年呢,就不关照你。但我想啊,人一定要有信念,要有坚持,什么困难都会过去。”
  看着他因为兴奋而红润的脸颊,我也被感染了。是啊,土地用收获记载了赖明生的日夜不倦,而我用镜头记录了客家人的勤劳淳朴;他坚守着土地,我则坚守着土地上生活的人,坚守着自己对远教事业的热情。我们同样是宁都这片热土上深情的守望者。
  (作者系江西省宁都县委组织部干部 )
其他文献
安远县委远程办在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从内容和形式上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开展远教工作,坚持一切围绕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学习内容围着群众需求转。建立远程教育工作成员单位深入联系群众制度,通过发放“远程教育课件节目内容需求调查问卷”,组织召开座谈、讨论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的学用需求,“对症下药”制订播放计划。学习方式围着群众特点转。按照“农忙少学、农闲多学,晴天少学、雨天多学,
期刊
为确保远教站点有效发挥作用,长春市九台区实施了“三个抓住”措施:一是抓住设备完好率不放,筑牢基础面。在全区363个远程教育站点建立了以基础设施完好率、安全保障措施和网络畅通情况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台账,对站点设施完好率不高、网络畅通保障不力的终端站点进行排查统计、通报批评。二是抓住示范引导作用不放,打造精品点。精心打造了一批建设标准高、学用效果好、示范作用强的精品示范站点,以点带面,发挥引领作用激发远
期刊
今年年初,依兰县组织全县各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及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并在全县132个村级终端站点设立分会场。县委组织部邀请了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及县纪委、县农业局、县信访局等部门单位的业务骨干为参训学员讲授了题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农村政策法规及财务管理》《农村违纪案件分析》的专题讲座。通过讲解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农村法规等方面的生动案例,帮助新一届村级领
期刊
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榆中县通过“三强三促”举措,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全力服务教育实践活动。强阵地建设,促活动开展平台“实”。县远程办深入各远教站点实地检查,督促其规范管理制度、完善配套设施,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阵地保障。强服务意识,促活动开展抓手“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计划,县里每月在榆中远教QQ群上传节目推荐单,各站点管理员每周至少向当地群众发布一次最新惠民
期刊
围绕夯实远教工作基础、确保站点作用发挥和更好服务基层党员群众,彭山县扎实有效推进远程教育工作。一是夯实远教工作基础,学用到位。坚持实施站点设备运行情况月报制和责任追究制,及时掌握各远教终端站点设备运行情况;坚持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培训,提高远教管理员队伍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坚持远教活动与“三会一课”相结合,组建远教专家服务团开展“送学到基层”等活动。二是打造远教新平台,创新到位。实施远程教育站点接入互
期刊
这几年,安徽省宿州市各村的村干部都发现基层工作好干了不少,农民群众也觉得了解点啥事比以往便利了不少。为啥?“因为有了万村网呗。”宿州市远程办工作人员神采飞扬地介绍道,“我们正是用‘三点’工作法,把万村网打造成了基层最需要的网络大帮手。现在农民兄弟都夸‘一网在手、万事不愁’呢。”“三点”工作法是怎么助万村网页发力的呢?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宿州的农村。  抓焦点,消息早知道  在农村,低保户的认定问题
期刊
创意内容:网上课堂捆绑实地课堂,制作一批内容控制在10分钟以内的精短课件和讲座节目,讲党史、说先进、传民意,从形式和内容上双重改进党员日常教育模式,使党课随身走、学习日常化。  “因为常年在外不能参加组织生活?请点击‘十分钟党课’。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过组织生活?请参加‘十分钟党课’。”这是九江市浔阳区远程办通过浔阳区党建网短信平台给全区党员发的“十分钟党课”推广通知。为了解决一线党员组织生活不稳定的
期刊
四川省达州市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自主研发“民情一点通”党员教育信息化公众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多网融合”的现代传媒技术,着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与服务群众见成效的双效并举。  一“网”领跑,载体多能又多效  开展党员教育工作需要借助功能设置丰富、机制建设完备的优质信息平台。为此,达州市精心设计出“一网五终端”的平台结构,架设起便捷的服务网络。所谓“一网”,即覆盖整个村级活动阵地的无线网络;“五终
期刊
福建省邵武市针对群众反映普遍的远教视频观看难、内容杂、效率低等问题,推行农村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机制,实行“菜单式”培训,按需制定“个性化菜单”,使远程教育真正与群众实际需求对接。  场景一:按时间提供“点餐”  沿山镇是邵武市种粮大镇,近年来外出打工人数剧增,开始出现弃耕现象,“特色倒租”更是屡见不鲜。留守家庭由于知识技能有限,耕地也出现瘦脊、荒芜迹象。提升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发展现代化集约农业,
期刊
俺叫北青国,是辽宁省北票市庙下村的党支书,但还有个身份更让俺觉得自豪,那就是村站点的管理员。为啥感到自豪?那是因为,自打干上了管理员,六十多岁的我服务起村民来更有劲儿也更有招儿了。好了,闲言少说,听俺把话从头拉扯起吧。  老将要出马  那是前几年,组织上要求全北票各个村都要建远程教育站点。俺是党员,又是支书,自然得听组织的话,何况人家也说了,这远程教育就是中央派来帮咱农民发家致富的。这可是件大好事
期刊